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西夏諸王均信佛,那麼佛教在西夏是怎麼發展的?

西夏諸王均信佛,那麼佛教在西夏是怎麼發展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夏統治者提倡信仰佛教,全面接受了佛教思想體系。那麼佛教在西夏是怎麼發展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

於是,佛教思想體系,在西夏社會的思想意識中佔有極爲重要的地位。它和西夏政府大力提倡的儒學思想並駕齊驅。西夏統治者爲了更好地治理封建國家,早就注意吸收儒學,至崇宗、仁宗時期使儒學得到空前的發展。

簡介

西夏

西夏,又稱夏,該國人則自稱大夏;系我國西北部的古國,爲西藏党項族(Tangut)所建。領土在最盛時轄有寧夏全部、甘肅之大部份,及陜西、青海、內蒙古之一部份。分爲二十二州。唐代末年,党項族首領拓跋思恭因助唐討伐黃巢之亂有功,獲封夏國公,賜姓李,世爲夏州節度使。

宋太宗時,國主李繼捧入貢,受賜姓趙;雍熙三年(986),其弟繼遷叛宋,受遼冊封爲夏王。後,繼遷之子趙德明與宋復交。德明之子元昊,雄才大略。於寶元元年(1038)稱帝,國號夏,定都興慶府(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元昊屢寇宋邊,又與金構兵十餘年,精銳殆盡。傳至德旺,蒙古軍伐之,德旺憂悸死。其侄南平王睍繼位。未幾,蒙古成吉思汗盡克其地,睍出降。自元昊至睍,凡十主,合一九六年。

傳入

西夏諸王均信佛,那麼佛教在西夏是怎麼發展的?

此國夙行佛教,早在未建國之前,佛教即由漢地傳入,是時,權貴常遣使獻馬求經,建國後亦復如此;先後六次自中國請得佛經。

隨着儒、佛典籍的輸入及西夏文字的創制,此國開始西夏文佛經的翻譯及雕印。就中,最早受世人矚目者,爲在北京北方約六十四公里處,居庸關過街塔之壁面所存以梵、漢、蒙、回、藏、夏等文字刻成的《佛頂放無垢光明入普門觀察一切如來心陀羅尼經》,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此外,近代學者伯希和、斯坦因於敦煌、西夏黑水城所發掘的佛典史籍及寫本、刊本等(均以西夏文字書寫),經我國羅福萇、羅福成、日人石濱純太郎,及美、俄學者等的研究,已確定有《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大寶積經法界體性無分別會》、《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佛母出生三藏般若波羅蜜多經》等書。

崇信

西夏歷代諸王均崇信佛教,除自中國請經及翻譯、雕印佛經之外,並致力於寺塔的建設,故境內寺院林立。如元昊曾於首都(興慶)建高臺寺,造高數十丈的佛塔;沒藏氏(諒祚母后)於首都西方建承天寺。上述二寺均以安置漢文佛經爲主。

其餘各寺亦另有其特殊之處。或爲翻譯西夏文經(高臺寺),或刻印漢文佛經(賀蘭山佛祖院、溫家寺印經院),或刻印西夏文佛經(黑水城寺廟)。此外,該國佛教藝術、雕刻等亦極爲發達,現存莫高窟有塑像與壁畫的四八0座洞窟中,西夏所開者有三窟。

成果

由於佛教的流傳,西夏境內的文化成果頗爲豐碩。尤其是對佛經的重視,刺激了西夏印刷事業的興盛。目前留存於世的西夏佛教文化遺產頗多。有西夏文、漢文寫本及刻本寫經、佛畫、洞窟壁畫、宏偉的寺廟及遺址、形制各異的佛塔等等。由於盛行佛教,故其後國雖亡,而元代仍‘以佛教爲羈縻之策’治理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