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冉閔大帝:解密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冉閔大帝:解密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冉閔大帝

  冉閔,魏郡內黃人,十六國時期稱冉閔大帝,國號大魏,死後被追諡爲武悼天王。他雖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權,卻只在位短短兩年。是年,他被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獲,死於遏陘山。冉閔大帝如曇花一現般,只盛其一時,很快便消失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

  

冉閔大帝:解密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冉閔畫像

  冉閔明明是漢人,卻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這到底是怎麼錯綜複雜的關係呢?原來,冉閔的父親冉良被後趙明帝石勒所俘獲,並被石虎收爲義子。當時十二歲的冉閔也就順理成章變爲石虎的義孫了。冉閔雖然年幼但是眼光敏銳觀察細緻,所以深得石虎的寵愛。成年後的冉閔,身材威武,有膽有識,驍勇善戰,並在昌黎之戰中表現突出,從此一戰成名。

  閔冉雖然在戰鬥方面勇猛有識見,但是真的稱不上是有仁心的帝王,這或許就是他最後戰敗被擒的原因之一。石虎在位時,曾授封有功之將苻洪爲西平郡公。但是閔冉卻勸諫石虎,苻洪才智突出,得到將士的擁護,兒子們也都有才幹,應該將他們祕密殺掉,以除後患。石虎沒有采納。石虎死後,石世即位。閔冉幫助石遵奪取了帝王之位。後來,石遵越來越疏遠閔冉,並對他產生了猜疑,於是閔冉在石遵殺掉他之前,先下手爲強,在琨華殿殺死了石遵。

  就是這樣一個有着狼子野心的人,大肆屠殺胡人,血洗城池,滅掉石姓的人,稱帝於南郊,改年號爲永興,國號爲大魏。

  冉閔真的是漢族英雄嗎

  五胡亂華時代,中原大地上曾出過不少反抗異族侵略的勇士,被稱爲“屠夫天子”的冉閔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冉閔作爲軍人出身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沉重打擊了塞外入侵中原之遊牧民族的囂張氣焰,在百年戰亂中挽救了數百萬漢族百姓的生命,保護了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對漢人來說,他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

  

冉閔大帝:解密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第2張


  冉閔畫像

  後世有人評價冉閔爲暴君,在他與異族交戰的過程中,數度發動大規模屠殺,每攻陷一座城池即下令屠盡城中胡人軍民,手段未免太過殘忍,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這世上還有一個放諸四海皆通用的關鍵詞,叫作“立場”,這就好比日本人至今還在爲二戰時降臨到自己國土上的兩顆原子彈耿耿於懷,每每以“受害者”自居,而對於曾經飽受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蹂躪的中國百姓來說,日本遭受這樣的天罰,簡直是罪有應得!

  同樣道理,站在氐、羌,或鮮卑族人的立場來說,他們的族人百姓遭到屠殺流亡的悲慘命運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作爲侵略者,這些塞外遊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瘋狂屠殺漢族軍民,犯下滔天罪惡,致使近兩千萬漢人被屠殺得所剩無幾!面對異族侵略,中原軍民除了奮起反抗,以暴力手段將侵略者趕出家園之外,別無他途,而以暴制暴,雖然不值得提倡,但無可否認,它一直是人類有史以來的戰爭中最能有效地震懾敵人的手段!

  冉閔紀念園

  冉閔因爲被傳爲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使得這個冉魏王成爲了爭議的中心。相傳他被鮮卑族斬殺後屍骸被遺棄。因爲被胡人痛恨,所以他的屍首被胡人剖開,肢解,導致冉閔屍骨無存。冉閔部將把冉閔的衣冠收集,在冉閔的故鄉河南安陽建了一個衣冠冢。近些年,安陽當地部門又在附近建起一個冉閔紀念園。

  

冉閔大帝:解密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第3張


  冉閔雕像

  園林裏有他的雕像,劍林,還有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華夏哭牆。在黃縣高提鄉寨外村裏的一處農家院子,曾經挖掘出文物,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紅衛兵毀壞。至今是唯一一個直接證明是魏王冉閔的遺蹟地址。但是因爲這裏並沒有屍骸發現,所以被認爲是冉閔部將紀念他建立的衣冠冢遺址。一直到今天冉魏家族的後人和海內外華夏子孫一起發起,共同籌款在這個地方建立了冉閔的紀念園林。

  五胡亂華曾經是歷史上出現的一個極度混亂時期,主要是胡人對漢族人的殘殺暴政令人髮指,直接導致中華民族危難存亡。華人幾乎都被淪爲低等人種以及奴隸,甚至出現漢人被當成食物的可怕場景,這個時候,漢族人人自危,冉閔,被收養爲趙國後代的漢人,卻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在胡人侵華的北方混亂中建立了一個強悍的冉魏政權,還發布了屠殺胡人的指令,就是因爲他的崛起才讓胡人不敢再輕易虐殺漢人,漢族才得以重新光復。因此冉閔紀念園其實非常值得肯定的。

  冉閔後人

  中國歷史上因屠盡五胡,挽救了中華國運而被稱爲“漢家英魂”的北魏皇帝冉閔,於公元352年就義於遏陘山,至此,轟轟烈烈的冉魏王朝,如一顆光芒璀璨的流星,瞬間的驚豔過後,立刻在華夏曆史的長河中隕落。

冉閔大帝:解密冉閔譭譽參半的悲壯一生 第4張

  冉閔

  冉閔死後,被追封爲武悼天王,其後人爲躲避戰亂而隱姓埋名,散落西南各地。

  相傳,後世學者通過對南方冉氏世系的調查,認爲現在冉氏一族的後代主體主要爲聚居在武陵山區的土家族。

  據史料記載,土家族人的先祖冉守忠在南宋徽宗皇帝時期,曾奉命征討苗族部落而進入川東南的蠻荒之地,後因種種原因落戶,因而冉氏一族血脈流落於此,也不難理解。

  光陰流轉千年,至新中國建國後,民族劃分,現在當地冉姓居民絕大部分是土家族或其他少數民族居民,鮮有漢人。他們絕大多爲冉閔的後人,即使是目不識丁的文盲,也知曉他們的先輩之中曾出現過一位皇帝,儘管後代子孫經歷了顛沛流離的逃亡之苦,然而至要提起先祖的豐功偉績,他們依舊帶着一份難掩的自豪感。當然,除可自豪感,還有一些羞恥感,因爲儒學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極其深遠,那位所謂的皇帝,是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屠夫暴君,亦是一個不忠不孝的篡位自立者,想到這些,後人便不願再提起有關先祖的事蹟。

  冉閔此人,究竟是挽救漢家存亡的民族英雄,還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屠夫,正史並未給出太多評價,作爲一個不可忽視的傳奇歷史人物,其功過自有後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