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阿房宮賦》有十處寫“一”,這些“一”字各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阿房宮賦》有十處寫“一”,這些“一”字各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阿房宮賦》,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晚唐杜牧所作《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爲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爲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阿房宮賦》有十處寫“一”,這些“一”字各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七百零八個字的《阿房宮賦》,杜牧將數字入詩,有十處寫“一”,這些“一”字各有不同的意味。

首先,“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一肌一容,盡態極妍”,這裏的六處“一”,其共同點是兩兩並列。這種並列連用帶來了誇飾的效果,寫盡了統治者的奢靡之態。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句,不僅僅是說五步十步之間就有一樓一閣,而是說到處都是樓、到處都有閣;“一日之內,一宮之間”句,不只是說一日與一宮,更是說阿房宮裏時時、處處都是歌舞帶來的熱冷不一;“一肌一容”,則是說妃嬪們的肌膚、面容都嬌媚極了。杜牧在描寫樓閣、歌舞、嬌容裏都表達出自己強烈的感情態度,這就形成了誇飾,通過誇飾將統治者的奢靡之態揭露得淋漓盡致。

杜牧作《阿房宮賦》的背景是,唐敬宗即位後就大造宮室,窮奢極欲,因不滿敬宗的行爲,於是寫賦諷刺。這六處“一”,表面上寫的是秦王朝,實質上是對唐王室的諷刺。

《阿房宮賦》有十處寫“一”,這些“一”字各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第2張

其二,“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和“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中的兩處“一”都運用了對比。

“一旦”意思是“有一天”,是指六國的收藏、經營、精英“有一天”都運送到阿房宮裏了,而這些金玉珍寶是六國“幾世幾年,取掠其人”所積累起來的。這樣,“一旦”與前句裏的“幾世幾年”形成了對比。這是時間上的對比,時間上的巨大反差,突出了“輸來其間”速度是如此之快。

“一炬”是“一把火”,而“一把火”就把“覆壓三百餘里”的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這樣,“一炬”就與“三百里”形成了對比。這是數量上的對比,數量上的反差,則突出瞭如此規模的阿房宮竟然這樣容易毀掉。

將這兩處對比放在一起來看不難發現,六國和秦王朝的統治者的結局都一樣可悲。這其實是作者的一種精心構思。作品顯脈是秦王朝的奢靡走向敗亡,隱脈是六國的奢靡也走向敗亡;兩條脈絡相互交織,從而更突出奢靡的可悲結局。

《阿房宮賦》有十處寫“一”,這些“一”字各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第3張

其三,“六王畢,四海一”和“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兩句裏的“一”,其字面意思與實際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六王畢,四海一”的“一”的實際意思是什麼呢?儒家思想中的“一”是指以仁政一統天下的“王道”,而非嗜殺人的“霸道”。但是,秦王朝“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如何能是儒家所倡導的“一”呢?這樣,“四海一”中的“一”就形成了反諷:秦王朝表面上是“統一”了,但實質上是暴政,與真正“一天下”的仁政截然相反。正是用了反諷,這纔有了下文的“蜀山兀,阿房出”一句。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也是這樣的反諷。這裏的“一人”是泛指身居高位的君王,此句是在說明君王之心與千萬人之心的關係。君王應與民同樂同憂。實際上秦王之心不是千萬人之心,而是“獨夫之心”,他不顧及“人亦念其家”,反而“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杜牧在《郡齋獨酌》中說“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可見他是把輔佐君王成就堯舜事業作爲己任的。杜牧詩存二百餘首,大多反映社會面貌,諸如《泊秦淮》《早雁》等。可以說,杜牧的一生都在踐行着儒家的仁愛思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