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你不知道的玄奘,獨行五萬裏一路艱辛

揭祕你不知道的玄奘,獨行五萬裏一路艱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玄奘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玄奘,河南偃師人,自小聰慧,十二歲便在洛陽淨土寺出了家。之後,他跑遍了河南、陝西、四川、湖北、河北和山西等地,每到一處,都謙虛的向當地的高僧請教。

但他卻很是失望,因爲他發現,對於佛學大家都“各執一詞”,很多問題都無法解釋清楚,各個信徒都是“自圓其說”。於是,他萌生了要去釋迦牟尼故鄉的決心,一定要探個究竟。

揭祕你不知道的玄奘,獨行五萬裏一路艱辛

然而,現實卻是冰冷的。他多次申請出國,要去天竺學習佛經,都被拒絕了。可玄奘是何人呢?他心比金堅,一旦定下了目標,那是一定要去追求的。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偷渡”,跟隨一隻商隊“混”出了境。這一年,他27歲。

這還了得?

都知道,唐朝時期的人口管制更加嚴格,只不過,受制於科技不發達,每次他都是前腳剛離開,官府的通緝令就到了,要求“所在州縣,宜嚴候捉”。好在一路有不少人“力挺”,在西去的路上,玄奘吃了不少苦,惡劣的天氣條件和地貌環境,經常讓其體會到什麼叫做“大難不死”,不但會迷失方向,甚至,一連多天都沒有吃的。

於是,靠着沿途那些“白骨”的“指引”,他一路向西,不時還有強盜打劫、胡人“謀害”,甚至,要時時提防被人“強行留下”。但是,玄奘依然不忘初心,堅持不向任何力量“低頭”,寧可身死。就這樣,獨行五萬裏,他來到了天竺,也就是現在的印度。

之後,他渡恆河,訪遍聖蹟,更是留在了爛陀寺戒賢大師身邊,潛心學習了有5年之久,解開了心中的很多疑惑。後來,他按照戒賢大師的要求,設立講壇,爲衆僧“答疑解惑”,很快就“出名”了。

當時,戒日王得知有這麼一位高僧,立馬發出了“邀請函”,請大師來曲女城參加法會。他的這一次亮相,讓其聲名更加遠播。十八天裏,他竭力宣揚大乘的要旨,現場衆人摒聲靜聽,居然沒有一人“找茬”。這一年,是641年,他41歲。

但是,玄奘始終記得當初來此地的初衷,天竺再好他是一定要回去的。於是,他毅然和他的崇拜者及仰慕者告別,踏上了歸途。當初是“非法出境”,如今要回國了,總得表示一下自己的“悔意”。當時,玄奘倒也痛快,直接給朝廷寫信,大方承認自己“犯錯”了,如今回家,還請政府“酌情處理”。

揭祕你不知道的玄奘,獨行五萬裏一路艱辛 第2張

如今他“聲名在外”,唐太宗還是很高興這麼一位“名人”學成歸來的。645年,李世民下詔不提“往事”,並表示願意見見玄奘。當年,玄奘歷經千險,甚至,做好了“奉獻生命”的準備,就爲追求心中的真理。後來,他成名了,卻能做到“不屑富貴權力”,甚至,拒絕了高昌王“國師”和“包養”的提議。

面聖時,玄奘毫無保留地報告了自己這17年的收穫和感悟。唐太宗聽後,覺得自己的國家真是“人才輩出”,決定要其加入自己的“權力圈”。可玄奘的志向哪在此,他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傳揚“佛法”。回來後,和去之前沒啥變化,繼續住在寺廟中,翻譯佛經。

他先住在弘福寺,再到慈恩寺,之後是西明寺,這15年中,其著作成就顯赫。不過,他的名氣實在太大了,總有人“慕名”來“看”他。於是,除了工作,就是忙着接待,沒有一天可以休息。時間一久,身體也就累垮了。於是,玄奘不願意將時間耗在這無用的事物上,便請求當時的皇帝李治,想找個安靜的地方,繼續翻譯佛經,玉華寺就不錯。

其實,玉華寺的來歷不小,當年李淵修建仁智宮,一是爲了消暑和娛樂,二就是將其當成了可以防禦突厥的駐兵點。647年,唐太宗身體有恙,很是怕熱,就將此宮改名爲“玉華宮”,還大興土木給擴建了。可李治上位沒幾年,不知出於何種考慮,便下詔廢玉華宮爲玉華寺,理由是“還土於民”。

對此,李治一點都沒有猶豫,大筆一揮就同意了,並讓翻譯佛經的團隊“隨行”。於是,玄奘住在肅成院四年,完成了大典翻譯。664年,夏曆正月的一天,玄奘外出,不小心“落水”玉華山的一條河中,傷了脛骨,之後,漸漸的發展成了“重症”。

當時,玄奘預感自己留下的日子不多,便叫來了弟子,很是鄭重地吩咐:“我死後,葦蓆裹屍,置於深山老林的僻靜之處,即可。”26天后,大師圓寂了,弟子們雖悲切,卻依舊按照其遺願行事。玉華山離西安只有2個小時的距離,若是傍晚去,可見西邊的絢爛晚霞。

當時,玄奘曾一再申請去嵩山少林寺工作,但卻被唐太宗否絕了。太宗皇帝爲何要“限制”其自由,是擔心其“學術”影響太大,放在自己的身邊才安全嗎?現在已無從知曉了。

玉華山有四個幽邃的峽澗,分別是芝蘭谷、鳳凰谷、野火谷、珊瑚谷。此外,玄奘在此生活的幾年,留給後人的是供奉釋迦牟尼及菩薩的巖窟,以及佛足印石和金剛座石,一棵娑羅樹。

曾經,唐太宗說“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可見,其曠達一生,只爲心中一個理想。若是人人都“追求初心”,這個世界豈不是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