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哪些與李晟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有哪些與李晟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臨潭(今甘肅臨潭)人。唐朝中期名將,左金吾衛大將軍李欽之子。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擅長騎射,勇武絕倫。以良家子身份從軍,跟隨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征討吐蕃,號稱“萬人敵”。鎮守西陲,屢立戰功,累遷右金吾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涇原四鎮北庭都知兵馬使 ,冊封合川郡王。大曆八年,入爲右神策軍都將, 宿衛長安。 建中二年(781年),率軍平定河朔三鎮叛亂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之後,親往奉天勤王,拜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 諸道兵馬副元帥。 興元元年(784年),收復長安,平定朱泚之亂,拜司徒兼中書令 ,領鳳翔、隴右、涇原三鎮節度使、行營副元帥,冊封西平郡王,世稱李西平,駐守涇州,防禦吐蕃進攻。貞元三年(787年),冊封太尉兼中書令,管理尚書省事務。九年(793年),去世,時年六十七,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配饗唐德宗廟廷,圖形凌煙閣。

人物評價

總評

李晟性疾惡,臨下明,善知部下之長;敢犯言直諫,盡大臣之節;治軍嚴明,賞罰必信。在作戰指揮上,不畏強敵,善激勵士氣,團結友軍,謀定後戰,身先士卒,臨敵應變,政治攻心與軍事打擊並用,因而能克復長安,立不世之功。史書稱他“器偉雄才”,“長於應變”,爲維護唐王朝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歷代評價

唐德宗:

功與時並,才爲代生,苟蘊其材,遇其時,尊主庇人,何代不有?在中宗則桓彥範等著匡戴之績,在玄宗則劉幽求等申翼奉之勳,在肅宗、代宗則郭子儀等掃殄氛祲。今則李晟等保寧朕躬,鹹盡力肆勤,光復宗祏,繼之前烈,夫豈多謝。(《畫中宗以後功臣於凌煙閣詔》)

天祚我邦,是生才傑,稟陰陽之粹氣,實山嶽之降靈。宏濟患難,保佑王室;掃蕩氛蹋,廓清上京。忠誠感於人神,功業施於社稷,匡時定亂,實賴元勳。(《答李晟遺表手詔》)

李晟希代特生,乘時間出,高明稟忠厚之楨,□故得擁是旄幢,徇於封略,旋師中冀,討孽上京。一鼓而兇魁電竄,皇居乃正,清廟重安,大效展於邦家,大惠孚於黎庶。(《冊李晟司徒文》)

李晟天授明德,爲時棟樑,膺期挺生,佐理戡難,作我英宰,保大定功。渾忠義以居心,等夷險以爲體,魏郊伐叛,申肅殺之威;漢苑摧兇,樹廓清之效。宮城遂復,廟社攸安,三輔釋塗炭之憂,萬國允朝宗之願。及夫藩鎮岐下,黎獻昭蘇,踔威棱於接境,阜農耕於夷壤。欽若朝政,戢干戈,弼予一人,永清四裔。(《冊李晟太尉文》)

有哪些與李晟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建中四祀,寇發上京,暴蔑人神,僭稱名器,則有若西平王晟等翦滅大憝,廓清中區。……晟仗鉞啓行,執桴親鼓,斂隍塹,排牆垣,勝氣兆於風雲,威聲振於原野,指顧摧靡,蕩無孑遺。布朝旨以寬脅從,勵臣節以誅同惡,乾軸傾而復紐,皇維弛而更張,遷梟聲爲好音,變襖祲爲和氣。……晟有興運之略,有匪躬之誠,有定亂之勳,有禁暴之德。……國危能安,軍勝能整,古所謂衛社稷者,晟其當之。(《西平王李晟東渭橋紀功碑》)

唐憲宗李純:李晟間代英賢,自天忠勇。邁濟時之宏算,抱經武之長材,貫以丹誠,協於一德。嘗遭屯難之際,著戡定之功,鯨鯢既殲,宮廟斯復。(《命李晟家編附屬籍制》);贈太師晟,識精韜鈐,神假雄武,建中寇孽,躬踐憂虞。垂餌虎狼,致威樽俎,刷宮廟之塵穢,回日月之光輝。(《命李晟配享德宗廟庭詔》)

陸贄:沉肅有勇,堅明能斷。聞難感憤,誓軍徂徵,誠激於衷,義形於色。自河之右,萬里濟師,殷然雷奔,大盜懾駭。……蓄銳養士,深壘固軍,以謀吞元兇,以義糾羣帥。躬擐甲冑,率先啓行,布忠信爲軍聲,持義烈爲戰器。廓清氛沴,寧復皇都,宗廟載安,宇宙斯泰。佐予興運,時乃茂功。勵精剛之操,體博大之德。適時變通,而大節不奪;虛受廣納,而獨斷自明。奉法以身,推功以下,衆無犯命,人用樂從。懷德畏威,令行禁止。誓羣帥於危疑之際,駐孤軍於板蕩之中。氣凌風悖誠動天地,一鼓而兇徒折北,再駕而都邑廓清。師皆如歸,人不知戰,再安社稷,功格皇天。

尚結贊:唐之名將,李晟與馬燧、渾瑊耳。不去三人,必爲我憂。

趙元一:李公晟,電掃關中,欃槍已滅,風行草靡;車軌攸同。兇黨伏誅,枝葉皆盡;逆人之跡,並令削除。天府神都,鹹稱萬歲。……李公一清宮掖,德比伊、周;再殄兇渠,功超衛、霍。

