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夫差將勾踐擊敗之後 夫差爲何沒有滅掉越國

夫差將勾踐擊敗之後 夫差爲何沒有滅掉越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夫差擊敗勾踐後,爲什麼不直接滅掉越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說起吳越兩國的傳奇故事,除了老吳王闔閭被越王勾踐陣斬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夫差擊敗勾踐,雙方進行和談的故事了。

按照《左傳》的描述,這事兒沒什麼可說的,雙方只是打了一場小仗,吳國雖然贏了,但雙方都沒當回事。

《左傳》的這種說法顯然無法服衆,因爲在這場戰鬥過後,勾踐就去了吳國。

能讓一國之君如此舉動,又怎麼會是小仗呢?

按照清華簡《越公其事》的說法是,這一仗規模不小,吳國擊敗了越國,但自身損失慘重,所以無奈之下,只得同意了勾踐的求和。

而且特意說明:伍子胥同意接受投降,並沒有勸夫差繼續攻打越國。

這個說法也有問題,伍子胥後來被夫差逼死,主流觀點都認爲,是因爲伍子胥與另一位大臣伯嚭的矛盾越來越大,而雙方的第一個矛盾爆發點,就在於是否接受勾踐的投降。

如果伍子胥同意勾踐投降,他和伯嚭哪還有分歧呢?

《史記》對此的說法是,戰爭規模較大,越國慘敗,勾踐請降,願意帶着老婆一起前往吳國當奴隸。

這個說法和後世的主流觀點很接近。

《吳越春秋》的記載則更爲詳盡,不但重複了《史記》的內容,還加了很多細節

比如說,勾踐在吳國養馬,夫差要上馬,勾踐還要跪在地上當馬凳;

再比如說,勾踐不但對馬很好,對夫差也很好,夫差病了,勾踐親自品嚐夫差的大便,得出他病快要好的結論。

一來二去,夫差被感動了,於是三年之後,就將勾踐放回了越國。

夫差將勾踐擊敗之後 夫差爲何沒有滅掉越國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最爲後世所熟悉的版本,往往是最離奇、話題性最多的那個版本,也就是《吳越春秋》的版本。

在夫差與勾踐第一次大戰的過程中,最基本的事實就是吳國獲勝、勾踐請降,並在不久之後前往吳國,三年之後又回到了越國。

除此之外,一切細節都是可以質疑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左傳》和《越公其事》的說法雖然都有一定問題,但不代表《史記》和《吳越春秋》的記錄就一定沒問題啊。

如果我們單分析《左傳》,會發現它的問題有可能只是殘缺不全,而非事實錯誤。

吳國獲勝和勾踐請降之間,是不是一定要有聯繫呢?其實未必。

有一種可能是:吳國這次獲得了一次小勝,然後又獲得了一次小勝,然後再獲得一次小勝……

接二連三的敗仗讓勾踐心浮氣躁,從而玩了一套騷操作,把自己成功送到了吳國當俘虜,僅此而已。

換言之,一道正確的數學題應該是1+2+3+4=10,而《左傳》的記載是1+……=10。

1後面和10之前的數字具體應該如何排列,《左傳》沒寫,我們只能在一定範圍內猜測。

夫差將勾踐擊敗之後 夫差爲何沒有滅掉越國 第2張

如果我們單分析《越公其事》,會發現它的記載其實最爲寫實。

我在前文中就說過,勾踐並不僅僅是越國的國王,而是整個越人的首領,光殺他一個根本沒用,既不治標也不治本。

而根據伍子胥過去的行爲舉動來看,他也不是無腦莽夫,這種利害關係能看明白。

所以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伍子胥從來沒建議過夫差殺死勾踐,這屬於事實錯誤;另一種是伍子胥的確建議過夫差殺死勾踐,因爲他有更好的辦法解決越人問題。

如果是第一種可能,那麼工程量就太大了,關於吳越兩國的紛爭,以及吳國朝堂的內鬥,所有歷史全都要重新梳理一遍,這是目前的史料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是第二種可能,那麼也沒有史料證據,還是隻能瞎猜。

所以,對於《越公其事》關於吳越和談的內容,我只採信了“吳越實力相當、殺勾踐不解決問題”這一點,關於伍子胥的選擇,只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夫差將勾踐擊敗之後 夫差爲何沒有滅掉越國 第3張

