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玄奘西行 玄奘法師簡介

玄奘西行 玄奘法師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國漢傳佛教四大佛經翻譯家之一,中國漢傳佛教唯識宗創始人。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爲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1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玄奘出家後,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玄奘西行 玄奘法師簡介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着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爲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

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在四五年裏,通過衆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

武德七年(624年),玄奘去往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衆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

 西行求法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爲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

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七歲的玄奘,玄獎爲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通曉三藏

在迎溼彌羅國,玄奘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裏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爲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

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鉢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鉢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鉢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爲那爛陀寺僧衆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裏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爲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蔘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爲“大乘天”,被小乘尊爲“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取經歸來

公元643年,玄奘載譽啓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

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這時,唐太宗爲了遼東戰役,已駐蹕洛陽。太宗得知他回國,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玄奘奉詔匆忙上路,當月二十二日啓程,二月初一在洛陽宮儀鸞殿受到太宗接見。唐太宗深感欣慰,與玄奘並坐問道:“法師當年西去取經爲什麼不報道朝廷得知“,玄奘說:”玄奘當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朝廷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太宗說:”法師出家後與世俗了斷,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

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玄奘家鄉東南的少林寺是洛州的一所名剎,遠離市廛,環境清幽,玄奘初見太宗時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未獲太宗允許,這才又於三月初一從洛陽折回長安。

 帝詔棄緇

玄奘他回國之初,唐太宗對他說:“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給予他高度評價,正因爲如此,太宗要求他棄緇還俗,“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玄奘言道:“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玄奘之幸甚。"太宗勸玄奘棄佛還俗的要求與他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宗旨相違背,遭到了玄奘的斷然拒絕。唐太宗仍不放棄,常常“逼勸歸俗,致之左右,共謀朝政”。如貞觀十九年,唐朝進軍遼東,太宗要求玄奘觀戰,再次提出還俗的要求。二十二年,太宗又一次令他還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陳明再三,表示“守戒緇門,闡揚遺法,此其願也”。

貞觀年間,唐太宗積極經略西域。爲了打擊突厥在西域的霸權,他先後多次發動戰爭,如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打垮西突厥,建置西伊州(今新疆哈密)。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平定高昌,建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唐太宗需要精通西域、中亞各國地理交通、民俗風情、政治文化的人才,玄奘西行印度,沿途經歷西域、中亞、南亞多個國家,時間長達18年,對這些地區的自然、氣候、交通、民族和政治文化了如指掌,無疑是唐太宗經略西域最好的顧問。因此,太宗多次要求玄奘還俗做官,擔當起經略西域的重任。爲了擺脫太宗的控制,所以玄奘多次提出離開長安,請求回少林寺翻譯佛經,潛心佛學,弘揚佛法。

心譯經

貞觀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於長安弘福寺組織譯場開始譯經,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譯經講法之餘,玄奘還口授由弟子辯機執筆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一書,全面記載了他遊學異國的所見所聞。

公元648年夏,玄奘將譯好的《瑜伽師地論》呈給太宗,並請太宗作序。太宗花一個多月時間通覽這部長達百卷的佛教經典後,親自撰寫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盛讚“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仙露明珠,詎(jù,意爲“豈”)能方其朗潤”,對玄奘評價極高。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在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唐高宗李治對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一序一記,均爲唐初大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公元653年刻石立於長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稱《雁塔聖教序》。它與後來偃師招提寺王行滿書《大唐二帝聖教序》、陝西大荔褚遂良書《同州聖教序》及懷仁集王羲之行書而成的《集王聖教序》一起,並稱四大《聖教序》。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經、論,無者先翻,有者在後”。顯慶二年(657年)九月,玄奘藉着陪駕住在洛陽的機會,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請求,”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次日,高宗回信拒絕。

顯慶三年(658年),玄奘移居西明寺,因常爲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

顯慶五年(660年),玄奘開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玄奘頗爲謹嚴,不刪一字。至龍朔三年(663年)終於譯完這部多達600卷的鉅著。

此後,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圓寂。據載,玄奘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爲新譯。他還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全書記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經歷的110個和傳聞所知的28個以上的城邦、地區、國家的情況,內容包括這些地方的幅員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不僅是是研究中亞、南亞地區古代史、宗教史、中外關係史的重要文獻。此書傳世版本很多,這三個古本,對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將《老子》等中國經典譯作梵文,傳於天竺。

 主要成就

玄奘西行 玄奘法師簡介 第2張

  玄奘雕像

玄奘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偉大的是他對佛學典籍“截續真,開茲後學”的翻譯。唐貞觀十九年(645年),46歲的玄奘自印度歸國。此後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了譯經事業。在長安和洛陽兩地,玄奘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佔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爲翻譯史上的傑出典範。

