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反清復明”的成因:反清復明爲何會面臨失敗?

“反清復明”的成因:反清復明爲何會面臨失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是以“反清復明”爲題材。那麼,當時爲什麼要“反清復明”,“反清復明”又是如何失敗的呢?  

“反清復明”的成因:反清復明爲何會面臨失敗?

  網絡配圖

“反清復明”究其主因還是民族關係問題。明朝是一個民族關係相對比較平等的王朝,清朝則是一個實行“大滿族主義”、“滿族至上”政策的王朝,全體滿族八旗子弟,“不農不商不工,坐食漢人膏血”,不從事任何生產活動,完全依靠剝削其他民族爲生,而且在政治、經濟、軍事諸多領域擁有大量超出其他民族的特權,連參加科舉考試都有相當於漢族考生30倍以上的錄取率。

清朝統治者還實行大滿族主義同化政策,粗暴干涉其他民族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例如以死刑爲威脅,強迫漢族人民放棄自己的傳統服飾與髮型,改用滿族的風俗習慣,即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清政府的這些政策,都對民族關係產生了很大的破壞作用。  

“反清復明”的成因:反清復明爲何會面臨失敗? 第2張

  網絡配圖

由於現實中清王朝對漢族人民實行的各種民族不平等和民族歧視政策,加上清軍入關時對漢族人民進行的血腥大屠殺留下的痛苦歷史記憶,引起部分漢族人士的強烈不滿,他們追憶歷史上明王朝統治時期本民族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提出了“反清復明”的口號,來表達他們推翻清王朝民族歧視的統治,恢復漢族合法權利的政治願望。這是“反清復明”的原因。

明朝統治中原二百六十多年,弊端多多,戰禍不斷,人民流連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已到日暮西山的地步了,反觀清朝雖爲滿夷,但經過漢族知識分子的多年輔佐已日益顯露“新朝新氣象”的寬容寬鬆環境,可以說在那時清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所向無敵,當地明朝官吏紛紛大開城門迎接“王師”,直到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一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許多已降的明朝舊官吏紛紛降而復反,東南諸省幾成燎原之勢,但是多因爲南明小朝廷沿襲了大明朝的陋習,文官愛錢,武官怕死,宦官當權,朝廷官員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外部領兵大吏之間互相爭奪地盤無心防守,造成畏敵如虎,主帥逃跑士兵跟風,豈能不敗。  

“反清復明”的成因:反清復明爲何會面臨失敗? 第3張

  網絡配圖

雖然有些將領忠肝義膽,憂國憂民,但是獨木難支,大勢已去,像史可法,黃道周,瞿式耜,張煌言等大都被清軍所俘英勇犧牲,後期雖然有大批的大順和大西農民軍餘部加入到反抗清軍的鬥爭中來,奈何仍不可避免前車之鑑,南明小朝廷猜忌排擠農民軍將領,仍然不敢放心使用這支虎狼之師,後期雖然也涌現出像李定國等一批優秀將領,但明王朝氣數確實已盡,雖然南明小朝廷有過佔領東南七省的輝煌時刻,都沒能很好的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南明小朝廷只知一味爭論正統,爲此甚至不惜刀兵相見,坐視防務空虛而不顧,到最後也只能是迴光返照曇花一現。

“反清復明”本可以成功,但因爲南明小朝廷沿襲了陋習,沒能出現一位力挽狂瀾的皇帝,因此最終以失敗告終。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