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代春運:“大巴”靠畜力 馬車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

古代春運:“大巴”靠畜力 馬車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在1980年的《人民日報》上,是隨着改革開放對人口流動的限制放寬後,中國出現的特有的社會現象。因此,從狹義來說古人是沒有春運的,但從廣義上來講,從春節出現開始,春運現象就存在了,即所謂春節期間的出行。古人春節是怎麼回家的?古代的“高鐵”和“大巴”又是什麼樣的?

古代春運:“大巴”靠畜力 馬車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

網絡配圖

古人春節也面臨“回家難”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持續時間最長的節日,民間俗稱“過年”。每年過年,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吃年飯、守歲,迎接新年到來。

與今天一樣,大家爭着回家過年,便是古代春運的源頭。據考證,周代出現了現代春節的雛形,古代“春運”也應運而生。然而,受自然、政策,特別是封建時代“父母在不遠游”等禮俗因素的限制,古時候人口流動的數量並不大,距離也不太遠。與今天不同,古代春運的主體並非“外出務工人員”,而是公務人士和商人。

在古代,由於路途遙遠、交通條件所限,許多人無法回家過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對發達的隋唐時期,“回家難”現象也相當普遍。

隋代詩人薛道衡的《人日思歸》有云:“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從北方來到南方,沒能及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看着南方歡快的節日氣氛,自己卻獨在異鄉,所以詩中流露出他心中無限的惆悵和思鄉之情。這從側面說明了古代春運“回家難”的現象。到了唐代,詩人王灣更是留下了“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千古名句。

爲了解決薛道衡、王灣這類“人在旅途”者回家過年的難題,古代官府也儘量不在過年時安排公務人員外出。而外出謀生者、經商人士,則會早早動身起程上路,避免延誤了回家的時間。

秦代“高鐵”:硬木軌路

“回家難”的背後實是“行路難”。因此,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都不忘修路。

古代春運:“大巴”靠畜力 馬車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殷商時代,中國古人便十分重視道路交通的建設,在安陽殷墟考古中就發現了大量車馬坑。到了秦代,中國的陸路交通水平突飛猛進,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全國性公路網,這給“春運”提供了便捷。

據《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爲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馳道是秦國的國道,從記載來看,馳道並不輸於現代高速公路。折算一下,馳道寬達69米。不只路寬,路旁邊還栽植松樹,注意綠化降噪,這在當時算是世界第一。

有人認爲馳道是皇帝專用,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馳道是“天子道”不錯,但“道若今之中道”,也就是說馳道是多功能的,中央部分(3丈寬)纔是速度較快的皇帝專車用道,別的車和人只能走一邊,這與現代全封閉高速公路分出快、慢車道如出一轍。

除了馳道,秦時還有直道、軌路等。這裏所說的軌路,便是當時的“高鐵“。當然,那時的軌道非鐵軌,而是用硬木做的,下墊枕木,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與現代鐵路基本沒有什麼區別。馬車行駛在上面,速度非常快。

秦代有“高鐵”這一驚人結論是有現代考古依據的,該遺址位於今河南南陽境內。軌路的存在讓《史記》中所謂“車同軌”有了新的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秦代修建公路網並非出於民用需要,而是出於軍事考慮,但它對民間風俗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

古代春運:“大巴”靠畜力 馬車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 第3張

網絡配圖

古代“大巴”:畜力車

影響春運效率的,除了路況外,還有運輸工具。中國不只是最早修築高速公路和使用軌道交通的國家,還發明瞭各種運輸工具。國外學者認爲,車爲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5世紀時首創。其實中國對車的使用也很早,史料記載,在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有車了。

在古代,驅車動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中國最早的人力車是輦,輦就是轎子的前身,之後又有癡車、獨輪車、雞公車、黃包車、三輪車。而長途運輸特別是物流則主要靠畜力車,它就是中國古代的“大巴”。有馬車、驢車、騾車、牛車等,其中馬車是古代春運最主要的工具,和現代長途大巴一樣重要,至今在北方個別地方仍能看到馬車。

畜力車也分好多種:轏(音同棧)車、輜車、安車、轀(音同溫)車、軺車、傳車、兵(軍)車等。轏車是一種輕便車,結構簡單,車體材料檔次也低;輜車則是大貨車,送人時則變成了大客車。安車就比較高級了,是政府官員或“VIP貴賓”乘坐的,相當於現代高級小轎車。轀車是一種臥車,有窗,可調節車內溫度,這車子相當於現代豪華房車,是“總統專車”,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不屬古代春運工具,在秦始皇死後成了高級“靈車”……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