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舊唐書》·列傳卷九十一篇記載了哪些事蹟?原文是什麼?

《舊唐書》·列傳卷九十一篇記載了哪些事蹟?原文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舊唐書》記載的是唐朝的歷史,是一部偉大的史類文學作品,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共200卷,那麼其中列傳卷九十一篇記載了哪些事蹟?原文是什麼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田承嗣,平州人,世事盧龍軍爲裨校。祖璟,父守義,以豪俠聞於遼、碣。承 嗣,開元末爲軍使安祿山前鋒兵馬使,累俘斬奚、契丹功,補左清道府率,遷武衛 將軍。祿山構逆,承嗣與張忠志等爲前鋒,陷河洛。祿山敗,史朝義再陷洛陽,承 嗣爲前導,僞授魏州刺史。代宗遣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引回紇軍討平河朔。帝以二 兇繼亂,郡邑傷殘,務在禁暴戢兵,屢行赦宥,凡爲安、史詿誤者,一切不問。時 懷恩陰圖不軌,慮賊平寵衰,欲留賊將爲援,乃奏承嗣及李懷仙、張忠志、薛嵩等 四人分帥河北諸郡,乃以承嗣檢校戶部尚書、鄭州刺史。俄遷魏州刺史、貝博滄瀛 等州防禦使。居無何,授魏博節度使。

承嗣不習教義,沉猜好勇,雖外受朝旨,而陰圖自固。重加稅率,修繕兵甲; 計戶口之衆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壯從徵役,故數年之間,其衆十萬。仍選其魁偉 強力者萬人以自衛,謂之衙兵。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戶版不籍於天府,稅賦不入 於朝廷,雖曰籓臣,實無臣節。代宗以黎元久罹寇虐,姑務優容,累加檢校尚書僕 射、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雁門郡王,賜實封千戶。及升魏州爲大都督府, 以承嗣爲長史,仍以其子華尚永樂公主,冀以結固其心,庶其悛革。而生於朔野, 志性凶逆,每王人慰安,言詞不遜。

大曆八年,相衛節度使薛嵩卒,其弟崿欲邀旄節;及用李承昭代嵩,衙將裴志 清謀亂逐崿,崿率衆歸於承嗣。十年,薛崿歸朝,承嗣使親黨扇惑相州將吏謀亂, 遂將兵襲擊,謬稱救應。代宗遣中使孫知在使魏州宣慰,令各守封疆。承嗣不奉詔, 遣大將盧子期攻洺州,楊光朝攻衛州。殺刺史薛雄,仍逼知在令巡磁、相二州,諷 其大將割耳剺面,請承嗣爲帥,知在不能詰。四月,詔曰:

田承嗣出自行間,策名邊戍,早參戎秩,效用無聞,嘗輔兇渠,驅馳有素。洎 再平河朔,歸命轅門。朝廷俯念遺黎,久罹兵革。自祿山召禍,瀛、博流離;思明 繼釁,趙、魏堙厄;以至農桑井邑,靡獲安居,骨肉室家,不能相保。念其凋瘵, 思用撫寧,以其先布款誠,寄之爲理。所以委授旄鉞之任,假以方面之榮,期爾知 恩,庶能自效。崇資茂賞,首冠朝倫,列異姓之苴茅,登上公之禮命。子弟童稚, 皆聯臺閣之華;妻妾僕媵,並受國邑之號。人臣之寵,舉集其門;將相之權,兼領 其職。

《舊唐書》·列傳卷九十一篇記載了哪些事蹟?原文是什麼?