呂溫:許叔冀之保靈昌,李光弼之全河陽,李晟之收復京邑,皆以兵少將一,而建大功。

皮日休:吾愛李太尉,崛起定中原。驍雄十萬兵,四面圍國門。一戰取王畿,一叱散妖氛。乘輿既反正,凶豎爭亡魂。巍巍柱天功,蕩蕩蓋世勳。仁於曹孟德,勇過霍將軍。

石敬瑭:西平王昔在德宗皇帝幸樑洋之歲,而有保定大功中興返正扶持社稷之力,載諸史氏,予嘉乃德,曰篤不忘。

有哪些與李晟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第2張

劉昫:忠於事君,長於應變,誠一代之賢將也。觀恆山之役,立談釋二帥之憾;涇師之亂,號哭赴奉天之危,可不爲忠義乎!對白華之進軍,知平涼之必詐,沮星變之議,移渭橋之軍,可不爲應變乎!解帶結孝忠之心,請婚釋延賞之怨,嫉惡有楚琳之請,懲亂行希鑑之誅,可不爲明於決斷乎!而德宗皇帝聽斷不明,無人君之量,俾功臣困讒慝之口,奸人秉衡石之權,丁瓊之言,誠堪太息。雖齪齪刻渭橋之石,區區賜煙閣之銘,亦何心哉!

歐陽修:晟之屯東渭橋也,朱泚盜京師,李懷光反咸陽,河北三叛相王,李納猘河南,李希烈訌鄭、汳。晟無積貲輸糧,提孤軍抗羣賊,身佩安危而氣不少衰者,徒以忠誼感人,故豪英樂爲之死耳。至師入長安而人不知,雖三王之佐,無進其能,可謂仁義將矣!嗚呼,功能存社祏,不能見信於庸主,卒奪其兵,哀哉!雖然,功蓋天下者,惟退禍可以免。四子世似其勞,是宜有後哉。

李惟清:臣聞漢有衛青、霍去病,唐有郭子儀、李晟,西北望而畏之。

陸游: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

文天祥:李公文武孰能傳,勳業聲華遍九州。一片忠心照日月,萬方民社奠春秋。

羅貫中:李晟推功於下,而引咎歸已,此固哲人之所爲,而晟能之。宜其孤忠獨立,而追蹤汾陽也。

軼事典故

萬人敵

李晟隨王忠嗣征討吐蕃,遇到一吐蕃猛將守城抵抗,殺傷大批唐軍。王忠嗣大怒,招募軍中善射士卒。李晟應召而去,一箭射死蕃將,三軍振奮。王忠嗣厚加賞賜,撫着李晟的背,誇讚道:“真是個萬人敵啊。”

合二帥

李晟與馬燧、李抱真合併攻打田悅。李抱真聽聞朱滔、王武俊倒戈圍困趙州,分兵兩千去戍守邢州(時爲昭義軍所轄,治今河北邢臺)。馬燧大怒,欲引兵返回河東。李晟勸解道:“我們三人奉詔討賊,邢州與趙州相鄰,叛軍攻打趙州,邢州也不得安寧。李公雖然分兵守衛,但其麾下精兵驍將都留在這裏,於戰局並沒有多少影響。您急着退兵,又將國事置於何地?”馬燧豁然醒悟,主動前往李抱真營中,與其拋棄前嫌。

有哪些與李晟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第3張

錦裘督戰

李晟每次作戰都要身穿錦制皮衣、戴繡花彩帽,在陣前指揮。李懷光告誡李晟道:“身爲將帥應當行事慎重,你穿的這麼招眼,不是會成爲敵人攻擊的目標嗎?”李晟卻道:“我長期在涇原前線,得軍中將士畏服。我就是想讓他們認出我來,讓他們感到害怕。”

慕效前賢

李晟在鳳翔任職時,曾對僚佐們道:“魏徵因爲直言進諫,讓太宗取得超過堯舜的業績,真是忠臣啊!我真仰慕他。”行軍司馬李叔度道:“那是文官的職分,您功高德厚,怎麼還追求這些呢?”李晟鄭重嚴肅地道:“你說錯了,我有幸擔任將相,如果因明哲保身不說話,這難道是皇帝所需要的臣子嗎?”李叔度大慚。因此,李晟每次上朝,對答皇帝,都忠誠正直地盡到大臣的節操,不曾居功自傲鋒芒畢露。

懼怕文士

李晟與張延賞不和。吐蕃離間李晟與朝廷的關係,張延賞等也在朝中詆譭。李晟聽說後,整日哭泣,雙目紅腫,將兒子全部派到長安爲質,又上表要求削髮爲僧。不久,李晟回朝,又以足疾爲名,要求辭去節度使的職務,皇帝沒有允許。在宰相韓滉等人的調解下,李晟與張延賞結爲兄弟,又推薦張延賞爲宰相。後來,李晟欲與張延賞結爲親家,張延賞沒有答應。李晟感慨道:“武夫性子直爽,喝一頓酒什麼怨恨都沒有了。文士就不一樣了,表面上雖然和解了,但仍然放在心中。我怎麼能不懼怕文士呢?”

西平禮法

李晟的女兒嫁給吏部侍郎崔樞爲妻。一次李晟做壽,其女前來慶賀。酒宴中,一個侍女來到女兒身旁耳語幾句,女兒退席而去,不久又回到宴席上。李晟問女兒何事,女兒答道:“昨晚婆婆身體不適,我派人回去照顧了。”李晟怒斥道:“我怎麼有你這樣的女兒!你婆婆病了,你作爲媳婦不在家侍奉,反而來爲父親祝壽。我有你這種女兒,還做什麼壽!”李晟當下命女兒馬上回家,自己隨後也前往崔家問候,並因沒有教育好女兒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