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國時期木牛流馬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有何作用

三國時期木牛流馬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有何作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文章。

三國時期木牛流馬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有何作用

諸葛亮,揮斥方遒,彈指間盡顯英雄本色。他不僅軍事才能優越,就連實踐發明,他也是能夠手到拈來,總的來說,他這個人,不僅腦子轉得快,動手能力也很強。

三國時期,軍事不斷,而軍隊的糧食問題就變得尤爲棘手,而在古代,糧食搬運一直是一個較難解決的難題,馬車所攜糧食遠遠無法滿足軍隊使用量,且馬伕偶爾也有體力不支的現象,如此一來,糧食搬運的問題亟待解決。而在《三國演義》中,就有提及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發明了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叫“木牛流馬”,名字聽起來不知所云,但不明覺厲。

而諸葛亮的這一發明也被人們一直猜測,人們對其整個裝置的運作以及相關結構都存有懷疑,一者,木牛流馬的運作必定要消耗能量,那麼在沒有石油,沒有其他相關能源的情況下,它要如何去運作呢?二者,木牛流馬的整個構造又是如何的,它能裝運多少糧食?

在歷史上的發明也不少,但是像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造紙術這四大發明,都是清晰可見其整個歷史發展軌跡的,這也爲人們的未來生活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並沒有保存下來,這一點也讓人們感到不解,如果是這樣偉大的發明,那麼爲何古人不將其保存以造福後人呢?這一直是一個讓無數學者爭論不休的謎。

而在《三國演義》 中,也有對木牛流馬的詳細介紹,但是由於帶有文學色彩,作者將其講得撲朔迷離,人們對其理解不一。書中有云:“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着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羣行者二十里。”當然這只是其中介紹的一小部分,但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些許亮點。

其一,我們可以從其描述中瞭解到其和牛的不同,“方腹”大概是爲了用於儲存更多的糧食,以滿足空間需求,頭是曲形的,這樣可以滿足方位的調節,有點類似方向盤操作。

其二,“一腳四足”,可以看出其比正常的牛多了一隻腳;

其三,舌着於腹,這裏可以看出,其舌頭是連接在腹部上的,由此可以推想,木牛流馬的舌頭,就如同一個制動裝置,牛舌是爲了其能夠更好地控制速度而存在的;

其四,“獨行者數十里,羣行者二十里”,說明只有運輸量極大的時候用起來纔有價值,否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說明了木牛流馬的侷限性。

在《三國演義》中還分別對其各個部位進行了說明,牛頭、牛腳、牛領、牛足、牛背、牛腹、牛肋等等,但總的來說,其運作方式還有待考究,有人說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不遵守能量守恆定律,但有專家指出,它的確是一個省力機械,從一定程度上說,它滿足了槓槓原理

另外,有人指出,木牛流馬應該是有齒輪的,不管是走棧道還是上下坡,都必須滿足槓槓原理,否則無法解釋它在棧道以及上下坡時的運作原理。

現如今,很多人根據文字描述復原了木牛流馬,但是最初始的木牛流馬仍舊是一個謎,古人的智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附錄:《三國演義》對木牛流馬的原文介紹:

造木牛之法雲:"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着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羣行者二十里。曲者爲牛頭,雙者爲牛腳,橫者爲牛領,轉者爲牛足,覆者爲牛背,方者爲牛腹,垂者爲牛舌,曲者爲牛肋,刻者爲牛齒,立者爲牛角,細者爲牛鞅,攝者爲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造流馬之法雲:"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