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消耗更多糧食了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消耗更多糧食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打仗和糧草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爲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不打仗也得吃飯,打仗就消耗得更多?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其實以人吃的口糧情況來看,在家裏吃的糧食和上戰場的時候吃的是差不多的,不會因爲多操練幾下多吃幾口糧食就導致過分耗費糧草。

影響這一因素的主要還是運輸問題,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生活在現代交通運輸條件下的同學是無法想象古代運輸糧食的困難的,享受慣了現代交通便利的我們,走兩站公交都費勁,爲了解決從公交車站到家的這段距離,這幾年還興起了共享單車這個行業,雖然潮水退去是一地雞毛,但是懶惰促進社會發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了。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消耗更多糧食了

隨着蒸汽機和內燃機應用於交通領域,實際上是大大改變了近代以來的戰爭格局,比如在19世紀上半葉的戰爭中,大多還停留在風帆木艦時代。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的軍艦大多如此。但是蒸汽機的引入,風帆船逐漸退居二線,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已經普遍使用蒸汽動力的軍艦,可以說,西方能夠掀開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活動,主要原因實際上是蒸汽動力應用於海軍。

在沒有蒸汽動力船隻之前,英國雖然戰勝了中國海軍,但是想要進一步侵略也並非易事。

在沒有機械動力的時代,糧草運輸一直是戰爭的癥結,中國古代的戰爭大多以爭奪糧草爲戰爭的決勝點,在官渡之戰中,袁紹遠比曹操實力更爲雄厚,而曹操在襲取袁紹的糧食據點烏巢後,使得袁軍頗爲震驚,最後發生潰敗。

那麼,古代是怎麼運輸糧食的呢?這估計是一道數學題 ,對討厭計算的同學,我直接告訴你答案是,至少有三個運輸糧食的人,才能養活一個士兵,如果你對數字計算不是那麼反感,請繼續向下看。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消耗更多糧食了 第2張

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詳細講述了中國古代的糧食運輸情況,估計看完古代是怎麼運糧的,會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更直觀的看法。

按照沈括計算,一個運糧人可以攜帶6鬥米的話,一個士兵攜帶5天的口糧,一個運糧人供應一個士兵的話,可以走18天。

注1:1鬥等於10升,每個人一天吃2升,兩個人一天就是4升,60升可以吃15天,再加上士兵的口糧,到第18天就吃完了。

注2:沈括是宋代人,按照宋代換算比例,一斗相當於12斤,一個士兵負重是72斤,一人一天兩升相當於吃2.4斤,看到這裏很多同學肯定會說,怎麼這麼能吃,一天竟然能吃2.4斤,古代是沒有菜的,糧食可能也是粗糧,不是那麼頂飽。

但是,這18天只是去的路程,算來回的話,只能走9天。

顯然用一個運糧的人來供應一個士兵是不現實的事情,那就兩個運糧人供養一個士兵,看看能走多遠,三個人同時上路,兩個運糧的攜帶12鬥(120升)糧食,等到第八天的時候,已經吃完48升,再剩下12升給一個運糧的回家,剩下一個滿負重的運糧的跟一個士兵繼續走,兩個人跟前面的一樣,可以走18天,一共可以走26天。當然,如果算上返程的話,只能走13天。

計算的原理就是,一個人最多能夠攜帶6斗的糧食,在把一個人的糧食吃到差不多剩下的糧食能夠他回家,就可以讓他回家,然後其他人繼續全負重的情況下趕路。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消耗更多糧食了 第3張

很明顯,兩人供養一個士兵也跟不上速度,那就三個人運糧人供養一個士兵,放大招了,得好好計算了。

這回是四個人同時上路,能夠攜帶18鬥,前面六天半的行程,四人每天吃8升,然後減一個人回去(給他8升回家),剩下兩個滿載運糧與一個士兵上路,與上面等同再過七天的時候,再減去一個人(給他18升糧回家),剩下一個運糧和一個士兵,能走18天。

也就是說,三人運糧供一個士兵,可以走31天,來回的話,只能走16天。

沈括的算法已經到極限了,在具體實現可能並不實現,但是用三個運糧人供養一個士兵已經是古代將領的常識了,想要調動十萬大軍,最少準備30萬的民夫來運輸糧食。

正因爲如此,《孫子兵法》中就寫道,有智慧的將領一定是千方百計地去得到敵人的糧草,吃敵人1斤糧食,相當於省了自己20斤糧食。

很多人肯定會說,那麼中原的士兵爲何不用畜力來運輸糧食,沈括在《夢溪筆談》裏面認爲,如果用騾馬或者駱駝的話,比人運糧是多一點,但是費用也是大,馬匹整不好就餓死,相比較之下,還是人負糧食能好一點。

古代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 古人爲什麼一打仗消耗更多糧食了 第4張

提起這裏,我感覺作爲北宋的沈括,應該也是對宋代無馬的一種無可奈何吧!儘管王安石曾實行保馬法,最後也是一地雞毛,沒有成功。

其實成吉思汗的大軍能夠打到歐洲,主要就是因爲蒙古人的騎兵運輸糧食厲害,蒙古人以騎兵爲主,一個騎兵配備不止一匹馬的哦,其他兩匹馬多多少少都能運輸點口糧,而另一方面,蒙古人多以牛羊肉爲吃的,據說他們是一邊打仗一邊帶着牛羊行走,打到哪裏吃到哪裏,當然,蒙古人曬的牛肉乾,也是真頂飽啊!

可能是借鑑於蒙古在歐亞大陸的馳騁縱橫情況,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前就開始大量飼養戰馬,在二戰前曾打算培養150萬匹戰馬,可見其野心之大。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三國演義》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