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晚清重炮,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裏再保守的那些大臣也知道西洋武器確實厲害了。加上此時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清政府也急需增加清軍戰鬥力,以便和太平軍作戰。所以自1861年其,在恭親王奕訢的推動下, 洋務運動正式開始,清政府逐步引進西式武器武裝清軍。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其實在洋務運動正式開始之前,李鴻章已經從國外購買洋槍洋炮武裝自己的淮軍,並通過親身經歷感受到了西式武器的威力。不過在戰爭中,因爲戰鬥激烈,彈藥消耗大,李鴻章也感到全部從國外購買耗資巨大,比如說一顆12磅炮彈都需要30兩銀子。而且獲取渠道還時斷時續。

爲此李鴻章在洋員馬格里的建議下,購買設備在上海開辦了彈藥工廠,爲淮軍自造軍火。此後曾國藩等人和清政府也紛紛開辦軍械所,生產彈藥,並進而仿造西洋槍炮。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第2張

江南製造局早年生產的阿姆斯特朗前裝炮

從1861年洋務運動開始,到1912年清帝退位,清政府徹底倒臺爲止的51年裏,清政府包括地方督撫共開辦了42家軍工廠,工人總數達到2.7萬,共生產了各類步槍30.5萬支、手槍4798支、機槍200多挺、各類火炮3900多門、子彈2.68億發、炮彈365萬發、炸藥990萬多公斤,此外還生產了大小軍艦80多艘。

像題主說的300毫米重炮,其實是1890年江南製造局仿造的阿姆斯特朗800磅子後膛要塞炮,也是這一時期的產物之一。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第3張

清末800磅子後膛要塞炮

不過在這裏要說明的是,這種800磅子後膛要塞炮口徑雖然大,但是在當時已經較爲落後。從技術角度來說,反而不如此後江南製造局生產的阿姆斯特朗中口徑(120毫米-152毫米)速射炮先進。

而且這種大口徑要塞炮只能安裝在炮臺上使用,需求不大。因此江南製造局也並沒有太多生產,在1893年以後就停止了生產。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第4張

江南製造局火炮生產車間

在進入民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軍閥混戰不止,政局混亂,軍工建設受到了很大的阻礙。不過軍閥爲了擴軍備戰的需要,除了擴建、改進清末軍工廠外,也自己新辦了一些,加上技術的進步,因此國內軍工生產能力還是得到了一定的進步。

比如說北洋政府時期,國內各兵工廠共生產了各類槍支72.52萬支、大炮1341門、迫擊炮2302門、子彈84646萬發、炮彈27.63萬發、炸藥154.38萬公斤。大部分產品的年均產量都要高於晚清時期。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第5張

東三省兵工廠

而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因爲新軍閥混戰和抗戰的刺激,軍工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從1928年到1949年的21年裏,國內各軍工廠共生產了步槍181.25萬支、手槍4.57萬支、衝鋒槍2.52萬支、機槍17.79萬挺、大炮3939門、迫擊炮5.66萬門、擲彈筒16.79萬個、子彈23.2億發、炮彈1861.72萬發、槍榴彈960.2萬枚、擲彈筒榴彈233.03萬枚、手榴彈5813.62萬枚,此外還生產了各類飛機700架,軍艦10多艘。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時期主要軍火的年均產量較之以前有了進一步提高,產品種類更豐富,技術水平也有所提高。

晚清時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民國時期爲何造不出來 第6張

東三省兵工廠仿製的日式240毫米榴彈炮

當然了,這一時期生產國的最大口徑火炮是東三省兵工廠仿製的日式240毫米榴彈炮,並沒有生產過300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

不過這主要是沒有需求才造成的,因爲無論是軍閥混戰還是之後的抗日戰爭,迫切需要的是利於機動的榴彈炮、山炮、野炮和迫擊炮,而不是要塞炮。

從技術角度來說,民國時期生產的日式240毫米榴彈炮和150毫米榴彈炮的加工難度都要高於800磅子後膛要塞炮。如果單純想造一門口徑超過300毫米的火炮,就當時的技術條件還是可以辦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