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柑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柑具體內容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柑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柑具體內容是什麼?

【釋名】

亦稱木奴。

【集解】

[時珍說]柑是南方水果,以閩、廣、溫、臺、蘇、撫、荊州等地爲最盛,川蜀也有但不是很多。其樹與橘的區別是刺少一些。柑皮比橘皮色黃且稍厚,肌理稍粗且味不苦。橘可適當久留,柑易腐爛。柑樹懼冰雪,橘樹略可經受。韓彥直《橘譜》說,乳柑出自溫州各地,以泥山產的爲最好,因其味似乳酪而得名。當地人稱它爲真柑,似乎其他柑都是假的。柑樹婆娑,葉纖長,花香韻,果圓正,膚理細滑,有六七寸大,皮薄而味珍,脈不粘瓣,食不留渣,一顆裏僅有兩三枚核,也有無核的,剝開時香霧襲人,是柑中的絕品。生枝柑,不圓,色青皮粗,味微酸,留在枝上,可耐久。待味變甜時,便帶葉而折,因而得名。海紅柑,樹小而果極大,有圍達一尺的,色紅皮厚,可久藏,現在的獅頭柑和海紅柑很像。洞庭柑,柑種出自洞庭山,皮細味美,熟得最早。木柑,類似洞庭柑,皮粗糙,瓣大而汁少,所以稱爲木柑。甜柑,類似洞庭柑,稍大些,每個柑有八瓣,不等霜打即黃。朱柑,類似洞庭柑,而大些,色嫣紅,味酸,人們不珍視它。饅頭柑,靠近蒂的地方突起如饅頭尖,味道香甜。

【氣味】

甘,大寒,無毒。

【主治】

利腸胃熱毒,解丹石,止暴渴,通利小便。

皮〔氣味〕辛、甘,寒,無毒。

本草綱目·第十一卷·果部·柑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2張

【主治】

主下氣調中。把去白的皮焙乾研末,加鹽做湯喝,可解酒毒及酒渴。

山柑皮〔主治〕治咽喉腫痛,有效。

核〔主治〕做塗臉藥。

葉〔主治〕治耳內流水或膿血,取嫩葉尖七個。加幾滴水,杵汁,滴入耳孔中即愈。

【附方】

婦人難產。柑瓤陰乾,燒存性,研末,溫酒送服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