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裕爲家天下的衰敗埋下了禍根

劉裕爲家天下的衰敗埋下了禍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姓開國皇帝不少,最有名的要數“三劉”:劉邦、劉秀、劉備。他們仨分別開創了西漢(都長安)、東漢(都洛陽)和蜀漢(都成都)政權。

其實,老劉家還有一位開國皇帝,名氣雖然沒有“三劉”大,戰功武績卻一點不遜於他們,他就是劉裕。

劉裕祖籍彭城郡彭城縣,史書上說他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人。因爲彭城屬於古宋國,所以曾被封爲宋國公的劉裕,把建立的朝代叫宋朝。

以一敵千的無畏勇猛

劉裕幼年家貧,母親分娩後患病去世,父親因無力請乳母哺育他,一度打算拋棄他。後來有好心人伸出援手養育劉裕,他才得以活下來。劉裕長大後,氣度宏大,身高七尺六寸,風神奇偉,侍奉養母以孝順聞名。

爲生計所迫,劉裕曾靠砍柴、種地、打漁和賣草鞋爲生,遭鄉里賤視。他的小名“寄奴”大約就反映了早年的生活窘境。

後來,劉裕加入東晉的北府兵,參與了平定孫恩起義的戰爭。這場仗從公元399年打到公元402年,劉裕每每以少勝多,迅速從北府兵統帥劉牢之手下的一名參軍,晉升爲建武將軍、下邳太守。

據《資治通鑑》記載,在戰爭中,劉牢之曾命劉裕率數十人去偵察義軍的行動,不巧遭遇義軍千人。

劉裕一點都不害怕,“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者甚衆”。他的無畏勇猛,令人瞠目。

彼時,東晉荊州刺史桓玄趁亂擴充自己的勢力,與朝廷權臣司馬元顯矛盾尖銳。司馬元顯下令討伐桓玄,桓玄卻率先發難,並爭取到劉牢之的合作,劉裕自然也就歸附了桓玄。

403年,孫恩餘黨再次起兵,桓玄派劉裕前往鎮壓。在劉裕的凌厲打擊下,叛軍頭目有的逃亡海上,有的歸順當官。對於劉裕勢力的隆升,桓玄開始有所忌憚,雖然表面上籠絡他,暗地裏卻處心積慮打擊北府兵勢力。

當年12月,桓玄稱帝,國號“楚”,徹底顛覆了東晉的政治生態,招致舉國反對。次年2月,劉裕在京口北府兵舊地舉兵起義,僅用了5天,就迫使桓玄放棄建康西遁。

此後他迎接晉安帝司馬德宗回朝,成爲再造晉王室的第一功臣。這位晉安帝是個十足的窩囊廢,大權旁落,致使東晉的命運掌握在了劉裕手中。

劉裕爲家天下的衰敗埋下了禍根

善用馭人之術

雖說是槍桿子裏出政權,但武夫劉裕最終能成就建國霸業,還因爲他能夠重用王鎮惡與劉穆之這樣的文武人才。

王鎮惡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孫。前秦滅亡後,他流落到東晉,被劉裕賞識和提拔,立下了赫赫戰功,其中一次就是除掉北府兵中劉裕的反對派劉毅。

北府兵原有三位大將:劉裕、劉毅、何無忌。何無忌在孫恩之亂中戰死後,二劉的衝突顯現出來。不久,劉裕以荊州刺史劉毅有異心爲由,出兵討伐。

王鎮惡領命率兵進至豫章口,包抄江陵,切斷劉毅援兵的進軍之路,並在江津燒燬舟船而向前挺進,隨後攻克了江陵外城,與內城守軍一直戰至太陽西斜。

他將劉裕招撫士兵和百姓的書信送進城內示衆,然後焚燒四周城門,攻了進去。劉毅部衆紛紛逃散,劉毅從北門出城單騎而逃,在離江陵20裏處的牛牧寺自縊身亡。

在劉裕消滅後秦的戰爭中,王鎮惡也立了頭功。416年2月,後秦主姚興病死,繼任的姚泓無法控制局面,兄弟爭權,給了東晉北伐的機會,龍驤將軍王鎮惡是北伐的前鋒之一。

不過半年的時間,他們便進入後秦境內,10月就攻克了洛陽。

王鎮惡的兵鋒繼續西向長安,雖然遭遇糧食補給不及的困難,仍頑強地突破了後秦的防禦,於次年3月攻克潼關,8月兵臨長安,逼迫後秦主姚泓投降。此戰之後,劉裕評價王鎮惡說:成吾霸業者,卿也!

