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傳說?玄奘法師究竟是在哪裏出家的?

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傳說?玄奘法師究竟是在哪裏出家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傳說?玄奘法師究竟是在哪裏出家的?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史上堪稱偉大冒險旅行家、享譽國際的宗教學者玄奘西行十多年取經回到中原主持翻譯,因爲他精湛博學,被人尊稱爲“三藏法師”。經過元代雜劇和明代小說《西遊記》的廣泛傳播,玄奘在民間就變成婦孺皆知“唐僧三藏”了。但是,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之前,曾在成都修行五年,到二十歲出頭正式在成都的寺廟受戒剃度,然後纔有遊歷四方和去天竺印證佛學源頭的宏偉理想。奇怪的是,一千多年以來,不論民間人們口頭相傳還是學術界多數觀點都認爲,玄奘是在成都市中心的唐代古寺大慈寺修行並受戒剃度,但諸多古籍史料留下的說法卻能夠證明這一說法並非事實。

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傳說?玄奘法師究竟是在哪裏出家的?

描繪玄奘西行的畫像

一、少年玄奘隨哥哥長捷到成都修行

玄奘的出生年份並不確定,一般傾向於公元596年(另一說是602年),家鄉是河南偃師緱氏鎮。祖父陳康爲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慧在隋朝初年當過江陵縣令,家境算是普通。

玄奘的俗名叫陳褘,之所以會出家爲僧和二哥陳素有關。南北朝到隋朝依然是佛學鼎盛時期,隋文帝和隋煬帝都是大興佛寺的典型,文帝楊堅傳說本來就出生在寺廟,小時候由一個尼姑帶了好幾年。煬帝楊廣在江南拜著名天台宗祖師智顗大師爲師,智顗勸諫楊廣爲安定江南做出很大貢獻。

佛寺興盛爲安撫亂世裏的百姓提供一個寄居的環境,當時算是某種救濟疾苦的組織。由於這種社會背景,一表人才的陳素很年輕就在洛陽的淨土寺出家,學問深厚,人稱長捷法師。少年陳褘跟二哥陳素在淨土寺做小沙彌五年,深受兄長的影響。由於玄奘的成就超過哥哥,後來也就爲玄奘的出生添加了一些離奇的點綴。玄奘是家裏四位兄弟姐妹中的老四,傳說母親懷他的時候身體欠佳,生他的時候遇到危險,突然屋頂上傳來三聲鳳凰的啼叫,玄奘母親才度過難關平安生下他。父親覺得這孩子不同一般,就找相士來看相,相士連連稱讚說:“此子寶相莊嚴,出生時有祥瑞庇佑,日後成就非同凡響。”

還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他出家的。隋煬帝下詔要在洛陽度僧人27名,其中有個13歲的小童年齡太小,不在入選之列。大理卿鄭善果在淨土寺遇上他,略帶調侃地問道:“你小小孩童出家究竟想做什麼?”那小童從容不迫地回答:“小子要繼承如來的智慧和使命,把他流傳在世間的佛法發揚光大。”鄭善果見他人才出衆,大爲驚訝,當即破格錄取,並向同僚誇讚:“此子得度必能弘大佛門的教化。”這個小童就是日後的玄奘。

因隋煬帝年間各地義軍打來打去的動盪,洛陽在王世充佔據之下,經常受到滋擾,長捷出於避亂,也是出於求學的念頭,聽聞幾位同鄉高僧大德都在成都佛寺,於是就帶着十五六歲的玄奘千里迢迢到了四川。

二、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傳說

大慈寺自唐朝以來曾經是成都歷史上有見於記載的規模最大的寺廟,比今天的規模大幾倍,整個春熙路、鹽市口商業街區全都在大慈寺的範圍內。

大慈寺最早始建年代,據宋代普濟《五燈會元》所載,是來自印度的僧人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時間大約是四世紀中期,但不一定真實可信。而起初的寺廟名稱也不可考證。因爲大慈寺真正得名來自唐玄宗入蜀避亂,這個名字是皇帝賜名的“敕建大聖慈寺”。

據說唐玄宗來到成都以後,偶然見大慈寺僧人英幹在街頭施粥,救濟窮困百姓,併爲當時中原的戰亂祈福。當時已經年屆七旬的玄宗在逃難過程中,堂堂大唐天子親身經歷過吃不上飯,忍飢挨餓,反而接受百姓救濟的尷尬境地,爲此深受感動,然後得知舊交無相禪師在這裏,請他跟着玄宗到行宮內殿居住,賜田一千畝,敕書“大聖慈寺”匾額,讓無相負責主持擴建大慈寺。因爲無相禪師先後在成都建造過多家寺廟,有淨衆寺、菩提寺和寧國寺。

