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佛教爲什麼能在唐朝大幅度發展興盛不衰?

佛教爲什麼能在唐朝大幅度發展興盛不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說,武則天在位時期,對寺廟的建設非常有貢獻,這也是緣於統治階級對佛教的重視。在唐朝佛教得以傳承和發展,這和統治階級的觀念不無關係。相比之下爲何唐朝較之以前的朝代,會比較重視佛教呢?

佛教爲何在唐朝大幅度發展

唐代接着隋代之後,百業興起,生活和樂,通常這樣的社會都會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此時期的佛教確實有了長足發展,因爲唐朝政府很重視對於佛教的整頓和利用。  

佛教爲什麼能在唐朝大幅度發展興盛不衰?

  如來佛祖的金身像

高祖武德二年(619),就在京師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九年(626),因爲太史令傅奕的一再疏請,終於命令沙汰佛道二教,只許每州留寺觀各一所,但因皇子們爭位的變故發生而未及實行。太宗即位之後,重興譯經的事業,使波羅頗迦羅蜜多羅主持,又度僧三千人,並在舊戰場各地建造寺院,一共七所,這樣促進了當時佛教的開展。

貞觀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佛像、佛經等,使漢地佛教深入藏地。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從印度求法回來,朝廷爲他組織了大規模的譯場,他以深厚的學養,作精確的譯傳,給予當時佛教界以極大的影響,因而在已有的天台、三論兩宗以外,更有慈恩、律宗等宗派的相繼成立。

稍後,武后(684—704)利用佛教徒懷義等僞造《大雲經》,她將奪取政權說成符合彌勒的授記,隨後在全國各州建造了大雲寺,又造了白司馬阪的大銅佛像,並封沙門法朗等爲縣公,又授懷義爲行軍總管等,這使佛教和政治的關係益加密切。此時新譯《華嚴》告成,由法藏集大成的賢首宗也跟着建立。其後,玄宗時(712—756),雖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善無畏、金剛智等傳入密教,有助於鞏固統治政權,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當時佛教發展達於極盛,寺院之數比較唐初幾乎增加一半。

 

佛教是什麼時候衰落的

不久,安史亂起,佛教在北方受到摧殘,聲勢驟減。禪家的南宗由於神會的努力,漸在北方取得地位。神會又幫助政府徵收度僧稅錢,以爲軍費的補助,南宗傳播更多便利,遂成爲別開生面的禪宗。  

佛教爲什麼能在唐朝大幅度發展興盛不衰? 第2張

  佛祖的金身像

但是當時國家歷經內戰,徭役日重,人民多借寺院爲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之破壞,擴充莊園,驅使奴役,並和貴族勢力相勾結,避免賦稅,另外還放高利貸設立碾嵦 等多方牟利.這樣在經濟上便和國家的利益矛盾日深,故從敬宗、文宗以來,政府漸有毀滅佛教的意圖,到武宗時(841—846)就終於實現了。

從會昌二年到五年(842—845),命令拆毀寺宇,勒令僧尼還俗。綜計當時拆毀大寺四千六百餘所,小寺四萬餘,僧尼還俗二十六萬餘人,解放奴役十五萬人,收回民田數千萬頃。這對以後佛教的發展影響很大。當時佛教典籍的湮滅散失情況也極嚴重,特別是《華嚴》、《法華經》等的章疏,大半都在此時散失,以致影響到天台、賢首等宗派日趨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