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士兵打完仗之後 哪怕是天氣再熱爲什麼都不脫鎧甲

古代士兵打完仗之後 哪怕是天氣再熱爲什麼都不脫鎧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鎧甲,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古代士兵打仗完之後,他們爲什麼不能馬上脫鎧甲,哪怕是天氣再熱都不行嗎?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

古代大軍打仗,盔甲是不可缺少的防護用品。盛唐時期唐軍士兵身穿的明光鎧甲體現出中國鎧甲造詣的極高水平。

然而,古代大軍官兵穿鎧甲往往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夏天把鎧甲穿在身上,體表會感覺非常炎熱。但是,即便古代天氣再炎熱,士兵打仗後也不能脫下鎧甲。那麼,古代大軍打仗,爲何天氣再炎熱也不能脫下鎧甲呢?

古代士兵打完仗之後 哪怕是天氣再熱爲什麼都不脫鎧甲

什麼是鎧甲?

電視劇中經常出現敵對雙方的士兵身穿鎧甲打鬥的畫面,不管哪個朝代發生的戰爭,其雙方士兵身穿的鎧甲大都爲金屬造黑色或深色鎧甲。

其實,這是電視劇對不懂歷史的觀衆的一種誤導。在中國古代,確實出現過金屬製造的鎧甲,但鎧甲最早並非金屬製造。

春秋時期,各國大軍打仗還沒有“鎧甲”這一概念,其身穿的防禦性軍服名爲“甲”,由相對堅硬的皮革製成,防禦力不強。到了戰國時期,隨着金屬鐵在生產生活中的大規模運用,大軍士兵身穿的防禦性軍服的身上就有了全新的材料——用鐵製成的鎧。將鐵質的鎧和皮質的甲混合到一起,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鎧甲”。

在古代,鎧甲是兩國大軍交戰時必備的標準設備,古代鎧甲的製作是極其繁瑣的。古代鎧甲大都由數百片小鐵片,採用“鉚合法”等工藝連接在一起,其材料多爲金屬鐵。由於金屬鐵重量沉,製作鎧甲的工藝難度就比製作一般老百姓穿的衣服高出好幾個量級。在中國古代,一個經濟實力富有,重視大軍建設的帝國就一定能夠爲將士打造上等的鎧甲,保證將士在前線打仗時減小不必要的傷亡。

比如,漢朝大軍打敗匈奴的原因,除了環首刀、弩等先進武器和漢朝馬政對騎兵建設的支持,漢軍官兵的鎧甲也爲將士打仗起到了重要作用。漢軍鎧甲是由細小的鐵片在繩子上串接而成的鎧甲,鎧甲內部還有一層皮甲,中間隔有棉布,起到緩衝效果。漢軍鎧甲能有效保護士兵的胸背、頭頸等致命部位。

漢朝士兵身穿鎧甲創造了打敗匈奴、西征大宛、攻克朝鮮的輝煌戰績,讓大漢帝國成爲東亞地區軍力最強大的國家。

古代士兵打完仗之後 哪怕是天氣再熱爲什麼都不脫鎧甲 第2張

上圖_ 吉林集安高句麗族三室墓壁畫甲騎具裝戰鬥圖像

到了唐代,一代明君,著名軍事家李世民指揮的唐軍玄甲軍身穿護胸鏡鋥亮的明光鎧甲,取得了消滅劉武周、在虎牢關打敗王世充和竇建德,團滅突厥的輝煌勝利。明光鎧甲重點保護士兵的胸部,也保護士兵的脖子和頭部。由於生產力的提升,唐軍的明光鎧甲比漢朝的鎧甲更加完善,造型上更加美觀。

到了明清時期,鎧甲再次發生變化。由於火槍火炮等熱兵器的使用,傳統的鎧甲應對火器堪憂。明軍就身穿棉甲對抗敵人,棉甲裏的鐵片爲人工製成的鐵片,其整體質地較軟,能形成緩衝,對防禦火槍子彈有較好的作用。到了清代,棉甲繼續在清軍中得到使用。像我們老早看的電視劇《孝莊祕史》中,馬景濤飾演的多爾袞身穿的白色鎧甲就是棉甲。

古代士兵打完仗之後 哪怕是天氣再熱爲什麼都不脫鎧甲 第3張

上圖_ 1896年,身着棉甲的廣西提督蘇元春

那麼,古代大軍在打仗的時候,即便天氣再熱爲何不能脫掉鎧甲?難道古代的軍人不怕中暑嗎?