夫宰相者,所以盡忠,而乃據國家之封壤,仗國家之兵戈,安國家之黎人,調 國家之徵賦。掩有資實,憑竊寵靈,內包兇邪,外示歸順。且相、衛之略,所管素 殊,而逼脅軍人,使之翻潰。因其驚擾,便進軍師,事蹟暴彰,奸邪可見。不然, 豈志清之亂,曾未崇朝;子期、光朝,會於明日。足知先有成約,指期而來,是爲 蔑棄典刑,擅興戈甲。既雲相州騷擾,鄰境救災,旋又更取磁州,重行威虐。此實 自矛盾,不究始終。三州既空,遠邇驚陷,更移兵馬,又赴洺州,實爲暴惡不仁, 窮極殘忍。

薛雄乃衛州刺史,固非本籓,忿其不附,橫加凌虐,一門盡屠,非復噍類,酷 烈無狀,人神所冤。又四州之地,皆列屯營,長史屬官,任情補署。精甲利刃,良 馬勁兵,全實之資裝,農藏之積實,盡收魏府,罔有孑遺。其爲蓋在無赦,欲行討 問,正厥刑書。猶示含容,冀其遷善,抑於典憲,務在慰安。乃遣知在遠奉詔書, 諭以深旨,乃命承昭副茲麾下,撫彼舊封。而承昭又遣親將劉渾先傳詔命。承嗣逡 巡磁、相,仍劫知在偕行,先令侄悅權扇軍吏,至使引刀自割,抑令騰口相稽,當 衆喧譁,請歸承嗣。論其奸狀,足以爲憑,此而可容,何者爲罪?

承嗣宜貶永州刺史,仍許一幼男女從行,便路赴任。委河東節度使薛兼訓、成 德軍節度使李寶臣、幽州節度留後硃滔、昭義節度李承昭、淄青節度李正己、淮西 節度李忠臣、永平軍節度使李勉、汴宋節度田神玉等,掎角進軍。如承嗣不時就職, 所在加討,按軍法處分。

詔下,承嗣懼;而麾下大將,復多攜貳,倉黃失圖。乃遣牙將郝光朝奉表請罪, 乞束身歸朝。代宗重勞師旅,特恩詔允,並侄悅等悉復舊官,仍詔不須入覲。

十一年,汴將李靈曜據城叛,詔近鎮加兵。靈曜求援於魏。承嗣令田悅率衆五 千赴之,爲馬燧、李忠臣逆擊敗之;悅僅而獲免,兵士死者十七八,復詔誅之。十 二年,承嗣覆上章請罪,又赦之,復其官爵。承嗣有貝、博、魏、衛、相、磁、洺 等七州,復爲七州節度使,於是承嗣弟廷琳及從子悅、承嗣子綰、緒等皆複本官, 仍令給事中杜亞宣諭,賜鐵券。

十三年九月,卒,時年七十五。有子十一人:維、朝、華、繹、綸、綰、緒、 繪、純、紳、縉等。維爲魏州刺史;朝,神武將軍;華,太常少卿、駙馬都尉,尚 永樂公主,再尚新都公主;餘子皆幼。而悅勇冠軍中,承嗣愛其才,及將卒,命悅 知軍事,而諸子佐之。

悅初爲魏博中軍兵馬使、檢校右散騎常侍、魏府左司馬。大曆十三年,承嗣卒, 朝廷用悅爲節度留後。驍勇有膂力,性殘忍好亂,而能外飾行義,傾財散施,人多 附之,故得兵柄。尋拜檢校工部尚書、御史大夫,充魏博七州節度使。大曆末,悅 尚恭順。建中初,黜陟使洪經綸至河北,方聞悅軍七萬。經綸素昧時機,先以符停 其兵四萬,令歸農畝。悅僞亦順命,即依符罷之。既而大集所罷將士,激怒之曰: “爾等久在軍戎,各有父母妻子,既爲黜陟使所罷,如何得衣食自資?”衆遂大哭。 悅乃盡出其家財帛衣服以給之,各令還其部伍。自此魏博感悅而怨朝廷。

