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關於薛生白的評價是怎麼樣的?他是怎樣一個人

關於薛生白的評價是怎麼樣的?他是怎樣一個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薛生白是吳縣人,也有稱其爲蘇州人,蓋當時吳縣縣治在蘇州城內,南園俞家橋也在城內。稱其爲蘇州人,是指地域所在,稱其爲吳縣人,是行政轄區所在。但薛生白又在《醫經原旨》、《周易粹義》等書中署“河東”。據《四庫全書總目》解釋,“河東”指郡望。郡望亦稱望出,是該姓的發祥地,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姓氏堂號。河東郡系薛氏世居之郡,其地爲現在的山西省夏縣一帶,爲當地所仰望的顯貴家族。根據《姓氏考略》記載,黃帝的裔孫奚仲居於薛,歷夏、商、週三朝,共64代爲諸侯,周朝末年被楚國滅亡,子孫便以國名爲姓。在姓氏下面加稱郡望,是古人崇尚本家族、數典不忘祖的一種習慣稱法。薛氏子薛中正(字不倚),孫薛壽魚,曾孫薛東來,族孫薛承基,均傳醫業。

溼熱病是外感熱病中的—大類型,是由於既感受溼邪,又感受暑熱之邪,則成溼溫。也有由於溼邪久留伏而化熱,成爲溼熱之邪交織,而爲溼溫者。這種病的發生,與季節有很密切的關係。在長夏初秋之際,氣候溽暑,既熱且溼,溼中生熱,人處於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中,身體虛弱者往往容易成病,而成溼溫。溼溫爲病,既有溼邪,又有熱邪。溼性黏滯,熱性炎熾。二者相合,邪熱由於溼邪的粘滯而難以消除,溼邪則由熱邪的馳張而瀰漫上下,致使病情十分嚴重。正如薛雪總結說:“夫熱爲天之氣,溼爲地之氣。熱得溼而愈熾,溼得熱而愈橫。溼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溼熱兩合,其病重而速。”

關於薛生白的評價是怎麼樣的?他是怎樣一個人

溼熱病邪的侵犯途徑和侵犯部位,不同於其他外感病。薛氏將溼熱病的侵犯途徑歸納爲三個方面。一者,有少數病人邪氣是從皮毛侵入。薛氏這—看法,不同於吳又可、葉天士的溫邪上受的觀點,只強調溫邪從口鼻而入。二者,大多數患者,邪氣是從口鼻而入。這一點又同於溫病學家的觀點,但又有所不同。蓋溫病則邪從口鼻而入,傷於心肺。而溼熱病邪雖然也從口鼻而入,但所傷臟腑則主要在脾與胃。因爲脾土屬太陰,主溼而惡溼,溼邪最易傷脾。陽明胃爲陽土之髒,水穀之海,主燥而惡燥,易於化火。因此,病變多在於此。其三,邪氣從上而受,既不在脾,又不在胃,而是侵犯膜原。薛氏十分重視脾胃盛衰在溼熱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指出脾虛溼盛是溼熱病產生的內因條件。

薛氏認爲,溼熱本證的主要表現爲: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黃,口渴不引飲。溼熱表證,薛氏將其分爲三種,一爲溼邪傷表,一爲溼邪在肌肉,—爲溼熱侵及經絡。所謂溼邪傷表者,是指溼邪阻遏於人體衛陽之表。可見惡寒、無汗、身重、頭痛、胸痞、腰疼等表現。此時,當散在表之溼,故用藿香、香薷、羌活、蒼朮皮、薄荷、牛蒡子等。溼邪傷及陽明肌肉

薛生白,症見惡寒、發熱、汗出、身重、關節痛、胸痞、腰痛等,治用滑石、大豆黃卷、茯苓皮、蒼朮皮、藿香葉、鮮荷葉、白通革、桔梗等。若溼邪侵入人體經絡脈隧,見有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口噤等,宜用鮮地龍、秦艽、威靈仙、滑石、蒼耳子、絲瓜絡、海風藤、酒炒黃連等。若屬溼邪偏盛於裏,又分爲不同情況。有溼滯陽明者,見有舌苔遍體白、口渴之象,宜用辛開之法,使上焦得通,津液得行,選用厚朴、草果、半夏、幹菖蒲等。有溼困太陰者,見有惡寒,面黃、口不渴、神倦、四肢懶、脈沉弱、腹痛下利等,治宜溫脾陽、化溼濁,藥仿縮脾飲(縮砂仁、烏梅肉、煨草果、炙甘草、幹葛、白扁豆)、大順散(甘草、乾薑、杏仁、乾薑)、來複丹(硝石、硫黃、五靈脂、青皮、陳皮)等。

關於薛生白的評價是怎麼樣的?他是怎樣一個人 第2張

若溼熱阻遏膜原,見有寒熱如瘧的表現,可選用吳又可疏利膜原之法,仿達原飲,選用柴胡、厚朴、檳榔、草果、藿香、蒼朮、半夏、幹菖蒲、六一散等。若溼熱並重於裏,見有舌尖紅,舌根白苔,說明溼邪留滯,但漸化熱,治療則一方面化溼,一方面清熱。而對於熱邪偏盛於裏者,則當以清熱泄熱爲急務,辨明熱邪在氣、在營、在血之不同,而藉助葉天士之法論治。若溼熱充斥三焦,由於溼性粘滯,易阻遏氣機,故宜從三焦分證施治。對於溼熱陰傷者,薛氏選用鮮生地、蘆根、生首烏、鮮稻根等品,既可復胃中津液,又可泄熱祛邪。對於溼熱陽虛者,比如,由於暑傷元氣,使肺氣不足,而見咳嗽,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脈虛欲絕者,可用人蔘、麥冬、五味子等以益氣生脈。若中氣不足,使升降失常,症見病後數日,嘔吐泄瀉一時並至,脾氣大虛,中氣不支者,可選用生麥芽、蓮子心、扁豆、苡仁、半夏、甘草、茯苓等溫中健脾。總之,薛氏對溼熱病的各種證型與臨牀變化,條分縷析,進行了很好的總結。

薛生白對溼熱病的研究,突出了溼邪與熱邪相合爲病的特點,抓住了溼熱二邪輕重不同的要害,並結合臟腑、三焦、表裏等辨證方法,使之融爲一體,解決了溼熱病的證型辨析,有利於臨牀應用。在治療上,雖然有溫化、清瀉、清熱祛溼諸大法,同時又有補陽、益氣、養陰、生津諸法的配伍,然其用藥時時注意到清熱不礙溼,祛溼不助熱,扶正不礙祛邪,祛邪當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療不拘泥於固定成方,體現了溼熱病治療的特點,成爲後世治療溼熱病的規矩,影響極其深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