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朝剃髮易服的始末: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

清朝剃髮易服的始末: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建立之後,滿族人掌控了政權。他們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削弱那些反對自己的勢力,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頒佈“剃髮易服”的法令。這條法令要求全國各

剃髮易服指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滿清統治者以“不從者斬”爲手段,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主要是漢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改剃滿族髮型,改著滿族服飾的政策。

在服飾上,漢族有自己悠久服飾,即漢服。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同時由於受到儒家和孝道的影響古代漢族男子不剃髮,結髮於頂加冠。

1644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爲首的滿洲貴族爲鞏固滿洲人對中國的統治,爲了摧毀漢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自尊頒佈“剃髮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4]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在發佈剃髮令的同時,還頒佈了“易服令”,1645年7月9日,清廷頒佈“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漢族人民爲保護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進行了此起彼伏的鬥爭。清朝統治者對此進行了暴力鎮壓,例如1645年發生的嘉定三屠與“剃髮易服”有關。鬥爭歷經37年之久,最終結果是滿族封建統治者取得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麼被殺,要麼逃到海外,要麼遁入空門,帶髮修行。

清朝剃髮易服的始末: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

剃髮、易服、圈地、投充、逃人以及屠城是清初六大弊政。

清朝剃髮易服作爲中國歷史上影響比較深遠的事件,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政治性影響。那麼清朝剃髮易服是怎樣的一件歷史時間呢,它有什麼影響呢?

清朝建立之後,滿族人掌控了政權。他們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削弱那些反對自己的勢力,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頒佈“剃髮易服”的法令。這條法令要求全國各地的各族人民剃滿族的頭髮,穿滿族的衣服,以此來逐漸控制人們的思想,摧毀其他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自尊,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

1644年清軍入關,多爾袞等貴族就頒佈了“剃髮令”。但是因爲受到了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最終不得已而廢除了這項法令。1645年清軍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統治範圍,統治者又頒佈了“剃髮令”和“易服令”,規定全國上下,法令下達之日,必須全部剃髮,原則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而且要求各族人民都統一穿滿族服飾。

清朝剃髮易服的法令,又激起漢族人民的反抗,漢族人民爲了保護自己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服飾,與清軍進行了激烈的抗爭。這樣的抗爭持續了三十七年之久,但最終還是被清朝統治者用武力鎮壓了下來。那些不願意剃髮的人,要不被殺,要不移居海外,要不就出家帶髮修行。清政府的這種暴力行爲,一時間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但又爲以後清朝的衰敗埋下了禍根。

清朝剃髮易服的始末: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 第2張

剃髮易服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控制百姓,禁錮百姓的思想,進而達到穩固政權的目的,這是執政者必須解決的問題。滿族人採取了讓百姓“剃髮易服”的方法。那麼剃髮易服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剃髮易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問題與滿清政府逐漸打敗明朝政府是相關的。滿州人在入關之前,對那些自己征服的和投靠自己的明朝人就實施了剃髮易服。通過這樣可以知道這些人是否真心投靠自己,也可以擊垮這些人原本的民族自尊心。這就是剃髮易服最初的實施時間。皇太極打敗朝鮮人的時候,也命令朝鮮人剃髮易服,這一制度的影響範圍逐漸變大。

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實施剃髮易服制度的時間是在1644年,滿清軍隊打敗李自成的軍隊進入山海關,當即在關內就下發剃頭令。多爾袞率領軍隊佔領通州,於是在通州下發了剃頭令。佔領北京後,正式下達了剃髮令和易服令,要求所有的官兵百姓都剃髮易服,以此來作爲他們效忠滿清政府的標誌。但是這次卻引起了廣大百姓的抗議,皇太極考慮到政權還沒有穩定下來,就暫時廢除了這項法令。

隨着清朝軍隊的南下,更多的地區被他們佔領。1645年,他們進攻到了江南地區。在佔領金陵城後,政權稍有鞏固,皇太極就再一次下發了剃髮易服的政令。剃髮易服其實在清朝以前的金朝和元朝也有過,只是沒有清朝如此嚴格大規模的實施,所以剃髮易服開始的時間便按影響規模最大的時候算。

