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勾踐被俘吳王夫差爲什麼不殺他?真的是因爲夫差太自大了嗎?

勾踐被俘吳王夫差爲什麼不殺他?真的是因爲夫差太自大了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勾踐被俘吳王夫差爲什麼不殺他?真的是因爲夫差太自大了嗎?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很多人都欣賞勾踐臥薪嚐膽,最終復國的故事,但這也算是有些斷章取義了,勾踐的精神固然可貴,但是前提是當夫差滅掉越國之後,並沒有殺了他,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沒有殺了勾踐,才讓他有機會實現自己復國的計劃。但是,爲什麼當初滅掉越國之後,夫差不直接殺了勾踐,斬草除根呢?

勾踐被俘吳王夫差爲什麼不殺他?真的是因爲夫差太自大了嗎?

縱觀整個的歷史來看,任何事情都應該是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尤其是在戰場之上,若是心存仁慈還真是不合適做一個大將軍,而在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之間的故事也是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訓,在諸多人們的認知當中認爲,這吳王好像就是足夠蠻橫,在面對勾踐的誘惑之下喪失了理性,最終是落得被勾踐成功復仇的結果,那麼真實歷史上的真如人們所說的這樣嗎?

在2008年的時候,清華大學的得到了一批戰國竹簡,在經過了多年的研究之後,2017年的時候整理出了一篇文章被稱之爲《越公其事》,裏面是較爲詳細地寫到勾踐兵變之後的行爲、思考,對於我們研究吳越之間的歷史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令人們震驚的卻是在這裏看到了很多顛覆歷史的內容,而吳王夫差的形象好似並不像我們之前所瞭解的那樣。

當初越國在聽說吳國練兵準備攻打他們的時候,勾踐就決定先下手爲強,可最後越國打敗,僅剩的5000軍馬就退守到了會稽山,當時吳國在包圍了這裏的時候,勾踐就在范蠡的建議之下,開始向吳王進貢很多的美女、金銀,以這些利益來勸說吳王不要攻打越國了。

勾踐被俘吳王夫差爲什麼不殺他?真的是因爲夫差太自大了嗎? 第2張

在《史記》等等的記載當中,驕橫荒蕪的吳王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可在《越公其事》當中卻並非是這樣記載,當時夫差沒能殺害勾踐,實則也是有着不得已的原因的。其中就寫到夫差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自得吾始踐越地,以至於今,凡吳之善士將中半死矣。今彼新去其邦而篤,毋乃豕鬥,吾於胡取八千人以會彼死?

從中看到夫差沒能夠繼續圍剿勾踐,實則是由於覺得自身的能力不夠,而且在和伍子胥的商量當中,我們看到君臣之間還是蠻和氣的,自己在之前已經是損失了不少,而此時也並沒有完全取勝的把握,這纔沒有去乘勝追擊。

而在夫差答應了勾踐的請求之後,當時是有使臣前來,而吳王也是講到:孤用願見越公,餘棄惡周好,以徼求上下吉祥。 孤敢不許諾恣志於越公?,從上面這樣的記載當中就能夠看到,要說夫差甚至是有些膽怯,並不想之前所說的囂張,甚至不像是一個戰勝國該有的態度。在面對仍舊抵抗的越國,他的言語反而是有諸多的謙遜,而最終是雙方之間達成了這樣的一個和解的協議。

勾踐被俘吳王夫差爲什麼不殺他?真的是因爲夫差太自大了嗎? 第3張

從清華的這些竹簡當中我們就能夠看到,當初這件事情還真不是如我們所想象當中那樣,當時的夫差並非就強大到不可戰勝,不滅越國也是有原因的,而他的形象更不是昏暈無道的小人,而後來勾踐能夠成功復國,一方面就是自己勵精圖治,而還有一方面就是當時夫差與晉國之間決戰,而此時勾踐才找到了空虛之處進行突襲,這才被越國打敗。

春秋時期,諸侯國在齊桓公稱霸後,便是晉楚爭雄了,兩者打了百年也未將對方吞併,而且後期東南地區又崛起了兩個國家,這便是越國與吳國。他們也在對中原的土地望眼欲穿。雙雄崛起後也互有徵戰,吳王夫差舉兵發越國境內,並在會稽山上將越王死死圍住,越王已成甕中之鱉,夫差大軍再往前一步,越王必死。然而,大家都知道夫差卻沒有這樣做,那麼爲什麼夫差會養虎爲患不將越王趁勢誅滅呢?反倒是被最後越王捲土重來呢?

首先,可以說不是傳言的越王允諾將西施與越國土地獻給他那麼簡單,因爲夫差只要滅了你勾踐,整個越國都是自己的,這一點夫差比誰都清楚,對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夫差對於越國的處理方式還是有自己考量的。春秋時期各國爭雄,常年的征戰讓人們早就將原有的禮樂制度丟在腦後,可是卻也講究一個適可而止,國雖然可以滅但是對待該國的君王及禮嗣還是要儘可能不破壞的,這也是當時社會對貴族的一種普遍的尊重。在這一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甚至成爲了一個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吳王可能是考慮到這一點,才留下勾踐一條性命。

勾踐被俘吳王夫差爲什麼不殺他?真的是因爲夫差太自大了嗎? 第4張

其次,也可能是如果夫差強硬的將越國佔爲己有,那麼按照周的古法,他是可以得到這裏的,然而在統御此地後肯定需要將這片土地分封給下面的卿大夫,卿大夫的實力可不容小覷,當年三家分晉就是由於卿大夫的實力太強以至於晉王難以操控而造成裂疆分地,這也是一個反面的典型,作爲大王的夫差更是深諳此道。與此同時,在生產力不是很發達的春秋時期,吞併一塊土地是有很多麻煩事的,首先爲了保持新增土地的安穩,必須徵調軍隊前去進行鎮守,這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作爲支持,而且吳國的土地多爲沃野,而越的地形接近丘陵,就算給了吳王,他也不會有多喜歡,相反還要用吳國的經濟拉動此地的財政,這是不值得的。

最後,吳國的出現其實背後是有大國支持的,晉爲了改變齊楚聯合針對自己的不利局面,不得不去扶植一個聽話的小弟,這便是吳國,吳國在楚越相繼敗北後,兵強馬壯也希望在中原大國中分得一杯羹,讓周王室承認自己,進而稱霸諸侯。然而夫差這個美好的夢卻在他自己編就得網裏破滅了,曾經跪在他腳下的老對手如今拿着劍毫不留情的向他揮來,斬碎了一切,不但斬碎了他的夢,也斬碎了吳越多年來的恩怨與幾代君王的情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