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哪些與傅嘏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傅嘏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傅嘏(gǔ)(209年-255年),字蘭石(一字昭先),北地郡泥陽縣人, 三國曹魏後期重臣,西漢義陽侯傅介子之後、曹魏尚書傅巽之侄。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身北地傅氏。弱冠時便已知名於世,被司空陳羣辟爲掾屬。爲人才幹練達,有軍政見識。正始初年,爲尚書郎,遷黃門侍郎,因得罪何晏而被免職。司馬懿誅曹爽後,以傅嘏爲河南尹。任職期間,集前人之政舉,使百姓獲益。後遷尚書,朝議伐吳三計,傅嘏認爲三計都不可行,朝廷不聽,果然在東關之戰中爲諸葛恪所敗。此後傅嘏地位日隆,受封進爵。毌丘儉、文欽起兵,傅嘏及王肅勸司馬師自往討伐,最終大破淮南軍。司馬師死後,司馬昭還洛陽輔政,傅嘏以功進封陽鄉侯。曹魏正元二年(255年),傅嘏逝世,年四十七。獲贈太常,諡號“元”。有文集二卷。傅嘏在“才性四本論”中持“同”論。

有哪些與傅嘏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軼事典故

預言禍敗

當初,何晏、鄧颺、夏侯玄都希望和傅嘏結交,可是傅嘏始終沒有答應。他們便託荀粲去說合。荀粲對傅嘏說:“夏侯太初是一代的俊傑,對您很虛心,而您心裏卻認爲不行。如果能交好,就有了情誼;如果不行、就會產生裂痕。兩位賢人如果能和睦相處、國家就吉祥。這就是藺相如對廉頗退讓的原因。”

傅嘏說:“夏侯太初,志向很大,用盡心思去達到目的,很能迎合虛名的需要,確實是所說的耍嘴皮子亡國的人。何晏和鄧颺,有作爲卻很急躁,知識廣博卻不得要領,對外喜歡得到好處,對自己卻不加檢點約束,重視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討厭意見不同的人,好發表意見,卻忌妒超過自己的人。發表意見多,破綻也就多,忌妒別人勝過自己,就會不講情誼。依我看來,這三位賢人,都不過是敗壞道德的人罷了,離他們遠遠的還怕遭禍,何況是去親近他們呢!”後來的情況都像他所說的那樣。

姜宸英曾就此事評論道:“夏侯玄不是何晏、鄧颺可以比的,而傅嘏感慨他們劣處的原因,是因爲自己是司馬氏的黨羽罷了,並非公論。”

同樣,李豐與傅嘏同州,李豐有美名,爲人所讚賞,但與傅嘏不友好。傅嘏與多次向別人說李豐必定會敗亡。後李豐爲中書令,與夏侯玄一起遭禍,都和傅嘏所說的一樣。

有哪些與傅嘏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第2張

靡所不有

裴楷評論傅嘏說:“看見傅蘭碩,像是一片汪洋,浩浩蕩蕩,無所不有。”

人物評價

王基:許允、傅嘏、袁侃、崔贊皆一時正士,有直質而無流心,可與同政事者也。

荀粲:子等在世塗間,功名必勝我,但識劣我耳!

裴楷:見傅蘭碩,汪翔靡所不有。

傅玄:①嘏既達治好正,而有清理識要,好論才性,原本精微,鮮能及之。②傅嘏爲河南尹,治以德教爲本,然持法有恆,簡而不可犯,見理識情,獄訟不任檟楚而得其實,不爲小惠,有所薦達,及有大益於民,皆隱其端跡,若不由己。

有哪些與傅嘏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第3張

陳壽:傅嘏用才達顯。

孫盛:晉宣、景、文王之相魏也,權重相承,王業基矣。豈蕞爾傅嘏所宜間廁?

裴松之:①愚以爲夏侯玄以名重致患,釁由外至;鍾會以利動取敗,禍自己出。然則夏侯之危兆難睹,而鍾氏之敗形易照也。嘏若了夏侯之必危,而不見鍾會之將敗,則爲識有所蔽,難以言通;若皆知其不終,而情有彼此,是爲厚薄由於愛憎,奚豫於成敗哉?以愛憎爲厚薄,又虧於雅體矣。②傅嘏識量名輩,實當時高流。而此評(《三國志·傅嘏傳贊》)但云“用才達顯”,既於題目爲拙,又不足以見嘏之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