清朝剃髮易服的始末: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 第3張

剃髮易服大漢之恥

剃髮易服,對於大漢民族的發揮來說,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很大的恥辱。所以,在後世人,纔會有人說,剃髮易服大漢之恥。任何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當下的人並不可能會意識到它在日後會有多大的存在和影響。也只有在這一件事情發生之後,後人在回頭看看的時候,纔會發現這一件事情是多麼地驚心動魄,甚至在那一個時代,他代表某一種全新時代的建立,而剃髮易服,就是代表着清朝統治的建立,和清統治的政策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所謂的剃髮易服,就是要把頭髮剃掉衣服化成滿洲的服飾,從1644年清政府開始進駐到山海關之後就開始大力殘暴地實施。那時候的漢民族,大部分人都是手無縛雞之力,所以要麼服從,要麼反抗。可是反抗的最終卻是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一個民族的榮辱,後世人無法蓋棺定論,而只有當時在經歷的那一些人,纔會感受到最直觀的衝擊。無法想象,在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的慘象,不管是老弱婦孺還是男女老少,都是爲了反抗而死亡。

但是剃髮易服是大漢之恥並不完全對,因爲這一個民族並沒有逆來順受,他們曾經反抗,甚至使用生命去反抗,用所有的一切去反抗。雖然說反抗的結局並不好,但是並不能代表這一個民族沒有反抗,也不能代表着這一個民族就是恥辱的。至少曾經努力去改變過。

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

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它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專制統治,“剃髮易服”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的強制手段,必然會引起反抗的鬥爭,那麼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呢?

關於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的記錄,歷史上從滿族人入侵中原開始就有了。明朝萬曆四十六年,滿族人首領努爾哈赤率領軍隊攻佔了遼陽,隨後就頒佈了“剃髮令”。但這種法令讓當地人不能接受,他們殺死了滿族人派來的傳令官,然後所有人都逃到了鴨綠江邊。滿族人知道這種情況以後,就派軍隊去了鴨綠江邊。當地人民爲了保護自己民族的傳統,與滿族軍隊進行了鬥爭。但最終鬥爭無果,逃跑也沒有了去處,最終數萬人都投進了鴨綠江。這件事在朝鮮歷史資料上有詳細的記載。

崇禎十七年,清軍攻入山海關,立即下令推行剃髮易服制度。同年五月,清軍佔領北京,第二天就發佈了“剃髮易服令”,但這次遭到了許多民衆的強烈反抗,甚至揭竿而起反對。清政府認爲統治還沒有穩定下來,於是就廢除了這項法令。後來清軍佔領江南地區,又一次推行“剃髮易服”,這一次清政府對反抗者進行了血腥的鎮壓,這次鎮壓持續了三十七年。在常熟城,殺害了不下五千人,並擄走了數千人。在福山塘,全鄉的人都被清軍殺害。“嘉定三屠”中有三萬多人被害。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1000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剃髮易服。

清朝剃髮易服的始末:剃髮易服死了多少人? 第4張

剃髮易服是個誤會

歷史上震驚的剃髮易服,竟然有人說剃髮易服是個誤會,那麼這個誤會,又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要從現代人和古代人的觀念不同說起了。那個時候的人,並不是像現代那麼自由的。不僅僅平日裏的人身自由都少得可能甚至連娶妻婚嫁都要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更別說會有什麼關於服裝的概念了,服裝的時尚是不可能的。而服裝的自由,也是不現實的,那時候,聽父母的話纔是最大的孝道。

二者,古人的眼裏,皇帝勝過於父母,如果皇帝說的話和父母的話有了衝突,那肯定還是會以皇帝的話爲首的。清朝入關之後,就是人民的君主領袖了。假設一下,平日裏父母讓孩子穿一件衣服那應該是正常並不算是侮辱辱沒,而比父母的命令來得更重要的皇帝的命令,統一服裝的要求,恐怕也不是那麼難以遵守吧。

其三,要說到侮辱,古代是有很多侮辱性刑罰的,比如在臉上烙印刺字這就是對於人格的侮辱,而且是用來對於犯人的懲罰的。可是那時候並沒有要在人民的臉上刺字也沒有要懲罰人民。其實只是剃個和皇帝一樣頭穿和皇帝一樣風格的衣服,並不是侮辱。可是最終剃髮易服會有如此慘烈的下場,可能也就是當時頒佈這個法令的時候沒有向人民解釋清楚,而又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機造反,纔有了後來如此讓後人心痛的事情發生。

所以說剃髮易服是個誤會,如果當初關於剃髮易服皇帝能在頒佈該命令時多一些耐性,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慘烈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