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同樣是宦官專權,唐朝明朝的現象有何區別?

同樣是宦官專權,唐朝明朝的現象有何區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和明朝同樣是宦官專權,但兩個朝代卻又有極大的不同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其實主要源於權力來源的不同,唐朝宦官早已擺脫了皇權限制,而明朝宦官權力的源泉則是皇權。具體來說,唐朝和明朝宦官現象主要存在着三種不同。

崛起過程不同:唐朝宦官已擺脫皇權,明朝宦官則必須依附皇權

唐朝和明朝宦官最大的不同便是權力來源的不同,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則在於唐朝和明朝宦官崛起過程的完全不同。

1、唐朝宦官權力源自於獨立軍權。安史之亂後,導致皇帝不再信任朝臣,再加上魚朝恩等宦官深得唐肅宗李亨信任,導致宦官權力開始加大,不僅位高權重,得以公開參與朝政,例如魚朝恩便被加封爲了鄭國公。魚朝恩之後,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等依然深受皇帝寵信,進而得以操縱軍政大權,使得宦官勢力日益強大。宦官權力發展到巔峯,則源於唐德宗李適時期的“奉天之難”,建中四年(783年),涇原鎮士兵發生病變隨即攻陷長安,唐德宗倉皇逃出奉天,卻被叛軍包圍長達一個多月,因宦官竇文場、霍仙鳴在此次事件中護駕有功,從而獲得了唐德宗的極大信任,事後被加封爲神策中尉。也正是自此之後,宦官執掌禁軍得以成爲定製,而獨立掌握京中禁軍的宦官自然權勢滔天,掌控着京城安危的他們,不僅憑藉軍權干預朝政,而且足以掌握皇帝生死。

同樣是宦官專權,唐朝明朝的現象有何區別?

2、明朝宦官權力源自於批紅之權。明朝宦官的崛起過程與唐朝截然不同,自明成祖建立內閣制度後,朝廷權力開始分爲三部分,即皇帝掌握決策權,內閣掌握議政權,朝廷六部則掌握行政權。而朝廷的運轉模式則是,由內閣對朝廷事務擬定意見,以筆墨寫於票簽上,然後呈送皇帝批准,這個過程被稱爲“票擬”。皇帝接到內閣奏摺之後,根據意見進行最終決策,以硃筆批示,這個過程被稱爲“批紅”,亦稱“硃批”。不過,由於皇帝精力實在有限,根本無力處理大量奏摺,於是便開始由信任宦官代爲批閱,導致司禮監權力開始加大。到最後,皇帝每天除了御筆硃批部分奏章之外,絕大部分奏章都開始交由太監批閱,這使得宦官的權力開始越來越重。不過,由於宦官權力來源於皇帝的批紅之權,這也造成了明朝宦官必須牢牢依附於皇權。

正是由於唐朝和明朝宦官崛起方式不同,使得唐朝宦官完全擺脫了皇權的限制,已經發展爲了朝中較爲獨立的一股勢力,甚至長期壓制皇權;而明朝宦官的權力源於皇權,自然只能牢牢依附於皇權。

朝廷格局不同:唐朝藩鎮割據使得宦官有機可乘,明朝文官集團使得宦官阻力重重

唐朝和明朝宦官權勢大小的不同,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當時的朝廷格局完全不同,唐朝自安史之亂後藩鎮開始崛起,中央與地方的對抗形勢使得宦官有機可乘;而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崛起,內廷外廷對抗的形勢使得宦官受到極大壓制。

1、唐朝中央政權與地方藩鎮之爭。唐朝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地方藩鎮勢力得以快速發展,並在擺脫皇權制約後,最終形成了中央朝廷與地方藩鎮對抗的格局,而隨着中央朝廷的持續衰弱,藩鎮做大的局面已經不可逆轉。這種局面之下,京城禁軍已經是皇權的最後保障,而這股勢力卻掌握在了宦官手中,也就是說掌握有禁軍的宦官已經成爲了中央政權的實際掌握者,掌握有如此大權的他們自然可以爲所欲爲。

