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南宋北伐爲何不得人心:窮人被重稅壓得喘不過氣

南宋北伐爲何不得人心:窮人被重稅壓得喘不過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直以來,南宋的偏安一隅和北伐未竟往往被歸咎於皇帝的昏庸無能,以及秦檜等奸臣的禍害忠良。可事實上,當時南宋民衆的主流也是不希望北伐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非如一些詩詞中描述的那樣,強烈地渴望朝廷收復中原,而是更願意偏安一隅,求得安穩。

說到南宋時期的北伐,我們往往會想起陸游臨終前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想起李清照的“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亦或是辛棄疾的“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但這些其實都只是文人們一廂情願的愛國情懷,並不代表當時大多數民衆的意願。

南宋立足的江浙地區自古號稱東南膏腴之地,“天下賦稅,盡出其半”,但在南宋初期卻並非如此。經過宋徽宗20年花石綱的徵掠、席捲幾百萬人口的方臘起義以及宋金戰爭的動盪,這裏人口銳減,滿目荒涼,已經變成土匪、盜賊、叛亂者和豺狼出沒的地方。

南宋建立之初,國土面積只有北宋時期的一半多點,人口也大幅度下降,但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卻絲毫未減。南宋爲了應對戰爭,常備正規軍平時大約保持在40萬人,戰事激烈時人數還要增加許多。在南宋民衆急需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的情況下,如此龐大的軍隊無論從軍需供給還是人員補充上看,都是當時南宋民衆的沉重負擔。

南宋北伐爲何不得人心:窮人被重稅壓得喘不過氣

再看稅收,南宋初期的國家財政收入平均在每年4500萬貫左右,其中1300萬貫左右用於皇室開支,2400萬貫左右用於在和平時期供養軍隊,其他所有開支只有七八百萬貫。而一旦戰事爆發,軍費會成倍激增。這多出來的費用,政府只會不停地用通貨膨脹和增加苛捐雜稅的方式轉嫁給民間。於是南宋一朝苛捐雜稅的科目之多、賦稅水平之高,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經常達到北宋時期的一倍左右。

可見,僅僅和平時期供養軍隊就已經讓南宋百姓力不從心了,而戰端一開,他們甚至連生存都成問題。因此,對於社會底層的窮人們而言,主要矛盾是吃飯問題而非民族矛盾,他們的意願只能是如姜夔在《揚州慢》中表述的那樣——“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只要北方政權不入侵,是絕對不願意打仗的,更不必提什麼北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