居無何,或謬稱車駕將東封,而李勉增廣汴州城。李正己聞而猜懼,以兵萬人 屯曹州,遣使說悅,同爲拒命。悅乃與正己、樑崇義等謀各阻兵,以判官王侑、扈 萼、許士則爲腹心,邢曹俊、孟希祐、李長春、符璘、康愔爲爪牙。建中二年,鎮 州李寶臣卒,子惟嶽求襲節鉞。俄而淄青李正己卒,子納亦求節鉞。朝廷皆不允, 遂與惟嶽、李納同謀叛逆。時朝廷遣張孝忠等討恆州,悅將孟希祐率兵五千援之。 又遣將康愔率兵八千圍邢州,楊朝光五千人營於邯鄲西北盧家砦,絕昭義糧餉之路, 悅自將兵甲數萬繼進。邢州刺史李洪、臨洺將張伾,爲賊所攻,御備將竭,詔河東 節度使馬燧、河陽李芃,與昭義軍討悅。七月三日,師自壺關東下,收賊盧家砦, 大破賊於雙岡;邢州解圍,悅衆遁走,保洹水。馬燧等三帥距悅軍三十里爲壘,李 納遣兵八千人助悅。

魏將邢曹俊者,承嗣之舊將,老而多智,頗知兵法,悅暱於扈萼,以曹俊爲貝 州刺史。及悅拒官軍於臨洺,大爲王師所破,悅乃召曹俊而問計焉。曹俊曰:“兵 法十倍則攻,尚書以逆犯順,勢且不侔。宜於郭口置兵萬人以遏西師,則河北二 十四州悉爲尚書有矣。今於臨洺、武安設攻城之計,糧竭卒盡,危兇立至,未見其 可也。”祐等以其異己,鹹譖毀,悅復令守貝州。

悅與淄青兵三萬餘人陣於洹水,馬燧等三帥與神策將李晟等來攻,悅之衆覆敗, 死傷二萬計。悅收合殘卒奔魏州,至南郭外,大將李長春拒關不內,以俟官軍。三 帥雖進,頓兵於魏州南平邑浮圖,鹹遲留不進,長春乃開門內之。悅持佩刀立於軍 門,謂軍士百姓曰:“悅藉伯父餘業,久與卿等同事,今既敗喪相繼,不敢圖全。 然悅所以堅拒天誅者,特以淄青、恆冀二大人在日,爲悅保薦於先朝,方獲承襲。 今二帥雲亡,子弟求襲,悅既不能報效,以至興師。今軍旅敗亡,士民塗炭,此皆 悅之罪也。以母親之故,不能自剄,公等當斬悅首以取功勳,無爲俱死也!”乃自 馬投地,衆皆憐之。或前撫持悅曰:“久蒙公恩,不忍聞此!今士民之衆,猶可一 戰,生死以之。”悅收涕言曰:“諸公不以悅喪敗,猶願同心,悅縱身死,寧忘厚 意於地下乎!”悅乃自割一髻,以爲要誓,於是將士自斷其髻,結爲兄弟,誓同生 死。其將符璘、李再春、李瑤,悅從兄昂,相次以郡邑歸國。璘等家在魏州者,無 少長悉爲悅所害。悅觀城內兵仗罄乏,士衆衰減,甚爲惶駭,乃復召邢曹俊與之謀。 既至,完整徒旅,繕修營壁,人心復堅。經旬餘日,馬燧等進至城下。向使燧等乘 勝長驅,襲其未備,則魏城屠之久矣!識者痛惜之。