不管是漢軍、唐軍身穿的鎧甲,還是明清時期的大軍身穿的棉甲,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穿在身上很不透氣。再加上鎧甲重量沉,士兵穿鎧甲很容易出汗,古代大軍就有了一種常見的疾病——卸甲風。

一旦在古代打仗後脫掉鎧甲,由於毛孔張開受風刺激,氣血不通的情況就會出現,肌肉皮膚往往會疼痛難忍,嚴重的時候還會危及到生命。所以,古代大軍打仗,即便天氣再炎熱,戰鬥結束後士兵都不能馬上脫掉鎧甲,以免引起所謂的卸甲風。

古代大軍打仗不能穿鎧甲,有一個很典型的反面教材——朱元璋時期的明軍大將常遇春。

常遇春出生在貧苦農民家庭,元代後期,朝廷對農民採取高額的重稅,整的農民苦不堪言。全國上下掀起了反對元代暴政的浪潮。1355年,常遇春在和州遇到了繼劉秀和李世民之後,中國古代又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朱元璋。在目睹了朱元璋的平易近人的風範後,常遇春就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大軍。

古代士兵打完仗之後 哪怕是天氣再熱爲什麼都不脫鎧甲 第4張

上圖_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

參加明軍後,常遇春鏖戰衢州,大戰九華山。1360年,常遇春跟隨明軍在龍灣大戰中打敗軍閥陳友諒的大軍。1363年,常遇春在鄱陽湖大戰中重創陳友諒。1364年,常遇春跟隨明軍名將徐達北進,佔領了廬州,又攻克了江西的贛州、吉安等地。1366年,常遇春的大軍攻克杭州等戰略據點,隨後又經過10個月的苦戰攻克了蘇州。1367年,常遇春在朱元璋的支持下率領25萬大軍北伐元代,攻克山東。1368年,常遇春指揮明軍攻克了元大都,又在山西重創元軍大部。1369年,常遇春指揮明軍拿下了元上都開平,北元勢力遭到沉重打擊。

到了1369年常遇春打敗元軍從開平凱旋之後,由於天熱,常遇春迫不及待脫下了盔甲。脫掉盔甲後,滿頭大汗的常遇春又遇上草原的涼風,身體體溫快速下降。加上以往常遇春總喜歡衝鋒陷陣,本來就負過多次重傷,身體有一定的勞疾。最終,常遇春極可能因脫下盔甲引發的一系列身體併發症暴斃而亡,一代明軍將領因爲一個脫盔甲的動作,和朱元璋陰陽兩隔。

古代士兵打完仗之後 哪怕是天氣再熱爲什麼都不脫鎧甲 第5張

上圖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乾隆御製本

常遇春的去世令朱元璋悲痛萬分,朱元璋追封常遇春爲開平王,諡號忠武,以表彰其爲國而戰忠貞不渝的戰鬥精神。朱元璋還讓宮廷畫師繪製常遇春身穿龍袍畫像,以最高的規格紀念這位爲大明帝國建立不朽功業的名將。

常遇春的遇難以反面教材凸顯出鎧甲對人體的保護性。炎熱夏天不準脫鎧甲也給我們今天的生活以啓示:從炎熱的室外回到室內,最好不要立即開空調,讓人體有一個適應室內外溫差的過程,防止夏季感冒。

參考資料:《明史》《舊唐書》《新唐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