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徽州木雕是被誰創造出來的?起源於何時?

徽州木雕是被誰創造出來的?起源於何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徽州木雕屬於我國民間木雕史上的最有影響力的流派之一,那麼徽州木雕是被誰創造出來的?起源於何時?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舊時,徽州木雕多用於建築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裝飾,其分佈之廣在全國首屈一指,遍及城鄉, 民居宅院的屏風、窗櫺、欄柱,日常使用的牀、桌、椅、案和文民用品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風采。

徽商在明清經濟上的地位早已載入史冊,但徽商通過民間木雕來傳播儒學,卻一直被學術界所忽視。要知道儒林文苑,雖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但文字的魅力總是遜色於藝術形象的。尤其對於那些平平淡淡生活在鄉村僻野的鄉民、農婦、幼童,他們在日常起居時,就能處處感染到宅門窗部、飛檐、桌椅、牀塌、窗口以傳播儒家學說爲特徵的木雕道教故事圖、案世同居圖、惡讓中庸圖等。

徽州木雕是被誰創造出來的?起源於何時?

那種潛移默化的儒家文化薰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民風純樸、文化濃郁,如在安徽已被命名爲世界文化遺產的西遞、宏村,村民就給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西遞、宏村之所以能被聯合國有關組織評爲世界文化遺產,自然村落是環境因素,明清民居是古建築因素、明清木雕是古文化因素。也可以這樣說,西遞、宏村保留下來的明清徽州木雕,已成爲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並被載入世界文化史。

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規模,風格拙樸粗獷,以平面淺浮雕手法爲主。明中葉以後,隨着徽商財力的增強,炬耀鄉里的意識日益濃厚,木雕藝術也逐漸向精朗細刻過渡,以多層透雕取代平面淺雕成爲主流。入清以後,對木雕裝飾美感的追求更爲強烈,塗金透鏤,窮根華麗,雖爲精工,但有時反而過於繁瑣。

現今,在古徽州所轄縣內木雕精品仍然隨處可見。歙縣宏村一家民宅,在樑、仿、櫬、斗拱、雀替上全部精雕細刻,裝飾着靈獸、百鳥、蝙蝠和迴文圖案,佈局嚴謹,造型優美。樓下圍着天井的24屆鏤花隔後門,上半部是連續圖紋漏窗,下半部是浮雕花鳥隔板,連接上下兩半部的中間橫板,則雕刻着戲曲故事,內容皆出自《三國演義》戲文。

在堂前右側登樓的門口上方,有一幅用浮雕與鏤刻相結合的木雕畫,背景是山石岡巒、竹林曲徑,畫中有一位年輕婦人倚間眺望,有一個男子夾着傘,揹着包袱,從山道上走來,這是一幅反映建肩遠祖在外經商發邊回鄉的“商旅迴歸國“。畫面人物長僅盈寸,卻刻得眉眼畢現,栩栩如生,尤其是倚間婦人凝眸遠望,神態憂戚而專注,流露出盼親人歸來的脈脈情思;行旅男子則是風塵僕僕,行色匆匆,歸心似箭。其構圖之精巧,造型之生動,堪稱現存徽派木雕中的帽品。

徽州木雕是被誰創造出來的?起源於何時? 第2張

徽州木雕藝術歷代名工輩出,劉鐵筆、汪晟、汪老五、黃異人、張立夫諸人在方誌中均有記載。他們的木雕藝術代代相傳,現今更加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