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朝堅持“永不加賦”?爲什麼還有那麼多農民起義?

清朝堅持“永不加賦”?爲什麼還有那麼多農民起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644年清軍入關,定鼎中原,大清王朝取代崇禎和李自成,成爲萬里中原的新主人。然而,立國之初,清朝皇帝面臨的形勢卻極爲險惡。南北各地存在上百萬的反清武裝,包括前明殘留軍隊、李自成餘部、張獻忠餘部、南明朝廷,給新生的清朝構成致命威脅。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清朝堅持“永不加賦”?爲什麼還有那麼多農民起義?

更爲嚴重的是,清軍統一戰爭過程中,大肆屠戮燒殺劫掠,又實行野蠻的“跑馬圈地”和“逃人法”,極大損害了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激起了他們的強烈反感和怨恨。清朝的馬刀和弓箭,只能勉強維持統治。只要一有機會,各地反抗力量和不滿情緒就會如火山一樣噴發。

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亂,就清晰證實了這一點。清朝入關已將近三十年,吳三桂打出反清旗號,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江南數省聞風響應,頃刻之間江山易手,民心向背的巨大力量讓清朝統治者感到一陣刺骨寒意。

爲了儘快博得天下百姓的好感與信任,清朝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打出了一張大牌:“永不加賦”。大意是說,清朝徵收賦稅的標準,一概以康熙五十一年的賦稅額度爲徵收基數,無論人口怎樣增加都不準加稅。

清朝堅持“永不加賦”?爲什麼還有那麼多農民起義? 第2張

賦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是國家維持運轉的重要保障,也是平衡國家與庶民利益的關鍵槓桿。歷朝歷代也經常會有減輕農民賦稅的各種措施,但都是臨時性的短期行爲。康熙這一次的舉動堪稱大手筆,決心之大幅度之猛,空前絕後。乍一看確實是在減輕農民負擔,老百姓應該感恩戴德才對。

但從百姓們的實際反應來看,卻並非如此。康熙制定的這條規矩成爲祖制,清朝皇帝堅持“永不加賦”也實行了200年,但效果令人失望。從乾隆時期開始,清朝就進入農民起義高發期,白蓮教起義、天理教起義、太平軍起義、捻軍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次數之多規模之大,幾乎創下了古代歷史紀錄。

清朝老百姓爲什麼不領情?原來其中大有原因。不是他們不領情,而是“永不加賦”根本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清朝初年徵收的賦稅,包括地銀和丁銀爲兩個大項,也就是按田地數量徵收的田地稅,和按人口數量徵收的人丁稅,此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其他稅種。康熙所說的“永不加賦”,根本不是所有賦稅項目,僅僅是指人丁稅一項而已。

雍正時期,又實行了另一次重大變革“攤丁入畝”,直接把人丁稅折算入田地稅中,人丁稅作爲一個單獨稅種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嚴格來說康熙的“永不加賦”至此已經名存實亡。

隨着清朝人口不斷增多,管理成本和國家機器規模日趨龐大,清朝皇帝開始挖空心思增加稅收額度。明目張膽增加正項稅收顯然有悖“祖訓”,但辦法有的是——增加新稅種。在此背景下,一些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稅種紛紛出爐。

比如有一項名目叫“浮收”,是指在正項皇糧的徵收、儲存、運輸、保管過程中會產生必不可少的費用,清朝規定把此項支出摺合入皇糧中,百姓交納皇糧一石,只能摺合爲八斗,一下子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負擔。這個比例還算輕的,清代後期很多地方的浮收額度甚至超過正項。

還有一項叫“火耗”,情況大體與“浮收”類似,國家的稅銀在徵收、熔鑄、運送時會產生損耗,也要分攤到百姓頭上,火耗的徵收比例更爲驚人,達到正項稅銀的百分之三四十是常態,數倍於正項稅銀也稀鬆平常。

除了浮收、火耗,清朝還陸續開徵厘金、礦稅等名目繁多的稅種。綜上所述,清朝的“永不加賦”聽着挺震撼,其實完全是個雷聲大雨點小的噱頭,給清朝皇帝賺足了眼球,百姓的負擔不但絲毫沒有減輕,依舊日益繁重,出現農民起義是自然而然之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