會王武俊殺李惟嶽,硃滔攻深州,下之,朝廷以武俊爲恆州刺史,又以寶臣故 將康日知爲深趙二州觀察使。是以武俊怨賞功在日知下,硃滔怨不得深州,二將有 憾於朝廷。悅知其可間,遣判官王侑、許士則使於北軍,說硃滔曰:“昨者司徒奉 詔征伐,徑趨賊境。旬朔之內,拔束鹿,下深州,惟嶽勢蹙,故王大夫獲殄兇渠, 皆因司徒勝勢。又聞司徒離幽州日,有詔得惟嶽郡縣,使隸本鎮;今割深州與日知, 是國家無信於天下也。且今上英武獨斷,有秦皇、漢武之才,誅夷豪傑,欲掃除河 朔,不令子孫嗣襲。又朝臣立功立事如劉晏輩,皆被屠滅。昨破樑崇義,殺三百餘 口,投之漢江,此司徒之所明知也。如馬燧、抱真等破魏博後,朝廷必以儒德大臣 以鎮之,則燕、趙之危可翹足而待也。若魏博全,則燕、趙無患,田尚書必以死報 恩義。合從連衡,救災恤患,《春秋》之義也。春秋時諸侯有危者,桓公不能救則 恥之。今司徒聲振宇宙,雄略命世,救鄰之急,非徒立義,且有利也。尚書以貝州 奉司徒,命某送孔目,惟司徒熟計之。”滔既有貳於國,欣然從之。乃命判官王郢 與許士則同往恆州說王武俊,仍許還武俊深州。武俊大喜,即令判官王巨源報滔, 仍知深州事。武俊又說張孝忠同援悅,孝忠不從,恐爲後患,乃遣小校鄭朅築壘於 北境,以拒孝忠;仍令其子士真爲恆、冀、深三州留後,以兵圍趙州。

三年五月,悅以救軍將至,率其衆出戰於御河之上,大敗而還。四月,硃滔、 武俊蒐軍於寧晉縣,共步騎四萬。五月十四日,起軍南下,次宗城,滔判官鄭雲逵 及弟方逵背滔歸馬燧。六月二十八日,滔、武俊之師至魏州,會神策將李懷光軍亦 至。懷光銳氣不可遏,堅欲與賊戰,遂徑薄硃滔陣,殺千餘人。王武俊與騎將趙琳、 趙萬敵等二千騎橫擊懷光陣,滔軍繼踵而進,禁軍大敗,人相蹈藉,投屍於河三十 裏,河水爲之不流。馬燧等收軍保壘。是夜,王武俊決河水入王莽故河,欲隔官軍, 水已深三尺,糧餉路絕。王師計無從出,乃遣人告硃滔曰:“鄙夫輒不自量,與諸 人合戰。王大夫善戰,天下無敵;司徒五郎與王君圖之,放老夫歸鎮,必得聞奏, 以河北之事委五郎。”時武俊戰勝,滔心忌之,即曰:“大夫二兄敗官軍,馬司徒 卑屈若此,不宜迫人於險也。”武俊曰:“燧等連兵十萬,皆是國之名臣,一戰而 北,貽國之恥,不知此等何面見天子耶!然吾不惜放還,但不行五十里,必反相拒。” 燧等至魏縣,軍於河西;武俊等三將,壁於河東。兩軍相持,自七月至十月,勝負 未決。

悅感硃滔救助,欲推爲盟主。滔判官李子牟、武俊判官鄭儒等議曰:“古有戰 國,連衡誓約以抗秦,請依週末七雄故事,並建國號爲諸侯,用國家正朔。今年號 不可改也。”於是硃滔稱冀王,悅稱魏王,武俊稱趙王,又請李納稱齊王。十一月 一日,築壇於魏縣中,告天受之。滔爲盟主,稱孤;武俊、悅、納稱寡人。滔以幽 州爲范陽府,恆州爲真定府,魏州爲大名府,鄆州爲東平府,皆以長子爲元帥。僞 冊之日,其軍上有云物稍異,馬燧等望而笑曰:“此雲無知,乃爲賊瑞。”又其營 地前三年土長高三尺餘,魏州戶曹韋稔爲《土長頌》曰:“益土之兆也。”

《舊唐書》·列傳卷九十一篇記載了哪些事蹟?原文是什麼? 第2張

四年十月,涇師犯闕,諸師各還本鎮。悅、滔、武俊互相疑惑,各去王號,遣 使歸國。悅亦致書於抱真,遣使聞奏。興元元年正月,加悅檢校尚書右僕射,封濟 陽王,使並如故。仍令給事中、兼御史大夫孔巢父往魏州宣慰。時悅阻兵四年,身 雖驍猛,而性愎無謀。以故頻致破敗,士衆死者十七八。魏人苦於兵革,願息肩焉; 聞巢父至,莫不舞忭。悅方宴巢父,爲其從弟緒所殺。

