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古人打仗其實不用這些兵器!古代人用什麼打仗

古人打仗其實不用這些兵器!古代人用什麼打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史裏有戰爭無兵器

簡單來說,中國正史是堅決反對“唯武器論”的,對於兵器的基本看法就是“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和毛主席的《論持久戰》保持了高度一致。

《二十四史》裏很少有關於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的記載,正史中的戰爭無非是虛頭巴腦的“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彷彿計謀一出,即“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沒有兵器啥事。

這點連太史公都未能免俗,比如《史記》在描寫劉邦滅項羽的垓下之戰時說:“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項羽卒聞漢軍之楚歌,以爲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這段戰爭描寫不可謂不精彩,時間、地點、雙方兵力、戰鬥過程乃至四面楚歌之計均介紹得清清楚楚,唯獨隻字未提漢軍是用什麼武器擊敗楚軍的。

古人打仗其實不用這些兵器!古代人用什麼打仗

在我們的正史中,似乎從來沒有一場戰爭的勝敗是爲兵器優劣所決定的,只有在說到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遊牧民族對於漢族王朝的軍事優勢時,提到了對方的騎兵優勢,但這又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兵器範疇了。

中國的兵器, 不僅不見容於正史,連兵書中也鮮見相關內容。《孫子兵法》十三卷,談用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就是沒有一卷是專門講兵器的。正如戚繼光所說,“孫武之法,綱領精微莫加矣。第於下手詳細節目,則無一及焉”。

和《孫子兵法》一樣,中國兵書的主流是軍事哲學,兵器的地位簡直就是等而下之了。當然,你可以說,兵器是不斷過時的,而軍事哲學亙古不變,那我也只好灰溜溜地閉嘴 了。

戰場不需要十八般武器

在正史中遭到冷落的兵器,在古典小說中倒是大放異彩。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器(藝)”的說法,如《五雜俎》中所說:“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鐗、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古典小說往往會在這真實存在的“十八般武器”基礎上展開詳細的兵器描寫。

但核心問題是,古代存在的兵器不代表就是實戰中用的兵器,十八般武器所講的可能更是民間兵器,而非大規模裝備的軍用兵器。和我們現在理解的不太一樣的是,梁山泊好漢可能一人一種奇門兵器,各展所長,但在古代真實戰場上,卻有個“制式裝備”的說法。“制式裝備”自然是現代軍事術語,但對古代戰爭也同樣適用。軍隊使用的必須是相對統一的武器裝備,且能隨時更新,不然在現實戰爭中,無法訓練也無法打仗,光後勤補給就無法支持。比如說在甲午戰爭中,清朝陸軍使用的裝備就可謂是“萬國武器展”,看起來自然是花團錦簇,但打起仗來卻幾乎百無一用,後方供應上來的子彈常常不合用,武器壞了連配件都找不到。

可以這麼說,古典小說中的兵器譜大約就相當於美國現在的槍支商店,可能有幾十上百種型號,但美軍只裝備那一兩種。畢竟,打仗不是開武器鋪子。

比如,《水滸》中解珍、解寶兄弟打虎時用的是鋼叉,孫立、孫新兄弟用的是鞭,李逵用的是板斧,秦明使的是狼牙棒,徐寧用的是鉤鐮槍;《說唐》中秦叔寶用的是鐵鐗,程咬金是宣花大斧,宇文成都那是鳳翅鎦金钂,裴元慶和李元霸用的都是雙錘,真要這麼一股腦的上了戰場,那可不就成了廟會雜耍了?

古人打仗其實不用這些兵器!古代人用什麼打仗 第2張

武俠裏的兵器都是科幻風

如果說古典小說的兵器還算“來自生活,高於生活”的話,那麼武俠小說中的兵器基本上就算科幻範疇了。比如說在古龍的名著《七種武器》中,除了長生劍、碧玉刀和霸王槍還基本算靠譜,像孔雀翎、多情環和離別鉤這樣的就是天外飛仙了,離別、多情和兵器能拉上什麼關係?更別說《楚留香》中號稱武林第一暗器的“暴雨梨花釘”了,這些“上古神兵”在真實戰場中可能連義和拳的兄弟們都不會拿出來耍弄吧。

一個最有趣的現象是,和中國古典小說不一樣的是,在武俠小說中,最頂級的大俠(或者說男主角)往往是赤手空拳,要用兵器的話基本上都是劍,最厲害的武學除了內功之外基本上也是劍法。令狐沖學的是“獨孤九劍”,楊過用的是“玄鐵劍”,袁承志用的是“金蛇劍”,張無忌學的是張三丰的“太極劍法”,梁羽生最喜歡的天山派就是以劍法立派的,小說名中有“劍”的更是極多:《廣陵劍》、《冰魄寒光劍》、《冰河洗劍錄》、《聯劍風雲錄》等等。

劍自然是一個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兵器,但在古代戰爭中,卻基本屬於“裝飾性”而不是實戰兵器,實戰普及程度遠不如刀,充其量就是將官們拿來撐場面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武俠小說的俠客們面對的主要是武林,假想敵都是不穿鎧甲的對手。對於無絲毫防禦裝備的對手,鋒利輕快的劍可發揮最大的威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在戰場上,士兵都身穿鎧甲,這就大大減弱了劍的實戰威 力。

劍在實戰中擔任主角,我印象中僅有的一次要追溯到勾踐、夫差吳越爭霸的時代。據說,在吳越戰爭中,劍的優劣曾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就有了干將莫邪的傳說。

較爲合理的解釋是,水網縱橫、山巒起伏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吳越一帶的作戰方式主要爲步兵的近身格鬥,而劍自然成了戰爭首選兵器。

再說說棍,這也是古典小說和武俠小說中的明星兵器,比如武松的哨棒、少林寺的棍僧。但神奇的是,棍這種更像表演器具的兵器卻也曾應用於實戰之中。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曾著有《劍經》一書,雖名爲“劍”,但實際上說的是“棍”法。俞大猷曾經造訪少林寺,走時還帶了僧兵到軍中效力,讓時人沒想到的是,少林棍法從木棍升級爲鐵棍之後,竟然在與日本刀的實戰對抗中盡顯優勢,成了當時俞軍的一大王牌。而據少林寺自己的記載,六百僧兵三次擊敗數量佔明顯優勢的倭寇,以幾十人的微小代價殲敵千餘。

我常常想,是不是因爲中國歷史記載中對於兵器的極度漠視,才產生了古典和武俠小說中神兵利器的燦爛文明。這就好比,在宋明理學當道的年代,正是中國古典色情小說《金瓶梅》們最流行的年代。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