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大禹治水時期的傳說故事,塗山之會的起源

大禹治水時期的傳說故事,塗山之會的起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禹治水的同時,還要打仗。禹時代,共進行了兩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即與共工(一部落名)和三苗的戰爭。

共工氏在大禹之前治水失敗了,他懷着嫉妒的心腸,不願看到大禹治水成功,便千方百計將洪水引向大禹所在的治水工地—空桑山(今山東曲阜)。空桑山被淹沒後,治水工程只好暫時停了下來。

當時,塗山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國中勢力最強。皋陶爲塗山氏首領,禹任命皋陶爲刑官,兩族結成牢固的政治聯盟,對大禹治水給予強有力支持。據《尚書舜典》記載:帝舜之時,禹爲司空,皋陶作士,伯益爲虞。禹即帝位後,皋陶、伯益迭爲首輔,塗山氏成了夏后氏最倚重的力量。爲進一步獲得妻族支持,大禹便攜同女嬌,在塗山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準備與共工決一死戰。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雲:“夏之興也以塗山”。正是塗山之會確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去朝見禹的人手裏都拿着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會議開始後,當時有個叫汪芒氏方國的部落首領防風氏被共工收買,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當機立斷,在會上殺了防風氏,以儆效尤。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副其實的國王了。這使得與會所有方國之君深感恐懼,他們只得小心翼翼地聽從大禹的指揮。共工很快被大禹打敗,但共工的臣子相柳卻不服氣,妄圖繼續頑抗。相柳爲人貪婪,時常搶奪民衆糧食,民衆形容他長了九個腦袋,食量驚人,每次都要吃掉九座山高的食物。大禹於是又領兵繼續進攻,殺掉了相柳。共工知道不是禹的對手,便逃掉了,據說最終還是被祝融殺死。

大禹治水時期的傳說故事,塗山之會的起源

共工的另一個幫兇河伯,一看情勢不對,態度急轉直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忙從河裏跳出來,獻上了“洛書”,爭取從寬處理。

塗山大會,大禹論功行賞,對有功者賞,對作惡者懲,衆人鹹服。大禹又任命皋陶爲相,封女嬌爲后妃。把啓留在塗山氏國培養,繼續尋求妻族支持。爲紀念戰勝水患,禹用當時天下九州出產的銅鑄了九個鼎,雕鑄上奇獸異禽來代表九州,九鼎因此成爲日後國家政權象徵。大禹起自民間,具有濃烈的民本思想。他以富民爲本,時時出訪巡察,瞭解民情,查訪賢能之士。把鍾、鼓、磬、鐸分別掛於廳前,發出告示:教我以道者擊鼓,諭我以義者擊鐘,告我以事者振鐸,對我述說困難者擊磬,有告狀者搖鐸。詔命初下,天下賢士聞風而至。

不久,大禹即指揮了對三苗的最後戰爭。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夏禹的王權得到了加強。

蚩尤爲九黎部落的酋長,分爲九派,亦稱“九黎”,即後來的“三苗”,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與黃帝爭鋒失敗被殺。顓頊和帝嚳時代,“九黎”趁共工與顓頊、帝嚳爭奪帝位時迅速發展起來。顓頊曾多次打敗三苗;到堯、舜時代,三苗再次興起,又被打敗。

到禹繼承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後,三苗再度挑起事端。爲進一步擴大原始居民的生存空間,統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爲迫在眉睫的國家戰略。因此,禹決定對三苗進行一次大規模戰爭。禹出兵前,在祖廟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的宗教儀式。

大禹治水時期的傳說故事,塗山之會的起源 第2張

禹手執玄圭說:“三苗爲亂,上天要懲罰他們。因爲他們不聽教化,多次叛亂,誅殺無辜。現在,他們那裏妖魔四起,天生怪異,夜裏出了太陽,又下了三天血雨,炎熱的夏天竟然也結了冰。種在地裏的五穀也發生了變異,祖廟中出現了青龍,狗也在市中嚎哭,人民驚恐,怨聲載道。我受上天、祖先之命前去討伐他們,希望大家同心協力,英勇奮戰,殲滅那些有罪之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尚書禹貢》篇。

三苗見禹率軍前來征討,慌忙率衆抵抗。但禹所率軍隊訓練有素,士氣高昂,強悍無比,三苗之衆節節敗退,潰不成軍。開戰不久,其首領就被東夷部落的弓箭手射死。首領陣亡,苗軍大亂,紛紛四散逃命。三苗故土難守,大部分逃往西南地區,逐步被當地土著氏族部落融合。相傳今天聚居在湖南、廣西、廣東及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的苗族,就是三苗後裔。

禹征服三苗,統一了長江流域,此後一段時期,華夏大地出現了少有的社會安定的太平盛世。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