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明代畫家仇英《劍閣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明代畫家仇英《劍閣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劍閣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四川省劍閣縣以北大小劍山的棧道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代畫家仇英《劍閣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此圖畫的是四川省劍閣縣以北大小劍山的棧道。畫面色彩濃豔,光彩奪目,是仇英青山綠水畫的代表作之一,此圖筆法全學李唐。整幅作品峯巒疊嶂,連綿起伏,遠處爲白皚雪崖,近處是濃墨重彩的山巒,絕壁陡峭如刀削、棧道崎嶇、樹木成萌、殘雪覆蓋。棧道上的人馬很多,但每個人的神態、動作卻不盡相同,這主要是爲了豐富壯麗的場面、突出棧道行走的艱難。

畫作內容

該圖用山體中心的棧道將整幅畫面分爲上下兩個場景,上半部分繪險山衝向雲霄,棧道盤旋在山體上若隱若現,險絕連山,陡峭的絕壁仿佛像刀削過一樣,氣勢雄偉,行人與馬騎沿着山腰而行,下半部分描繪的是山水溪石,或有人騎馬、站立,或有人回頭望顧盼,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人,或有人把手放在嘴邊呵凍。每個細節的描繪都形象逼真,撼人心魄。

正值冬季的劍閣被積雪覆蓋,行人頭戴竺帽身披斗篷,整幅作品山巒重疊,遠處殘雪覆蓋的雪崖直入雲天,近處是重彩描繪的山巒驚心動魄,崎嶇的棧道旁長滿留有殘雪的樹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場景。

創作背景

“劍閣”指的是現今四川劍閣縣北大、小劍山間的棧道,也被叫做是劍門關。棧道是三國時期擔任蜀國丞相的諸葛亮所修建的,這是一條由四川通向漢中的主要道路。“劍閣”是蜀道中的一處天險,有着“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比喻。《劍閣圖》描繪了劍門棧道的奇美雪景與獨異風情。作品以李白《蜀道難》爲母本進行創作。從畫風上看,爲仇英前期的畫跡。幅上有作者自題:“劍閣圖。吳郡仇英實父爲……繪。”可以看出這是一幅爲訂戶繪製的作品。

藝術鑑賞

構圖

此圖畫家以特有的寫實手法,有效地把多姿山巒、潺潺的溪水、挺拔的蒼松、盤曲的棧道融爲一體,巧妙地構成“S”形視覺構圖。

技法

作者在用筆上,嚴謹細膩,剛挺遊潤,工整而富於表現,造型準確而生動,行人和馬匹雖比例不大,但刻畫極爲認真,形象逼真,神情不一,曲盡其態,人物以白色爲主調,揉入紅、藍小色塊,形成一條蛇形亮色帶,極爲鮮明醒目。山石樹木,用水墨淡彩皴染,人物設重彩。

墨色的運用,不單單滿足於豐富的變化,且注意到了物體本身的形體變化和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明暗烘托效應。此圖雖屬“青綠”畫法,但幾乎未設青綠色,整個畫面呈淺色調,而以藍、黃、紅、白等明快色彩點於行人衫服之上,使畫面顯得格外清新爽朗。

明代畫家仇英《劍閣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第2張

畫中的人物雖多,但刻畫精美,不僅比例結構十分準確,而姿態衷情亦十分傳神。總之,全圖能真實地再現了冬日蜀國山水的優美景致,亦生動地傳達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神韻,突出此畫主題,是仇英精心得意之作。

全圖場面複雜宏大,佈局精巧,氣勢雄偉,匠心獨具,令人尋味,繪畫得細密精巧,描繪的人物形態生動各異,繼承了李唐與劉松年的繪畫傳統,從山石到樹木都呈現出一副嚴謹縝密的風格,跳出了北派雪景以險峻渾厚的山水取勝的畫風,將從容行旅與俊秀山勢巧妙結合,展現了雪景山水的創新之美。

名家點評

原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崔錦:這幅作品色彩濃豔,光彩奪目,是仇英青綠山水畫的代表作之一。

重要展覽

2015年11月10日至12月20日,蘇州博物館舉辦“十洲高會之仇英特展”展覽,《劍閣圖》在其中展出。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