幾年下來,重新擴建的大慈寺房屋達到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間,一度是成都最繁榮的寺廟。到會昌年間,武宗打擊天下佛寺,因爲大慈寺有唐玄宗的御筆題額,故“不在除毀之例”,是當時成都唯一保存下來的佛寺,自然也成了整個四川規模最大的佛寺。不光唐代如此,到宋代也如此。大慈寺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00多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0多幅,佛經變像114幅,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蘇軾譽爲“精妙冠世”。宋李之純的《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大聖慈寺之盛。”到今天依然是成都極爲罕見保留有部分唐代原貌的古蹟。

唐朝剛剛建立的武德元年(618),玄奘與哥哥長捷法師來到成都,在成都各個著名寺廟拜訪高僧,印證交流和學習探討,見於記載的有寶暹、道基、智震、道因等人。玄奘進步很快,據說他隨寶暹學《攝大乘論》,隨道基學《毗曇》,隨智震學《迦延》。武德五年(622)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的東律院正式受戒並坐夏學律。

玄奘前後在成都五年,究通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著名佛寺講經,爲蜀地僧俗所景仰,初步顯現出一代高僧風采,也表現出青年學者的睿智和廣博。但玄奘並不以此感到滿足,對佛學各種學問的好奇和疑惑,渴望與更多高僧交流印證的念頭一直纏繞在他的心中,於是他泛舟三峽,取道荊州再回長安,實現他赴西天取經之壯舉。

千百年來,玄奘在大慈寺受戒剃度的說法一直廣爲流傳,但近年專家學者對成都歷史文化的研究所得,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三、空慧寺與玄奘兄弟的隱祕關係

再回武德元年,玄奘與長捷法師經子午谷、劍閣至成都,當時並沒有到城中大慈寺,而是居住在城西的空慧寺,這一細節記載在慧立和彥悰爲玄奘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一卷中,“時天下飢亂,唯蜀中豐靜”,“法師兄因住空慧寺,亦丰神朗俊,體狀魁傑,有類於父。”儘管這一傳記有許多小說筆法,記錄內容並非百分之百真實,但許多關於玄奘的生平經歷還是被研究者重視的。

《法師傳》開篇就提到西蜀佛教的興盛,正因爲隋煬帝時期的亂世,許多高僧都投奔西蜀相對安寧,同時南朝以來,成都佛教也發展很快,也才能吸引這些高僧紛紛前來,所以他們兄弟也聞名前往。當時玄奘還只是十五六歲的小沙彌,《法師傳》雖然添加了一些語言誇張地形容玄奘學問有如天才,引起許多蜀中僧人驚歎,但畢竟玄奘尚屬“應法沙彌”階段,還不具備資格獨行法事,按照規矩也應該是跟着哥哥長捷法師一起在空慧寺居住,也時常去其他寺廟拜訪學習。也許是空慧寺後來消亡,玄奘兄弟與空慧寺的淵源一直不被重視。

成都空慧寺是一所歷史悠久的佛學講寺,位於成都西郊某處,今天已經不可考證。以史料記載,空慧寺由石犀寺改建而來。石犀寺最早並不是佛寺,主要留存着李冰治水時鑿刻鎮水石犀牛。南朝蕭樑武陵王蕭紀(武帝蕭衍的第八子,在成都十七年)在成都正式改建佛寺,當時叫龍淵寺,是蜀中南朝寺廟的代表之一。據唐代道宣《續高僧傳》記載,蕭紀專門從洛陽請了高僧慧韶入蜀弘法,慧韶,俗姓陳氏,爲洛陽潁川陳太丘之後,與玄奘兄弟屬於同籍同族的本家。慧韶奉邀至蜀,於諸寺講論,開道如川流。到唐朝以後,因爲避諱高祖李淵的名字才改名空慧寺。正因爲空慧寺的興盛與玄奘兄弟有莫大淵源,所以他們入蜀以後專門前往那裏瞻仰,也就居住在空慧寺。