緒,承嗣第六子。大曆末,授京兆府參軍。承嗣卒時,緒年幼稚。承嗣慮諸子 不任軍政,以從子悅便弓馬,性狡黠,故任遇之,俾代爲帥守。及緒年長,悅以承 嗣委遇之厚,待緒等無間,令主衙軍。緒兇險多過,悅不忍,嘗笞而拘之。緒頗怨 望,常俟釁隙。會興元元年,朝廷宥悅,仍令孔巢父往宣慰。悅既順命,門階徹警。 悅宴巢父夜歸,緒率左右數十人先殺悅腹心蔡濟、扈崿、許士則等,挺劍而入。其 兩弟止之;緒斬止者,遂徑升堂。悅方沉醉,緒手刃悅並悅妻高氏,又入別院殺悅 母馬氏。自河北諸盜殘害骨肉,無酷於緒者。緒懼衆不附,奔出北門。邢曹俊、孟 希祐等領徒數百追及之。遙呼之曰:“節度使須郎君爲之,他人固不可也。”乃以 緒歸衙,推爲留後。明日,歸罪於扈崿,以其首徇;然後稟於孔巢父,遣使以聞。 時緒兄綸居長,爲亂兵所殺,遂以緒爲留後。朝廷授緒銀青光祿大夫、魏州大都督 府長史、兼御史大夫、魏博節度使。時硃滔率兵兼引回紇之衆南侵,緒遣兵助王武 俊、李抱真,大破硃滔於涇城,以功授檢校工部尚書。貞元元年,以嘉誠公主出降 緒,加駙馬都尉。尋遷檢校左僕射,封常山郡王,食邑三千戶。改封雁門郡王,食 實封五百戶。尋加同平章事。

初,田悅性儉嗇,衣服飲食,皆有節度;而緒等兄弟,心常不足。緒既得志, 頗縱豪侈,酒色無度。貞元十二年四月,暴卒,時年三十三,贈司空,賻賚加等。

子三人:季和、季直、季安。季和爲澶州刺史;季直爲衙將;季安最幼,爲嫡 嗣。

季安,字夔。母微賤,嘉誠公主蓄爲己子,故寵異諸兄。年數歲,授左衛胄曹 參軍,改著作佐郎、兼侍御史,充魏博節度副大使。累加至試光祿少卿、兼御史大 夫。緒卒時,季安年才十五,軍人推爲留後,朝廷因授起復左金吾衛將軍,兼魏州 大都督府長史、魏博節度營田觀察處置等使。服闕,拜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 僕射,進位檢校司空,襲封雁門郡王。未幾,加金紫光祿大夫,以本官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

季安幼守父業,懼嘉誠之嚴,雖無他才能,亦粗修禮法。及公主薨,遂頗自恣, 擊鞠、從禽色之娛。其軍中政務,大抵任徇情意,賓僚將校,言皆不從。免公主喪, 加檢校司徒。元和中,王承宗擅襲戎帥,憲宗命吐突承璀爲招撫使,會諸軍進討。 季安亦遣大將率兵赴會,仍自供糧餉。師還,加太子太保。

季安性忍酷,無所畏懼。有進士丘絳者,嘗爲田緒從事,及季安爲帥,絳與同 職侯臧不協,相持爭權。季安怒,斥絳爲下縣尉;使人召還,先掘坎於路左,既至 坎所,活排而瘞之,其兇暴如此!元和七年卒,時年三十二,贈太尉。子懷諫、懷 禮、懷詢、懷讓。

懷諫母,元誼女。及季安卒,元氏召諸將欲立懷諫,衆皆唯唯。懷諫幼,未能 御事,軍政無鉅細皆取決於私白身蔣士則,數以愛憎移易將校。衙軍怒,取前臨清 鎮將田興爲留後,遣懷諫歸第,殺蔣士則等十餘人。田興葬季安畢,送懷諫於京師, 乃起復授右監門衛將軍,賜第一區,芻米甚厚。田氏自承嗣據魏州至懷諫,四世相 傳襲四十九年,而田興代焉。

