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的科舉前三甲爲何要用狀元,榜眼,探花 裏面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

古代的科舉前三甲爲何要用狀元,榜眼,探花 裏面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科舉的前三甲爲什麼叫狀元,榜眼,探花,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從隋唐開始,一項重要的選人才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那就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的出現,打破了封建社會上層階級的壟斷性,使得平民能夠鯉魚躍龍門,當官爲國家效力,而當今的高考都可以說是科舉制度的革新與翻版。

古代的科舉前三甲爲何要用狀元,榜眼,探花 裏面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

古代的科舉制度和現在的高古有着相似之處,那就是要填寫個人的信息,這在古代被稱之爲名狀。考完科舉的考生一般都會在京城等候發榜,朝廷公佈取士之榜都會用黃色的佈告,以彰顯喜慶和尊貴,在榜上有名之人又稱爲金榜題名。那麼,榜頭就會公佈第一名的名狀,因此人們將第一名稱之爲“榜首”、“狀頭”等,後來就改爲了狀元。成爲狀元之人是無上光榮,全國有名的狀元郎,前途必定是一帆風順。

古代的科舉前三甲爲何要用狀元,榜眼,探花 裏面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古代發榜的狀元名頭是高高在上,往下的左右兩邊是第二、三名,這第二、三名的位置就猶如人眼一般,所以被人稱之爲榜眼。這令人非常意外,爲何榜眼不是專指第二名?其實在唐朝和北宋早期的榜眼都是用於指第二、三名。

後來,人們爲了區分第二、第三名才用了探花一詞,到了北宋晚期以後,榜眼才專門是第二名,探花是第三名。而探花作爲第三名的典故,還是來自於唐朝的一個慶典。

古代的科舉前三甲爲何要用狀元,榜眼,探花 裏面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 第3張

話說唐朝科舉的張榜都是在春季,正值百花競放之時,而唐朝爲了慶祝進士及第的這些人,特地邀請他們在杏園舉辦探花宴。當時爲了讓狀元更加顯眼,就會有折花送狀元的環節,會在事先選兩個年輕俊俏的進士作爲探花郎,遊遍名園,摘取鮮花,待狀元入園赴宴之時,再把鮮花獻上。因此北宋晚期之後,就專門用探花來代表進士的第三名。

古代的科舉前三甲爲何要用狀元,榜眼,探花 裏面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因爲探花一詞,再後來有鮮花一般貌美的進士一詞,所以明清時期的探花可不光要知識過人,皇帝在選探花還要看重進士本身的樣貌,身材高大,五官端正且俊俏的進士,纔有可能成爲探花。因此,明清時候有狀元,榜眼,探花分別遊街,探花是京城各家駐守觀摩之人,春風得意之情更勝狀元。

古代的科舉前三甲爲何要用狀元,榜眼,探花 裏面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 第5張

看完本篇文章,您是否對狀元,榜眼,探花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和漲知識了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