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冉閔:冉魏政權開國皇帝,歷史上的悲情英雄

冉閔:冉魏政權開國皇帝,歷史上的悲情英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冉閔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冉閔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悲情英雄,他帶領當時北方的漢民族,對殘暴入侵的異族展開了悲壯的抗爭。他不僅頒佈了著名的“殺胡令”,還曾經邀請東晉一道北伐,恢復漢家江山。然而東晉的統治者不僅沒有對冉閔伸出援手,反而和鮮卑,氐族,羌族一起圍攻冉偉。

第一,冉閔威脅到了東晉統治階級的正統性。冉閔在起義成功,推翻羯趙後,在司徒申鍾、司空郎闐等四十八名漢族文官的建議下等級稱帝,國號爲魏。這對於當時的東晉朝廷來說,不啻爲當頭棒喝。一個是淪喪大半國土,棄百姓於暴虐異族於不顧,苟且偏安東南,忙於士族權力鬥爭的東晉朝廷;一個是帶領百姓反抗胡族統治的大英雄冉閔,而且還是被禍亂天下的司馬家篡奪的“魏”,民心向背可想而知。因此東晉朝廷必先滅冉閔而後快,否則連自己剩下的江南一隅也保不住了。所以,在冉閔建立冉魏政權之初,東晉便保持者敵對的態度。

第二,冉閔自身實力弱小,東晉不敢,也沒有那個實力去援助冉閔。冉魏政權國土範圍狹小,侷限於河北,山東以及河南的部分地區,且爲四戰之地,經濟凋敝,人口稀少。冉魏政權從立國之初便面臨兵源不足的窘境,縱使冉閔再怎麼善戰,也時刻處在一種“一敗亡國”的危機之中。哪怕東晉朝廷有心援助,冉魏政權也不會堅持太長時間。況且在淝水之戰後,多年準備的東晉尚且無力北伐,更何況此時的東晉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冉魏政權在冉閔戰敗後迅速滅亡,只持續了短短三年的時間。

冉閔:冉魏政權開國皇帝,歷史上的悲情英雄

第三,冉閔和東晉朝廷之間,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共同敵人。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視“名分”二字,東晉政府對匈奴、羯族抱有極大的仇恨,而對於羌、氐和鮮卑要和善得多的。這關係到對於東晉正統地位的挑戰與否。匈奴和羯族皆稱帝,擺出架勢要徹底消滅東晉,一統天下。而羌、氐和鮮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東晉是俯首稱臣,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的。如果此時東晉支援冉閔,就意味着與這三族開戰,而鮮卑這一家的實力,就已經比羯趙還強了,所以東晉的統治階級秉持着儘量少樹敵的政策,甚至進攻冉閔控制的合肥地區向其他北方胡族政權示好。

第四,冉閔本身有污點,在重視名聲氣節的古代社會很難被信任。冉閔以前追隨父親爲石虎效力,這本身就觸犯了傳統漢族的儒家道德底線。後來被石虎收養爲義子,先是擅權跋扈,後來更是拘殺石遵,廢殺石鑑,爲人專橫且好戰,權力慾極強。這種行爲品質被南渡的士族階層所恐懼和不信任,就更別提結盟了。

冉閔:冉魏政權開國皇帝,歷史上的悲情英雄 第2張

冉閔最後的結局令人惋惜,然而卻有其前因後果。東晉拒絕對其援助,甚至與其敵對的態度,也不能簡單地歸類爲昏庸,懦弱之類。我們看歷史不應當片面的把人物事件符號化,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以及把自己代入到當時雙方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歷史人物都有其兩面性質,他們的行爲也多以自己或自己所在集團的利益爲先。所以東晉朝廷的種種行爲,未必就是“錯”的,就算冉閔不稱帝,而東晉也接納他,就憑其性格,也很有可能成爲另一個桓溫或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