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的什麼決策爲大明朝埋下了禍根?

朱棣的什麼決策爲大明朝埋下了禍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說朱棣的一個決策爲大明王朝埋下禍根?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起初我們會認爲通過貿易可以避免戰爭,它是避免武裝衝突的調和劑。比如明朝剛開始就是不和蒙古人開通貿易,所以雙方就硬槓了很多年,北方遊牧民族的氣候和環境因素就導致他們的物資很匱乏,一旦自己糧食供應不上就會南下去搶。

因此後來隆慶年間就恢復貿易,就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了。着很容易理解,有了貿易來換取生活必需品,誰還會去打着高成本的戰爭。但是開原馬市的建立,就硬生生給大明帝國埋了顆炸彈,這是怎麼回事呢?

着我們就要談起清朝,起初的時候他們就是一個一個分散的女真小部落,沒有成熟的社會機構,被蒙古人欺負時還來和大明求援的小團體,並沒有有效的武裝力量。但在努爾哈赤的時候怎麼就形成了那麼一大坨的與明軍對峙的軍事實力呢?

朱棣的什麼決策爲大明朝埋下了禍根?

我們都知道東北地區氣候寒冷,自然環境太過糟糕,再加上他們的獲取糧食基本靠狩獵採集,很少自己種植農作物,狩獵和採集這個東西,獵物會動,不一定會總出現在一個地方,採集零零散散的土特產就會有采沒的時候,沒有固定的物資來源,不穩定的生活來源就很有可能造成糧食短缺。明朝時期還爲此專門傳授過他們農業技術,但由於只要控制不好種植時機就會出現糧食欠收,所以只好作廢。

這可怎麼弄?有一個經濟上不穩定的親戚在遲早像以前那樣,一到物資短缺就來搶啊,十五世紀初明成祖決定在就在遼寧撫順一帶建立了“開原馬市”,這就可以把女真人在東北的土特產賣到集市,來換取明朝政府的“材米油鹽”的必需品,還能弄些在女真看來先進產品,比如鐵鍋、鋤頭什麼的。

你看這樣一來即解決東北邊患局勢,又能享受到貂皮、人蔘等奢侈品,但萬萬沒想到朱棣的這一決策就生生給大明王朝埋下了毀滅的禍根。

首先就是把原本分散在東北大地的各個女真部落聚集到了一起。一看馬市有利可圖,靠自己的特產能換來必需品,結果就在馬市周圍地區定居了下來,這就把原本脆弱的遊牧民族經濟變得更加畸形。對於這些土特產的奢侈品換取必需品更爲有利可圖,結果就更沒有人耕種,都轉成了狩獵與採集。

朱棣的什麼決策爲大明朝埋下了禍根? 第2張

很多不同部落聚集在一起就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家和別人家會出現價格競爭,彼此就會出現衝突,組裝起自己部落的武裝力量互相廝殺。明朝這邊一看這麼下去也不是回事啊,就扶持當地比較聽話的武裝部落頭目,那自然這隻武裝力量受明朝扶持就會成爲有力的武裝力量,很快就會有對於馬市的話語權,這些聽話的武裝力量就出現了一個叫王臺,王臺你可能不熟悉,但是王臺手下有個大將叫覺昌安,他的孫子就是努爾哈赤。

此時雷埋好了,末期這個導火索就出現了,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小冰河期”的到來。關內因爲旱災就導致種的莊稼沒了收成,有名的就是李自成的老家,連續八年大旱,顆粒無收,再加上稅收重就給他逼反了,本來開始讓孫傳庭打的小火苗就快滅了,但架不住災民多啊,結果又捲土重來。

關內沒糧食,關外此時更不好過,本來有個馬市可以換糧食,但是關內沒糧了,自己的貂皮、人蔘又不能當飯吃,所以努爾哈赤就集結五千人馬來到撫順“挾參索值”,意思就是拿着人蔘硬來要錢,不給錢就打仗,這就形成了明清武裝對峙的開端。

朱棣的什麼決策爲大明朝埋下了禍根? 第3張

結果可想而知了,李自成帶着餓瘋了的農民起義軍到北京城下,同樣也是餓的發飄的清軍在山海關,就這樣炸燬了大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