田弘正,本名興。祖延惲,魏博節度使承嗣之季父也,位終安東都護府司馬。 延惲生廷玠,幼敦儒雅,不樂軍職,起家爲平舒丞。遷樂壽、清池、束城、河間四 縣令,所至以良吏稱。大曆中,累官至太府卿、滄州別駕,遷滄州刺史、兼御史中 丞,充橫海軍使。承嗣與淄青李正己、恆州李寶臣不協,承嗣既令廷玠守滄州,而 寶臣、硃滔兵攻擊,欲兼其土宇。廷玠嬰城固守,連年受敵,兵盡食竭,人易子而 食,卒無叛者,卒能保全城守。朝廷嘉之,遷洺州刺史,又改相州。屬薛崿之亂, 承嗣蠶食薛嵩所部。廷玠守正字民,不以宗門迴避而改節。建中初,族侄悅代承嗣 領軍政,志圖凶逆,慮廷玠不從,召爲節度副使。悅奸謀頗露,廷玠謂悅曰:“爾 藉伯父遺業,可稟守朝廷法度,坐享富貴,何苦與恆、鄆同爲叛臣?自兵亂已來, 謀叛國家者,可以歷數,鮮有保完宗族者。爾若狂志不悛,可先殺我,無令我見田 氏之赤族也。”乃謝病不出。悅過其第而謝之;廷玠杜門不納,將吏請納。建中三 年,鬱憤而卒。

弘正,廷玠之第二子。少習儒書,頗通兵法,善騎射,勇而有禮,伯父承嗣愛 重之。當季安之世,爲衙內兵馬使。季安惟務侈靡,不恤軍務,屢行殺罰;弘正每 從容規諷,軍中甚賴之。季安以人情歸附,乃出爲臨清鎮將,欲捃摭其過害之。弘 正假以風痹請告,灸灼滿身,季安謂其無能爲。及季安病篤,其子懷諫幼騃,乃召 弘正署其舊職。

季安卒,懷諫委家僮蔣士則改易軍政,人情不悅,鹹曰:“都知兵馬使田興, 可爲吾帥也!”衙兵數千詣興私第陳請,興拒關不出,衆呼噪不已。興出,衆環而 拜,請入府署。興頓僕於地,久之。度終不免,乃令于軍中曰:“三軍不以興不肖, 令主軍務,欲與諸軍前約,當聽命否?”鹹曰:“惟命是從!”興曰:“吾欲守天 子法,以六州版籍請吏,勿犯副大使,可乎?”皆曰:“諾!”是日,入府視事, 殺蔣士則十數人而已。晚自府歸第,其兄融責興曰:“爾卒不能自晦,取禍之道也!” 翌日,具事上聞。憲宗嘉之,加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魏州大都督府長 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沂國公,充魏、博等州節度觀察、處置、支度、營田等 使,仍賜名弘正。仍令中書舍人裴度使魏州宣慰,賜魏博三軍賞錢一百五十萬貫。

弘正既受節鉞,上表曰:

臣聞君臣父子,是謂大倫,爰立紀綱,以正上下。其或子不爲子,臣不爲臣, 覆載莫可得容,幽明所宜共殛。臣家本邊塞,累代唐人;從乃祖乃父以來,沐文子 文孫之化。臣幸因宗族,早列偏裨,驅馳戎馬之鄉,不睹朝廷之禮。惟忠與孝,天 與臣心。常思奮不顧生,以身殉國,無由上達,私自感傷。豈意命偶昌時,事緣難 故,白刃之下,謬見推崇。天慈遽臨,免書罪累,朝章薦及,仍委旂旄。錫封壤於 全籓,列班榮於八座;君父之恩已極,絲毫之效未伸,但以靦冒知羞,低迴自愧。 是知功榮所著,必俟危亂之時;徼倖之來,卻在清平之日。循涯揣分,以寵爲憂。 伏自天寶已還,幽陵肇亂,山東奧壤,悉化戎墟。外撫車馬,內懷梟獍,官封代襲, 刑賞自專,國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載。臣每思此事,當食忘餐。若稍假天年,得奉 宸算,兼弱攻昧,批亢搗虛;竭鷹犬之資,展獲禽之用,導揚和氣,洗滌僞風,然 後退歸田園,以避賢路。臣懷此志,陛下察之!