《續高僧傳·玄奘傳》還記載:“晚與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長捷法師在空慧寺中開法筵講席,“凡講《盤經》《攝大乘論》、《阿曇》、兼通《書》《尚書》、《傳》(春秋三傳),尤善《老》(《道德經》)、《莊》(《莊子》)長捷法師的講筵法席“爲蜀人所慕”。當時僧官“總管酇公特所欽重”。

很顯然,唐朝剛剛建立時的大慈寺還沒有後來的名氣,地位遠不如空慧寺,以長捷、玄奘與空慧寺的家鄉淵源,寄居修行於空慧寺更合乎情理。只不過空慧寺毀於唐武宗時期,宣宗即位,重興此寺,改名聖壽寺。

北宋人吳師孟《大中祥符禪院記》與南宋馮檝《大中祥符院大悲像並閣記》記述了重興之聖壽寺規模,大略謂寺院佔地七頃,共三十院。規模、佛寺一度媲美大聖慈寺。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季春,院中塑觀音像一尊,歷經五年方完工,是迄今爲止成都市最大的雕塑觀音像。但由於空慧寺名稱已經不再使用,從此就淹沒了。

空慧寺具體位置歷來也有爭議。據清朝一些史料觀點,認爲年羹堯於雍正初年在原來空慧寺、聖壽寺的位置改建了將軍衙門,那麼應該就是今天成都市金河街、東西勝街及將軍衙門一片,這一說法參見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祁和暉《唐僧玄奘成都五年修習研究》的考證。(《西南民族大學》(人文社科版)2008年12月總第208期)。但另有一說法則是偏南的文廟街一帶,因爲有唐代古籍《續高僧傳》點明玄奘“晚與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支持位置是成都偏南的地方。如袁庭棟的《成都街巷志》一書中,就是在介紹文廟街時順帶提到過空慧寺的情況。

四、玄奘在多寶寺修行而被誤認爲是大慈寺

事實上,空慧寺的名聲雖然在隋唐時很大,但玄奘可能也並沒有與哥哥長捷住在一起。因爲畢竟《法師傳》寫明只是“法師兄因住空慧寺”,而《續高僧傳》雖然支持說玄奘與長捷同住空慧寺,但求學與修行可能另有別處,更重要的是受戒剃度在空慧寺的可能性不大。

根據玄奘當時拜訪求學多位高僧的情況,玄奘修行所在應該是成都城東的多寶寺。這也是一座成都名寺,由晉朝寶掌禪師興建,多寶寺位於城外僻靜的地方,而玄奘和長捷都是潛心向學的人,兩兄弟分別居住更有利於各自修行,這也比較符合研究學問的實際,這是其一。

多寶寺當時聚集高僧很多,其中有一個高僧道因法師年長玄奘十五歲,同樣是玄奘的河南家鄉人,俗姓侯。多年以後玄奘從天竺取經歸來,道因法師還被請到長安與玄奘一起翻譯經書,兩人交情極好。另據《大宋高僧傳》,玄奘請教學習的寶暹、道基兩位法師當時也都在多寶寺。這是第二點。

再次,多寶寺位於成都城郊外,當時要出城十多裏。更重要的一點證據是,多寶寺在成都城內另設有戒律院,正好與大慈寺毗鄰,玄奘正式受戒剃度就是當時多寶寺設在城內的戒律院。只不過唐朝中期以後大慈寺因得到玄宗李隆基下旨擴建而出名,吞併了城中原來的多寶寺戒律院地盤,演變爲大慈寺的東律院和西律院(東律院原屬多寶寺的位置應該是大慈寺以東靠近府南河一邊),因此後人才會誤認爲玄奘是在大慈寺受戒剃度,再後來就演變爲玄奘一直就是在大慈寺修行,事實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正因爲成都的多寶寺當時有戒律院,各方高僧雲集,寺廟規模很大,所以具備傳授戒律的資質。而空慧寺雖然聲名遠播,但規模和受戒條件似乎還不夠。關於玄奘受戒剃度的推斷可見四川文史館馮修齊《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受戒考論》(《西華大學學報》2009年4月)。另外明代曹學佺所著《蜀中名勝記》也記載,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空慧寺獲得敕建佛塔,當時在該寺獲得受戒者才700人,這時已經距離玄奘受戒有55年之久。雖然缺乏更多具體證明空慧寺受戒資質的資料,但推測空慧寺在唐朝初年應該還不具備剃度條件。

綜合來說,玄奘當年在成都多寶寺修行五年並受戒剃度的可能性更大,也能與大慈寺的流傳演變聯繫起來,應該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