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打仗有東西南三徵之說 從南往北打仗爲什麼用北伐一說

古代打仗有東西南三徵之說 從南往北打仗爲什麼用北伐一說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打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戰爭頻頻,征伐不斷,戰爭的本質其實沒變過,只是規模名義以及導火索等情況有區別而已,我們在史書影視劇甚至詩詞中常能看到“東征”、“西征”或“南征”這些詞,相比之下,“北征”出現的頻率好像遠沒有“北伐”多,難道自南向北的戰爭,就特別一些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北征並不是不存在,比如明成祖朱棣時期,北方蒙古人勢力尚存,朱棣決心在有生之年給兒孫掃平障礙,於是發動了5次北征,史稱永樂北征或者明成祖北伐,他曾孫朱祁鎮也嘗試過4次北征,結果在1449年的第四次北征中遭遇慘敗,自己當了瓦剌人俘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朱祁鎮的軍事行動被稱爲“明英宗北征”或“明英宗北伐”,這麼看“北征”與“北伐”其實區別不大,但在用詞習慣上,“北伐”確實更得所有人偏愛,那麼,這二者真的完全一致嗎?“北伐”又爲何更加深入人心?

古代打仗有東西南三徵之說 從南往北打仗爲什麼用北伐一說

我們來看看“徵”和“伐”倆字的區別,不要覺得它們經常連用(比如《韓非子·五蠹》中就有“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一句)意思就完全一致了,要真那樣的話古人何必創造兩個字?

《孟子》中有句傳世名言叫“春秋無義戰”,緊跟其後的就是“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這話的意思很好懂,孟子表示徵是一種上級對下級發動的戰爭,比如說周天子去打諸侯可以叫徵,至於原因可能是這個諸侯不聽話;

但同等級國家之間就不說徵了,比如諸侯和諸侯幹架的情況,當然,諸侯去打周天子更不能說徵,那叫禮崩樂壞,廢君臣之義,難免遭到後人吐槽,畢竟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不符合禮儀的東西都得被拎出來理論,不然你以爲古代那些君主搞禪讓爲啥要裝出一副被強迫很痛苦的樣子?

古代打仗有東西南三徵之說 從南往北打仗爲什麼用北伐一說 第2張

因爲按照正常的“禮”,臣子不該如此對待君王,搶奪君王的位置啊,只有把表面功夫給做足了,才能勉強說得過去。

再回到“徵”本身,徵這個字本義是征伐,又有正當遠行的意思,擴展理解起來就是距離較遠的戰爭,再聯繫上文,就有了一種氣勢充足的、名義正當的、這方對那方進行全方位精準定點打擊教他做人的含義。

就說東征,帝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商紂王嘗試過,他東征的是“夷方”;

然後說西征,這個我想來想去在古代沒有比蒙古西征更具殺傷力破壞力震懾力、朝夕間改變世界歷史程度的厲害西征了,連黃金家族都因此有了“征服者”的名號;

接着是南征,在古代從南至北統一的戰爭不多,朱元璋那樣的天時地利人和畢竟可遇而不可求;但從北至南的例子就多一些,楚漢爭霸時劉邦便是從北向南攻滅了項羽,再比如隋朝滅南陳,宋太祖滅南唐,元代宋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奪取了漢族王朝對中原的統治基礎。

古代打仗有東西南三徵之說 從南往北打仗爲什麼用北伐一說 第3張

而“伐”,聽起來就比“徵”多了一層殺氣,事實上這個字本來的意思就是用武器擊殺,你肯定聽說過武王伐紂,但沒人說武王徵紂,因爲周本來是臣服商的,幹這檔事就算宣傳工作充分到位也是以下級身份去打上級,只有把紂王定義爲違背上天旨意的暴君,自己以上天之名出兵伐之,纔算名正言順。

所以徵和伐其實都可以作爲“正義戰爭”用詞使,只不過“伐”的攻擊性更強,少了點上級把下級打服氣(征服)、點到即止的意味,卻多了點由戰爭發動方自主決定出兵名義的靈活性、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成王敗寇感,歷史上的北伐,比如西漢對匈奴,諸葛亮對曹魏,岳飛對金人,那沒啥好說的,衛疆、保衛漢室、恢復中原,目的明確,沒有長期和平的可能。

歷史上這樣自南向北的戰爭很多,相比之下用“北伐”確實比用“北征”更能點明戰爭的性質,所以“北伐”一詞出現頻率極高也就不難理解,但在前文提到的明成祖與明英宗試圖清楚蒙古殘餘勢力的情況下,徵和伐換着用也是完全可以的。

古代打仗有東西南三徵之說 從南往北打仗爲什麼用北伐一說 第4張

要說上級下級問題,當時明朝的確實力強大;要說名義,明朝完全可以大喊驅除韃虜之類口號(朱元璋就這麼做的),可以看作帝國的征服,也可以看作漢家恢復中原聲討其罪的復仇戰爭,自然征伐皆可。

古代具有代表意義的許多北伐戰爭都帶有討伐性質,而非征服,所以到現在“北伐”比“北征”更深入人心,其實伐也好,徵也罷,戰火一旦燃起受苦的總是百姓,這也是爲何我們如今愛好和平,有徵之能,未必要徵;有伐之名,也未必要伐,能和平解決問題總是最好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