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狀元榜眼探花是怎麼來的?細說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狀元榜眼探花是怎麼來的?細說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狀元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進士的第一名。它爲什麼叫“狀元”而不叫別的呢?原來,唐朝的科舉考試結束後,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呈報給皇帝恩准,這份狀子裏的頭名當時叫“狀頭”。這本是朝廷官員在完成例行公事時使用的專用術語。後來人們覺得“狀頭”太不雅,於是改稱“狀元”了。 科舉考試選狀元開始於隋,確立於唐,完備於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爲“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次科考,共1282年間,共錄取有姓名記載的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5名。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最年輕的狀元是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的蘇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當時年齡都不滿18歲;年齡最大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他一生參加科舉考試幾十次,直到70多歲才自薦考中了狀元,了卻金榜題名的夙願。中國歷史上雖然出了個女皇帝武則天,卻很少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女狀元。

只有清朝太平天國時期,20歲的女子傅善祥,參加太平天國組織的科舉考試而成爲了女狀元。 在“學而優則仕”的封建時代,文人們都把考狀元作爲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激勵着無數學子臥薪嚐膽、懸樑刺股、勇跳龍門。中狀元者號爲“大魁天下”,因其爲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又別稱“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別稱鼎元。 古代考中狀元並非易事,要經過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幾個階段。殿試通常由皇帝欽命大臣主持。一旦高中狀元,披紅掛綵、敲鼓鳴金、騎馬遊街、前呼後擁,好不威風。

狀元榜眼探花是怎麼來的?細說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舊時一副對聯生動地描繪了中狀元前後的境遇: 舊歲饑荒,柴米無依。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戚外親,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 今科僥倖,衣祿有望。奪得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也揚,不論張三李四,踵門慶賀,都來錦上添花。 至於“榜眼”,是我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榜眼”之名要晚於“狀元”,終唐一代,沒發現有這個稱謂。 實際上,榜眼這一名稱與狀元、探花一樣,都是民間的習慣用語,並非官方用語。在朝廷正式發放的金榜上,只稱進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榜眼之名始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初時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俱稱爲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僻在《送第三人朱嚴先輩從事和州》詩中雲:“貨船東下歷陽湖,榜眼科名釋褐初。”據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中考證:“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爲榜眼。蓋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謂之榜眼,其後以第三人爲探花,遂專以第二人爲榜眼耳。” “探花”最早出現在唐朝,但當時並非是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種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

唐朝的新科進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時正是京城長安杏花盛開的季節,新科進士爲了盡情慶賀自己中第,要舉行一場遊園盛會,稱爲“杏園宴”。挑選進士中兩名年少英俊者爲“探花使”,負責到各園採摘鮮花,迎接狀元,於是這兩個人便被稱爲“探花郎”。也就是說,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進士中年齡最小的兩個人,與殿試取得的名次沒有任何聯繫。 這個詞在五代、北宋時期出現極少,因爲五代和宋朝時期的都城裏都沒有“杏園”,自然也就沒有探花郎了。探花什麼時候被作爲進士第三名代稱的,這是個很難確切回答的問題。據清人趙翼的《陔餘叢考》推測,大約從明朝開始,狀元專指殿試第一名、榜眼專指第二名、探花專指第三名,才最終成爲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