優詔褒美。

弘正樂聞前代忠孝立功之事,於府舍起書樓,聚書萬餘卷,視事之隙,與賓佐 講論古今言行可否。今河朔有《沂公史例》十卷,弘正客爲弘正所著也。魏州自承 嗣已來,館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徹毀之,以正大侈不居,乃視事於採訪使。 賓僚參佐,請之於朝。頗好儒書,尤能史氏,《左傳》、《國史》,知其大略。

自弘正歸國,幽、恆、軍阝、蔡有齒寒之懼,屢遣客間說,多方誘阻,而弘正 終始不移其操。裴度明理體,詞說雄辯;弘正聽其言,終夕不倦。遂深相結納,由 是奉上之意逾謹。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討吳元濟,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進討,屢戰 有功。李師道以弘正效忠,又襲其後,不敢顯助元濟,故絕其掎角之援,王師得致 討焉。俄而王承宗叛,詔弘正以全師壓境。承宗懼,遣使求救於弘正,遂表其事, 承宗遂納二子,獻德、棣二州以自解。

十三年,王師加兵於鄆,詔弘正與宣武、義成、武寧、橫海等五鎮之師會軍齊 進。十一月,弘正自帥全師自楊劉渡河築壘,距鄆四十里。師道遣大將劉悟率重兵 以抗弘正,結壘相望。前後合戰,魏軍大捷。而李醞、李光顏三面進攻,賊皆挫敗, 其勢將危。十四年三月,劉悟以河上之衆倒戈入鄆,斬師道首,詣弘正請降。淄青 十二州平,論功加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年八月,弘正入覲,憲宗待之 隆異,對於麟德殿,參佐將校二百餘人皆有頒錫,進加檢校司徒、兼侍中,實封三 百戶。仍以其兄檢校刑部尚書、相州刺史融爲太子賓客,東都留司。弘正三上章, 願留闕下,憲宗勞之曰:“昨韓弘至朝,稱疾懇辭戎務,朕不得不從。今卿復請留, 意誠可尚,然魏土樂卿之政,鄰境服卿之威,爲我長城,不可辭也。可亟歸籓。” 弘正每懼有一旦之憂,嗣襲之風不革,兄弟子侄,悉仕於朝,憲宗皆擢居班列,硃 紫盈庭,當時榮之。

十五年十月,鎮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檢校司徒、兼中書令、鎮州大都督府 長史,充成德軍節度、鎮冀深趙觀察等使。弘正以新與鎮人戰伐,有父兄之怨,乃 以魏兵二千爲衛從。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鎮州,時賜鎮州三軍賞錢一百萬貫,不時 至,軍衆喧騰以爲言。弘正親自撫喻,人情稍安。仍表請留魏兵爲紀綱之僕,以持 衆心,其糧賜請給於有司。時度支使崔倰不知大體,固阻其請,凡四上表不報。明 年七月,歸卒於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軍亂,弘正並家屬、參佐、將吏等三百餘口 並遇害。穆宗聞之震悼,冊贈太尉,賵賻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 弟子侄在兩都者數十人,競爲崇飾,日費約二十萬,魏、鎮州之財,皆輦屬於道。 河北將卒心不平之,故不能盡變其俗,竟以此致亂。弘正子布、羣、牟。

