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戴思恭的滋陰學說是怎麼一回事?有着怎樣的醫學理論

戴思恭的滋陰學說是怎麼一回事?有着怎樣的醫學理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辨明氣與火的關係

‘捍衛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妄動變常之謂火,當其和平之時,外護其表,復行於裏,周流一身循環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源出中焦,總統於肺氣,曷嘗病於人也,及其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乖戾失常,清者遽變之爲濁,行者抑遏而反止,表失衛護而不和,內失健悍而少降,營運漸遠,肺失主持,妄動不已,五志厥陽之火起焉,上燔於肺,氣乃病焉。何者氣本屬陽反勝則爲火矣?河間曰:五志過極則爲火也!’

(金匱鉤玄 氣屬陽動作火論)

丹溪本來對東垣之學說“火乃元氣之賊”的主張大加反對,但是在戴氏的言論中,已經顯示着戴思恭已經非常瞭解東垣之說的真正意義,所以修正了丹溪的學說,而變成上述的言論,主張以氣爲人體生活所需要的正常機能,當正常機能發生混亂或妄動時,就產生了火,再因爲火的出現而產生各種病變。這種機能的混亂,除了受外邪所侵之外,情緒極端變化亦會產生火的症狀,這種觀念其實是將東垣與丹溪兩種學說,結合而產生的理論。經戴氏一說才能夠讓後世的習醫者,瞭解丹溪的滋陰學說,而且因爲戴思恭將東垣與丹溪兩種學說做了一次結合,導致後來產生了明代溫補學派的誕生,所以戴思恭的貢獻實在非常重大。

戴思恭的滋陰學說是怎麼一回事?有着怎樣的醫學理論

陰血之難成而易虧

‘內經曰:榮者水榖之精也,和調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於脾肝,宣佈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

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於脈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曰滋,故能陽生陰長,液汗變化而赤爲血也。

生化旺則諸經持此而長養,衰耗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可不僅養哉!故曰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是知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弱,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陽盛則陰衰,又何言陽旺而生陰血也!

蓋謂血氣之常,陰從平,陽隨氣,運行於內,而無陰羈束,則氣何以樹立?故其致病也易,而調治也難,以其比陽常虧而又損之,則陽易亢陰易乏乏之論,可以見矣。’(金匱鉤玄 血屬難成而易虧論)

丹溪以日月之盈虧,來比喻人體之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其詞則難順,而其理則不通;戴氏用血液之生長變化和用途,用來解釋陽氣易亢,陰血易乏的論點,則比其師聰明太多!是因爲日月之盈虧對人體雖有影響,但總不及血液在人體所產生的直接影響來得大,而且容易讓他人能夠接受。

戴思恭的滋陰學說是怎麼一回事?有着怎樣的醫學理論 第2張

在上文中,戴氏先指出血液之來源,乃水榖之精華所化,並且能灌輸全身,營養身體四肢百骸和五臟六腑,統經心臟而輸出,而藏於肝脾兩髒之中,並能分佈於肺,而過慮於腎,這些血液的生理變化,與現代之生理學觀念完全符合,所以容易被他人所接受。

由於血液之用途和消耗甚大,所以血液之生化旺,則諸經持此而生長和營養,一旦衰竭,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在戴氏的觀點之中,血液本屬於陰,根據神靜則陰生,而形役則陽亢之意,血液之生成甚爲困難,而全身器官均需要其滋養,所以陰血常有不足之呼!而體力勞動形役之際,則所需陰血之量猶多,若陰血不足則陽亢隨之而現,所謂陽盛陰衰是也。此種解說比之丹溪之說,就更加淺顯而易明,而且又合乎現代的生理觀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