明世宗朱厚熜后皇權與文官集團矛盾加劇

同樣是宦官專權,唐朝明朝的現象有何區別? 第2張

2、明朝皇權與文官集團之爭。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結束了皇權與相權之爭,之後爲了輔佐皇帝,內閣得以設立。最初時期,內閣只是爲皇帝決策提供意見的幕僚集團,但在明仁宗朱高熾時期,因楊士奇、楊榮等本是東宮舊臣,因而不但得以進入內閣,且均兼有尚書職位,這使得內閣不但擁有了議政權,也開始具有一定行政權,同時由於深受皇帝信任,足以左右皇帝決策的他們甚至還擁有一定決策權,自此後內閣不但從幕後走到了臺前,且權勢開始不斷增大。而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期間,王文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後進入內閣,此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內閣等於將議政權和行政權牢牢抓在了手中,內閣首輔則成爲了實際上的百官之首,權力開始得到大大加強。再加上武將和功勳集團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慘重,明朝文官集團的崛起速度遠超其他朝代。而明朝文官們不僅執掌朝政,甚至連皇帝的行走坐臥、衣食住行,乃至私生活都嚴重干預,因而隨着明世宗朱厚熜繼位後“大禮儀之爭”的爆發,皇權與文官集團開始決裂,因而依附於皇權的宦官開始持續受到重用,進而得以組建內廷形成內外廷之爭。

明朝文官集團勢力太過龐大

正是由於朝廷格局的不同,唐朝中央朝廷勢弱的同時,宦官已經成爲中央朝廷的實際掌權者,他們不但掌握朝政而且直接掌控了皇帝的生死。明朝則由於皇權與文官集團的對抗,掌握內廷的宦官實際上只是皇權對抗外廷的工具而已,同時由於文官集團的勢大,使得他們必須依靠皇權才能生存。

專權方式不同:唐朝宦官專權更爲直接,明朝宦官只能通過皇權間接干政

正是由於以上兩點的不同,唐朝和明朝宦官雖然均曾一度擅權專政,但專權的方式卻完全不同,唐朝宦官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明朝宦官必須通過皇權來干政。

1、唐朝宦官專權更爲直接。由於掌握有禁軍的唐朝宦官成爲了中央朝廷的直接掌控者,使得他們牢牢將權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因而完全可以越過皇權直接操控朝政。實際上,唐朝後期的皇帝簡直如同傀儡一般,地方藩鎮本就是聽詔不聽宣,中央朝廷的大權也早已喪失殆盡,就連自己的性命也被宦官捏在手中。

同樣是宦官專權,唐朝明朝的現象有何區別? 第3張

2、明朝宦官只能通過皇權干政。明朝宦官雖然也擁有廠衛作爲主要力量,也擁有勢力較大的宦官集團,但正如前文所述,他們專權必須通過皇權來實現,“皇權—宦官—廠衛”就如同一棵參天大樹的“樹根—樹幹—枝葉”一般,樹幹和枝葉或許足夠茂盛,可以遮天蔽日,可一旦失去了樹根的支持,他們很快就會枯死。

其實,唐朝的宦官可以稱得上是專權,而明朝的宦官實際上只是干政罷了,完全達不到專權的地步。這種干政方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唐朝宦官可以直接越過皇權,而明朝宦官則必須依附皇權的實際現象。

綜上所述,唐朝宦官掌握的實際權力要遠超明朝,因而唐朝宦官的崛起是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而明朝宦官權力的大小卻直接和文官集團成正比,即文官集團勢力越大, 皇帝則越重用宦官集團。同樣,唐朝宦官崛起后皇帝根本無能爲力,而明朝宦官則生死大權則完全操之於皇帝之手,典型的例子便是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