由於劉裕長年在外征戰,朝中事務須有人打點,此人便是劉穆之。在劉毅反對劉裕控制朝政之時,是劉穆之出策,使得劉裕獲得了揚州刺史、錄尚書事等控制中樞政局的關鍵職位。

在劉裕伐南燕、平盧循的過程中,劉穆之都扮演了他幕府中智多星的角色。劉裕出征後秦時,劉穆之便留在首都爲他處理內務。

《資治通鑑》對劉穆之的才幹讚賞有加,後人將其比爲蕭何留守關中,張良輔弼劉邦。

劉裕爲家天下的衰敗埋下了禍根 第2張

文武大臣皆冤死

歷史總是在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劉裕穩定大局後,王鎮惡、劉穆之也因各種原因相繼身亡。

417年9月,晉軍攻克長安,劉裕南還,留下十幾歲的二子劉義真鎮守。《資治通鑑》記載,劉裕離開長安之前,大將沈田子與王鎮惡爭功,並在劉裕面前說王鎮惡的壞話:“鎮惡家在關中,不可保信。”

劉裕聽完暗示沈田子,若王鎮惡有動亂,你等有除去他的責任。司馬光評論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讓王鎮惡負責西北鎮守之事,怎麼可以又叮囑其他將領在必要時將他除掉呢?

後來,夏國進犯長安,沈田子藉機謊稱王鎮惡割據關中、意圖謀反,將其殺害。

這場內訌與其說是王、沈矛盾所致,不如說是劉裕對王鎮惡曖昧不明的態度造成的,甚至是他有意爲之。“王鎮惡功爲多,由是南人皆忌之”,劉裕可能尤其忌之。

再說劉穆之。他“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壅滯”。劉裕在北伐前秦的途中,派左長史王弘回建康,“諷朝廷求九錫”,而執掌留任事務的劉穆之毫不知情。

劉裕既然把與朝廷打交道的事情都交給了劉穆之,本應由他出面爲自己“求九錫”。現在他撇開劉穆之,從前線派王弘來執行這項任務,劉穆之當然就擔憂自己失勢了。

原本就有先衰之兆的他,此事過後心理負擔加重,不久便猝死了。

可見劉裕雖然依賴劉穆之,但並不太尊重他,漠視了他的內心感受。

開啓殺害遜位之帝的惡例

420年,劉裕如願以償,登基稱帝,並派人將遜位的晉恭帝殺害。從曹魏禪讓以來,包括晉朝,都遵行三代之先例,沒有屠殺前朝王室的做法,可劉裕卻開啓了這個惡例,此後禪讓必殺前朝遜位之帝。

他的後世子孫,陷入了這種惡習的坑害報應中。

當皇帝不到3年,劉裕駕崩。他死前任命傅亮、徐羨之、謝晦、檀道濟爲顧命大臣,輔佐剛繼位的新皇帝劉義符。

他對兒子說,檀道濟是一個粗人,傅亮、徐羨之均屬於中才,只有謝晦頗懂權略,應該加以提防。以如此考慮來選擇輔弼幼主的顧命大臣,反映了劉裕的心胸狹窄。

繼位後,劉義符胡作非爲,於424年被徐羨之、謝晦等殺害。他們迎荊州刺史、宜都王劉義隆爲帝,是爲宋文帝。這位皇帝身體衰弱,爲人猜忌,文臣武將謝靈運、檀道濟都爲他所殺,他本人則被太子所篡弒。

此後,劉宋的皇室內部殺戮不絕,20多年換了6位皇帝,給了權臣蕭道成改朝換代的機會。

然而,國祚僅有23年的蕭齊,更是更換了10個帝王,無不是內部殺戮;到了蕭樑時代,除了開國皇帝蕭衍統治時間比較長,有一個穩定的時期,在他之後,同樣是諸子爭權,大開殺戒;陳朝的陳後主更是以亡國之君留名於世。

晉朝的皇帝,有無能的,有弱智的,但像南朝皇室那樣殘暴兇虐的卻是沒有。這就是魏晉與南朝的重大區別。

在《資治通鑑》裏,司馬光沒有譴責劉宋諸人的弒君行爲,卻引了南朝著名史學家裴子野的一段評論,大談皇子教育。裴子野強調皇家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並對劉宋皇子教育提出嚴厲的批評:“居中則任僕妾,處外則近趨走。”

對於將要擔任大任的皇子們來說,如果他身邊都是趨炎附勢之徒,唯唯諾諾之輩,不能以正確的行爲準則教導他們,“言不及於禮義,識不達於今古”,一定不能接好班。

在皇子們很小的年紀,就把都督、刺史這麼重要的職位給他們,等於是讓一衆祕書主持了政事,給了他們竊威弄權、敗壞行政的機會,最終葬送了江山。

南朝皇室的內亂,不能說都是劉裕留下的禍害。但他本人心胸狹窄,疏於教育皇子,爲家天下的衰敗埋下了禍根,則是篤定無疑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