主要學說

五種姓說

玄奘進一步發揮了印度戒賢一系五種姓說,即把一切衆生劃分爲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認爲根據人的先天素質可以決定修道的結果。玄奘在此總賅印度諸家的學說,對五種姓說作了系統的闡述。

 唯識哲學

玄奘對唯識學說的整理和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力量。他在印度求學時,在杖林山勝軍居士處學習唯識兩年。回國之前,把那爛陀寺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及十大論師的註疏共2500頌,統統蒐集起來,並揉譯成《成唯識論》一書,成爲中國唯識宗的主要經典。同時,他還獨創“三境理論”,推動了唯識學的發展。不僅如此,玄獎與門人窺基、慧沼等在中國開創了唯識宗,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輾轉傳到韓半島、日本各地,創宗立派,盛極一時。

因明學

玄奘遊學印度時,曾隨精通因明學的論師學習。回國後,譯出商揭羅主的《入正理論》、陳那的《正理門論》等因明學著作。其弟子們相繼弘揚,很有成效,玄奘還親自出面,糾正了呂纔對因明的誤解。可見他對因明的重視非同一般。

 歷史評價

玄奘是研究中國傳統佛教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又是繼承印度正統佛教學說的集大成者。他不顧艱難困苦,萬里迢迢去天竺尋求佛法,蒐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進行翻譯和講說,同時撰寫《大唐西域記》,不僅深遠地影響了東亞文化(包括中國文化、韓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發展,同時也爲東亞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發揮積極作用打下了基礎。

在中國譯經史上,玄奘結束了一箇舊時代,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從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外翻譯家對於譯經各有貢獻,但從總體上說,玄奘的成就都在他們之上。印度佛學從彌勒、無著、世親,次第相承,直到陳那、護法、戒賢等人,已定爲因明、對法、戒律、中觀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譯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無疑起到了相互瞭解、相互學習的作用。

 親屬成員

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

祖父:陳康,爲北齊國子博士。

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

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以講經說法聞名於世,號長捷法師。

主要作品

 大般若經

佛教經典。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般若經》。爲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般若類經典的彙編。唐玄奘譯。600卷,包括般若系16種經典(即十六會)。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爲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一般認爲最早出現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在貴霜王朝時廣爲流行。梵本多數仍存。

瑜伽師地論

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爲古印度彌勒口述,無著記錄。爲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

《瑜伽論》唐玄奘譯,100卷。《本地分·菩薩地》,奘譯本35~50卷前半,發現有和闐文譯本殘篇及《菩薩戒本》1卷(相當於奘譯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菩薩善戒經》9卷(相當於奘譯本《本地分·菩薩地》,和《地持經》相仿,但另有序品)和《優婆塞五戒威儀經》1卷(爲《菩薩戒本》的異譯);陳真諦譯《十七地論》5卷(相當於奘譯本第1~3卷),《決定藏論》3卷(相當於奘譯本50~54卷)等幾種譯本行世。

 成唯識論

佛教論書,10卷。又名《淨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淨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註釋而成。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註釋(每家各10卷),並獨得玄鑑居士珍藏的護法註釋的傳本。回國後,原擬將十家註釋全文分別譯出,後採納窺基建議,改以護法注本爲主,糅譯十家學說,由窺基筆受,集成一部。

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我國和世界最早的國際新聞作品集。佛教史籍。又稱《西域記》。12卷。玄奘述,辯機撰文。本書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二十年(646年)成書。書中綜敘了貞觀元年(一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見聞。記述了玄奘所親歷110個及得之傳聞的28個城邦、地區、國家之概況,有疆域、氣候、山川、風土、人情、語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等。爲研究中古時期中亞、南亞諸國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學、佛教遺蹟的重要文獻。晚近以來,印度那爛陀寺的廢墟、王舍城的舊址、鹿野苑古剎、阿旃陀石窟,得以展露和再現其光輝,《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在這方面有着不可磨滅的功績。

《大唐西域記》實際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實錄。玄奘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所到國家上百,山河城關成千上萬,觀禮佛寺寶塔成千上萬,親歷事故和接觸的人物不計其數,而《大唐西域記》將他每走一地所處方位、距離多少裏、國體民情、風俗習慣、氣候物產、文化歷史都寫得清清楚楚,就連哪個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衆多少,是何人講什麼經,多少卷等,都寫得十分詳盡。這些記載被後來的歷史文獻和文物考古所佐證。

從19世紀開始,這部書被譯爲德、法、英、日等各國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玄奘也從此成爲世界文化名人。他九死一生捨身求法的精神激勵着很多後來者,魯迅贊他爲“民族的脊樑”,梁啓超也稱他爲“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