《史記》和《吳越春秋》的記載可以放到一起來說。

這兩本書的內容爲什麼會廣爲流傳呢?《史記》是因爲司馬遷這個IP夠大夠響,歷朝歷代都有人給他背書;《吳越春秋》則是佔了書名的便宜,給人的感覺是記載吳越兩國的歷史更靠譜,而且其中的細節確實很多。

但道理就是這樣的:如果你說話整天雲遮霧罩的,聽衆或許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實在;但如果你說的話永遠都十分詳細,那麼想要挑你話裏的錯處,那可太便當了,因爲“言多必失”啊。

比如說老吳王闔閭吧,他打楚國的時候五戰五捷,十多天的時間就一路殺入了楚國都城,把楚昭王打得亡命天涯,要不是秦國相助,楚國雖然不至於被滅,但往後的日子還要難過。

可就是一個如此兇悍的強人,卻被越國的死囚給嚇住了,然後當場陣亡。

如果真要摳細節,那三天三夜也說不清楚的。

再比如新吳王夫差,斬釘截鐵地立誓要爲父報仇,兩年之後第一次出手,直接把勾踐打得窮途末路,似乎只要夫差輕輕一伸手,就能把勾踐推下萬丈深淵。

然而,夫差就好像一夜之間變蠢了,說啥都不推那一下,結果勾踐慢慢緩過神來,反手把夫差給推了。

我也不敢說,歷史上就一定不會出現這種人,但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同樣很多啊。

如果吳越兩國的歷史,全是因爲夫差和勾踐兩人的一念之差而命運顛倒,那也未免把歷史說得太簡單了,也未免把生產力的發展說得太不值錢了,小學生打架鬥毆都比這要燒腦。

夫差將勾踐擊敗之後 夫差爲何沒有滅掉越國 第4張

玩過戰略遊戲的朋友應該都明白,獲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之後,往往有三種選擇:殺、放、降。

殺不用多說,一刀下去一了百了。

可問題是,殺人容易善後難,也許越人的抵抗意志不算很強烈,可你吳國一上手就把人家首領給弄死了,人家能不恨你嗎?

就連專業搞侵略的小鬼子都知道,得弄個“共榮圈”的頭銜出來糊弄人,難道吳國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放也好理解,人回去可以,交出買命錢。

你別看當時的吳國可以突襲楚國都城,就覺得他們如何了不得,其實當時的吳國很窮的,要不也不會一進楚都就軍紀渙散。

主要是大家沒見過如此繁華的大都市,所以難免會得意忘形,就連兵聖孫武都管不住。

而當時的越國比吳國還窮,找他們要贖金,你是想要木頭還是石頭?

在那個時候,最值錢的就是人,男的是壯勞力,女的是生育機器,可以源源不斷地變現。

也正因如此,所以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吳國開始掠奪越國人口,那也基本是結死仇的節奏,越國必然不會善罷甘休,那還不如直接一刀,把勾踐宰了呢。

所以綜合來看,納降是最好的選擇了。

就如同諸葛亮對待孟獲一樣,只要南蠻願意投降,一切問題都好談,可孟獲偏偏不降,所以諸葛亮抓了放、放了抓,把個孟獲搞得生不如死,最後只能憋屈地降了。

勾踐主動請降,夫差接受,然後把他帶回吳國改造了三年。

單看這一點,夫差就做得非常到位,我不認爲還有比這更好的選擇。

夫差將勾踐擊敗之後 夫差爲何沒有滅掉越國 第5張

或許也有人會問:“能不能暫時扣住勾踐,然後繼續攻打越國,想辦法一鼓作氣滅掉他們呢?”

這個可能性極小,幾乎不存在。

當時的越國雖然談不上什麼大國,但背靠越人,體量顯然比中原那些小國要大得多,可以算一個準強國。

吳國呢?雖然有着晉國的幫助,但自身體量並沒有多麼大的提升,畢竟他與晉國未接壤。

再加上吳國深深地得罪了楚國,顯然不可能把重心放到南邊,因爲即使是恢復期的楚國,照樣有重創吳國的戰爭潛力。

這一點,夫差和勾踐都很清楚。

後來,越國也曾殺入過吳國都城,但夫差一求和,勾踐立刻同意。

這根本不是什麼“領袖一念之仁”,而是客觀環境限制,吳越兩國都沒法通過一場戰爭定勝負,只能打漫長的拉鋸戰。

而在夫差擊敗勾踐的時候,吳國顯然也不具備和越國打拉鋸戰的實力,這也是夫差心心念念要當霸主擴張實力的主要原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