布,弘正第三子。始,弘正爲田季安裨將,鎮臨清,布年尚幼,知季安身世必 危,密白其父帥其所鎮之衆歸朝,弘正甚奇之。及弘正節制魏博,布掌親兵,國家 討淮、蔡,布率偏師隸嚴綬,軍於唐州,授檢校祕書監、兼殿中侍御史。前後十八 戰,破凌雲柵,下郾城,布皆有功,擢授御史中丞。時裴度爲宣撫使,嘗觀兵於沱 口,賊將董重質領驍騎遽至,布以二百騎突出溝中擊之;俄而諸軍大集,賊乃退去。 淮西平,拜左金吾衛將軍、兼御史大夫。十三年,丁母憂,起復舊官。十五年冬, 弘正移鎮成德軍,仍以布爲河陽三城懷節度使,父子俱擁節旄,同日拜命。時韓弘 亦與子公武俱爲節度使,然人以忠勤多田氏。

長慶元年春,移鎮涇原。其秋,鎮州軍亂,害弘正,都知兵馬使王廷湊爲留後。 時魏博節度使李醞病不能軍,無以捍廷湊之亂;且以魏軍田氏舊旅,乃急詔布至, 起復爲魏博節度使,仍遷檢校工部尚書,令布乘傳之鎮。布喪服居堊室,去旌節導 從之飾;及入魏州,居喪御事,動皆得禮。其祿俸月入百萬,一無所取,又籍魏中 舊產,無鉅細計錢十餘萬貫,皆出之以頒軍士。牙將史憲誠出己麾下,謂必能輸誠 報效,用爲先鋒兵馬使,精銳悉委之。時屢有急詔促令進軍。十月,布以魏軍三萬 七千討之,結壘於南宮縣之南。十二月,進軍,下賊二柵。時硃克融囚張弘靖,據 幽州,與廷湊掎角拒命。河朔三鎮,素相連衡,憲誠陰有異志。而魏軍驕侈,怯於 格戰,又屬雪寒,糧餉不給,以此愈無鬥志,憲誠從而間之。俄有詔分佈軍與李光 顏合勢,東救深州,其衆自潰,多爲憲誠所有,布得其衆八千。是月十日,還魏州。 十一日,會諸將複議興師,而將卒益倨,鹹曰:“尚書能行河朔舊事,則死生以之; 若使復戰,皆不能也。”布以憲誠離間,度衆終不爲用,嘆曰:“功無成矣!”即 日,密表陳軍情,且稱遺表,略曰:“臣觀衆意,終負國恩,臣既無功,不敢忘死。 伏願陛下速救光顏、元翼,不然,則義士忠臣,皆爲河朔屠害。”奉表號哭,拜授 其從事李石。乃入啓父靈,抽刀自刺,曰:“上以謝君父,下以示三軍。”言訖而 絕。時議以布才雖不足,能以死謝家國,心志決烈,得燕、趙之古風焉。穆宗聞之 駭嘆,廢朝三日,詔曰:

故魏博節度使、起復寧遠將軍、檢校工部尚書、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御史大 夫、賜紫金魚袋田布,朕以寡昧,臨御萬邦,威刑不能禁幹紀之徒,道化不能馴多 僻之俗,致使上公罹禍,田氏銜冤。爰整旅以徂徵,每終食而浩嘆,自茲吊伐,驟 歷寒暄。雖良將銳師,率皆協力;而俟時觀釁,未即齊驅。嗟我誠臣,結其哀憤, 引遷延之咎以自刻責,奮決烈之志以謝君親。白刃置於肝心,鴻毛論其生死,忠臣 孝子,一舉兩全。晉稱卞氏之門,漢表屍鄉之節,比方於布,今古爲鄰。況其臨命 須臾,處之不撓;載形章表,益深衷悃。間使發緘,悼心疾首。從先臣於厚載,爾 則無愧;睹遺像於麟閣,予何所堪!端拱崇名,職垂彝典,據斯以報,聊攄永懷。 可贈尚書右僕射。

布子在宥,大中年爲安南都護,頗立邊功。

羣,太和八年爲少府少監,充入吐蕃使,歷棣州刺史、安南都護。

牟,會昌初爲豐州刺史、天德軍使,歷武寧軍節度使。大中朝爲兗海節度使, 移鎮天平軍。諸子皆以邊上立功,累更籓鎮,以忠義爲談者所稱。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