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就缺糧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就缺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打仗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爲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士兵們就不吃飯嗎?

在林佔財《森林中的遠征》中有一句:“他很同情地說道:“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麼走這麼遠的路!''

近代人在總結了古代的所有戰爭後,深深得知糧草在戰爭中的重要性。而古代人親身體驗,自然更加了解糧草的作用,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兵法》當中曾用大篇幅介紹了關於糧草的內容。糧草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這句話並沒有半分誇張。

在《宋史·食貨志三》:“即今所在糧草盡乏,漕臣計無所出,文移指空而已。”《三國演義》第三十回:“卻說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終,軍力漸乏,糧草不繼。''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一回:“原來國歸父、小子憗二將殺散楚兵,據了大寨,輜重糧草,盡歸其手。”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就缺糧

在這些記載中,一旦糧草沒有了,那麼戰爭也就無法再繼續下去了,而且戰爭中的重要戰利品絕對是糧草。糧草,指糧秣、草料等軍需物資,但就是這樣重要的糧草在戰爭中卻經常消耗殆盡,因爲糧草不足導致的戰局扭轉比比皆是,備受重視的糧草爲何還會在戰爭中成爲突出的問題呢?

比如唐代的府兵制,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爲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還有清代的八旗制度,在平時,人們從事耕作、狩獵等活動;在戰時則應徵爲兵。這些制度就使得非戰時的糧草消耗減少了很多。

人的糧食問題是自己解決,那麼馬的草料又如何解決呢?喂戰馬可不像平時農民放牛馬那樣在草地上吃草,而是有專門的料草和料豆,在秋冬季沒有鮮草,軍營裏的草料都是春夏季節種植或者採摘回去後打成草垛一統保存的,餵馬的時候再除塵、除根,料豆還要用清水煮熟。朝廷會準備一批官馬,一統發放草料飼養,還有一批私馬,在非戰時期由馬主人飼養,這也減少了國家的開銷。

可一旦進入到戰爭時期,糧草的消耗大大增加,人員馬匹的規模之大是難以想象的,而且長達數日,對糧草的消耗與日俱增,需要後勤部隊源源不斷地供給。

我們經常在劇中見到運送糧草的橋段,可古代運送糧草只能靠牛馬車,速度可見一斑,若是補給線短還可以,但補給線長的話,這過程中也會消耗許多糧草。史料記載的衛青伐漠北時,漢朝的補給線從長安綿延至敦煌,敦煌的糧草剛送到,長安這纔出發了,而在這麼長的補給線中,糧草便消耗了不少。

另外糧食補給也不一定能安全送到,在古代戰爭中經常會有截斷糧道的計謀,一旦後方沒有糧草供給,那麼在雙方對峙中,必敗無疑。

“用兵制勝,以糧爲先”,古代軍事家對自家和敵方的糧道都是同等的重視,斷敵糧道,打蛇打七寸。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帶領一支精銳部隊,星夜奔襲袁紹的糧草儲備之所烏巢,致使其全線崩潰,取得最終勝利。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就缺糧 第2張

這樣看來,戰時消耗糧草和非戰時消耗的糧草完全不是同一等級的,雖說戰爭要靠謀略,可若沒有糧草,一直耗下去,即便數十萬的軍隊也無奈,戰爭最終還是拼國力,誰家能源源不斷地補給糧食,誰就有更大的可能取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