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山楂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山楂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山楂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山楂原文是什麼內容?

【釋名】

亦稱赤爪子、鼠楂、猴楂、朹子、羊梂、山裏果。[時珍說]味道像楂子,所以也叫楂。世人習慣寫成“查”字,這是錯的。“查”讀槎,是指水中浮木,跟楂沒有關係。

【集解】

[時珍說]山楂樹高數尺,葉有五尖,丫間有刺。三月開有五瓣小白花。果實有紅、黃兩種,大的如小花紅果,小的如指頭,九月方熟,小孩會採來賣。閩人將熟山楂去掉皮和核,和糖、蜜一起搗,做成楂糕,做果物。它的核像牽牛子,黑色,很硬。有一種大的,山裏人叫做羊朹子。樹高丈餘,花葉都相同,但果實稍大而顏色黃綠,皮澀肉虛,味道很怪異。初成時味道酸澀,經霜後才能吃。

山楂

實〔主治〕止水痢。治瘡癢。洗漆瘡,多愈。治腰痛。能消食積,補脾,治小腸疝氣,發小兒瘡疹。治婦人產後枕痛,惡露不盡。

核〔主治〕吞下,化食磨積,治睾丸腫硬、墜脹麻木和婦女小腹腫大。

實〔氣味〕酸,冷,無毒。[時珍說]生吃使人煩躁易飢,損齒,齒齲的人尤其不宜吃。

【主治】

煮水吃可止水痢。洗頭浴身,治瘡癢。洗漆瘡,多愈。治腰痛有效。能消食積,補脾,治小腸疝氣,發小兒瘡疹。健胃,通結氣。還可治婦人產後枕痛,惡露不盡,可煎水加砂糖服,立即見效。化飲食,消腹內結,治痰飲心下肌體不舒、吞酸、滯血痛脹,化血塊氣塊,活血。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山楂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2張

【發明】

[時珍說]凡是脾弱導致消化不良、胸腹脹悶的人,在飯後嚼二三枚山楂,效果絕佳。但不可多食,否則物極必反。《物類相感志》載,煮老雞、硬肉時,如加幾顆山楂則易煮爛。它消內積的功效,即可以此類推。李時珍的鄰家有一小兒,因積食而黃腫,腹脹如鼓。偶然到羊朹樹下將羊朹吃了個飽。回去後大吐痰水,病也好了。羊朹與山楂是同類,其功效也相同,博識的人不可不知。

核〔主治〕吞下,化食磨積,治睾丸腫硬、墜脹麻木和婦女小腹腫大。

赤瓜木〔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

治水痢和頭風身癢。

根〔主治〕消積,治反胃。

莖葉〔主治〕煮水洗漆瘡。

【附方】

1. 食肉不消。用山楂肉四兩,水煮食,並飲汁。

2. 偏墜疝氣。用山楂肉、炒過的茴香各一兩,共研末,加糊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一百丸,空心白開水送服。

3. 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等分研末,加蜜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百丸,一天服兩次。

4. 腸風下血。用山楂研末,艾湯調下,效果甚佳。

5. 痘疹出不快。用幹山楂研末,開水送服。疹即出。又方:用山楂五個,酒煎,加水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