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李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李具體內容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李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李具體內容是什麼?

【釋名】

又叫嘉慶子。[時珍說]梵書稱李爲居陵迦。

【集解】

[弘景說]京口出產一種麥李,在麥子吐穗、開花時成熟,果小而肥甜。姑熟有南居李,核像杏子的形狀。[志說]還有綠李、黃李、紫李、牛李、水李,都甜美好吃。惟獨野李味苦,只能取其核仁做藥。[時珍說]李,綠葉白花,樹的存活期很長,有近百個品種。李子大的像杯或卵,也有像彈丸和櫻桃的。它的味道有甘、酸、苦、澀多種,而顏色有青、綠、朱、紫、黃、赤、胭脂、青皮、紫灰等。形狀有牛心、馬肝、杏李、水李、離核、合核、無核的區別。產地在武陵、房陵等地。最早有在四月成熟的麥李、御李。十月、十一月成熟的叫晚李、冬李。還有季春李,冬天開花、春天成熟。北方有一種御黃李,形大、肉厚、核小、味道甘甜香美。江南建寧有一種均亭李,紫色而且肥大,味甘如蜜。另有擘李,熟時自然裂開。還有糕李,它的肉肥黏如糕。這些都是李子中的珍品。現代的人將李子用鹽曬、糖藏、蜜煎等方法制成乾果,惟有曬乾的白李有益。製作方法:夏天李子色黃時摘下,加鹽揉搓去汁,再和鹽曬,最後剝去核曬乾即成。用它來下酒或供陳設均佳。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李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2張

實〔氣味〕苦、酸,微溫,無毒。[時珍說]在水中不下沉的李有毒,不能吃。[大明說]李不能經常吃,會使人發熱。[詵說]喝水前吃李會使人發痰瘧。不能與麻雀肉一起吃。和蜜吃,會損五臟。

【主治】

曬乾後吃,去痼熱,調中。去骨節間勞熱。肝有病的人宜於食用。

核仁〔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

主摔跌引起的筋折骨傷,骨痛瘀血。使人面色好。治女子小腹腫脹,利小腸,下水氣,除浮腫,治面上黑斑。

根白皮〔氣味〕大寒,無毒。

【主治】

消渴,止腹氣上衝引起的頭昏目眩。治瘡。煎水含漱治牙痛,煎湯飲治赤白帶下。治小兒高熱,解丹毒。苦李根皮:味鹹,治腳氣,治熱毒煩躁。

花〔氣味〕苦、香,無毒。

【主治】

做成末洗臉,可使人面色潤澤,去粉刺黑斑。

葉〔氣味〕甘、酸,性平,無毒。

【主治】

治小兒壯熱,瘧疾引起的驚癇,煎湯洗身,效果良好。

樹膠〔氣味〕苦,性寒,無毒。

【主治】

治目翳,鎮痛消腫。

【附方】

1. 女人面黑。用李核仁去皮後研細,以雞蛋白調如飴後在黃昏塗臉上。次日清晨用漿水洗去。再塗胡粉。不過五六日便會有效。

2. 蠍蠆蝥蜇。苦李仁嚼爛塗在傷口上。

3. 小兒丹毒,從雙腿長到陰頭。用李根燒成末,以田中的流水調和後塗。

4. 咽喉腫痛。用皂莢末吹鼻使人打噴嚏,再以李樹靠近根的皮,磨水塗咽喉外。

5. 女人面黑粉刺。用李花、梨花、白葵花、白蓮花、櫻桃花、紅蓮花、川椒各六兩。桃花、木瓜花、丁香、沉香、青木香、鍾乳粉各三兩,蜀水花一兩,黃豆末七合,一同研成細末用瓶裝起來。每日用它洗手洗臉,百日後便潔白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