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失落的軍團?大秦帝國長城軍團的最終歸宿

失落的軍團?大秦帝國長城軍團的最終歸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秦末戰爭的烽煙之中,劉邦、項羽先後率領關東羣豪攻入關中,推翻了強盛一時的大秦帝國。然而,很多人都對這段歷史有個疑問: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曾派蒙恬率領三十萬秦國雄兵北逐匈奴。匈奴退卻後,蒙恬帶領這部分軍隊在秦北方邊境長期駐紮,長達十餘年之久。那麼在秦末戰爭中,這部分主力軍去了哪裏?是否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下落不明”呢?

  一:長城軍團大多調回了內地

首先,秦長城軍團當然不會下落不明。早在秦末大亂之初,長城軍團可能就已經回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義之後,暴亂像野火一樣向四方發展,六國舊貴族紛紛起兵,整個關東一片烽火。面對嚴峻的形勢,昏庸的秦二世並沒有作出積極反應,仍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秦二世二年冬,陳勝以周文爲將,命其率軍入秦。一路上,周文的軍隊像滾雪球一樣變大。進入關中後,軍力已達數十萬,坐擁數千輛戰車,兵鋒距離國都咸陽僅數十里。

起義軍大兵壓境,秦二世君臣一時間慌了神。此時關中並不是沒有兵,早在秦二世元年,秦二世就招了五萬人爲屯衛咸陽,教其狗馬禽獸。在周文到達咸陽時,咸陽至少還有五萬軍隊。然而這相對於農民軍,卻仍是杯水車薪。而要動員關中各縣的秦軍,以及駐紮在上郡的長城軍團,是非常緩慢的。

失落的軍團?大秦帝國長城軍團的最終歸宿

於是秦少府章邯毅然啓用了一個冒險計劃,即動用驪山的數十萬刑徒。這些刑徒多是關東人士,其中不乏像英布這樣的亡命豪傑。雖然戰鬥力不會有問題,但是忠誠度非常可疑。然而好在章邯對這些刑徒運用得當,沒有釀成譁變甚至“倒戈”,並且順利將起義軍趕出了關中。

而此時的長城軍團呢?恐怕正在主將王離的率領下,奮力回援咸陽。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指出,在秦末大亂之時,“諸秦所徙適邊者皆復去”。沿長城一線的秦軍皆回援內地,鎮壓起義軍。爲了鎮壓內亂,統治者往往會丟卒保車,將抵禦外敵的軍隊調回內地。攘外必先安內,古今皆然,如安史之亂時,唐朝統治者將西域、河湟地區抵禦吐蕃的軍隊大量內調,用於抵禦叛軍。當週文率軍攻入秦朝統治的核心,嬴氏政權面臨顛覆之時,作爲帝國主力的長城軍團沒有理由不回援。

所以,秦朝的長城軍團在“周文入關”之時,可能已經大量調回了內地。

  二:鉅鹿之戰前長城軍團的動向

值得注意的是,回援的長城兵團並非長城沿線所有的秦軍,而是駐紮在上郡、由大將王離統領的武裝力量。據《匈奴列傳》記載,蒙恬討伐匈奴的軍隊大約十萬。在驅逐匈奴,奪取河南地後,秦始皇給予蒙恬大量增援,人數達到了三十萬。

從此以後,秦始皇長子扶蘇與蒙恬長期駐守上郡,長達十餘年。秦始皇暴死之後,胡亥在趙高、李斯的攛掇下,發動宮廷陰謀,賜死了扶蘇和蒙恬,從而登上了皇位。而上郡軍團的三十萬大軍,改由蒙恬副手、名將王翦的孫子王離接手。

失落的軍團?大秦帝國長城軍團的最終歸宿 第2張

周文入關後,王離很可能率大部分軍隊緊急回援。但是軍未到,敵人已經被打敗了。關西平定了,關東的叛亂還需要王離和章邯共同撲滅。此時王離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南下後,隨章邯軍東向;另一種是經由上郡直接東渡,從太原至井陘。

從有限的文字資料看,王離並沒有選擇第一種方案。像王離這種出身名門,有“名將”之稱的邊將,若加入章邯軍,不可能沒有記載。然而從章邯的副將看,長史司馬欣和董翳的出現頻率極高。周文被擊敗後,兩人在秦二世的派遣下,帶領關中勤王的秦兵加入了章邯。然而史料中,從來沒有提到王離軍曾加入章邯。

結合史料和研究論文,筆者推斷,王離軍團恐怕是從上郡直接渡河,到達了井陘之地。在《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中記載:秦二世二年初,趙王武臣的部將李良率軍攻取趙地,被秦軍阻止在井陘。而這部分“從天而降”的秦軍,恐怕就是王離的長城軍團。王離軍在河北抗擊起義軍,章邯軍在河南攻打起義軍,兩軍相互配合,是大秦帝國的兩大支柱。然而,筆者必須要聲明,長城軍團的戰鬥力未必就能有多強。

 三:長城軍團的戰力不可高估

在撲滅秦末起義羣雄方面,王離號稱精銳的長城軍團並沒有什麼亮眼表現,與章邯戰績的輝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章邯在擊敗周文後,殺出函谷關,很快就消滅了“首義”的張楚政權。此後,章邯軍團一路向東,連續擊潰魏、齊、楚等國的軍隊,並在定陶之戰將項羽的叔父項梁斬於陣中。

而王離呢?似乎毫無作爲,成爲章邯的支援性力量。在定陶之戰中,章邯曾屢戰不利,被項梁的楚軍殺的節節敗退。隨後,秦朝廷對章邯大量增兵。在此之後,章邯軍的部隊構成完成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不靠譜的刑徒軍,真正變爲關中人組成的虎狼秦軍。隨後,實力大增的章邯突襲項梁,將其斬於陣中。隨後,章邯認爲楚國已經不是大患,於是提兵北上,鎮壓趙國的反叛勢力。

在定陶之戰中,王離率軍南下,增援了章邯。章邯北上後,王離駐紮於城陽,保護章邯軍的側翼,防備楚軍的反撲。然而,王離的表現實在讓人大失所望。秦二世三年十月,劉邦率軍在成陽南大敗王離,隨後又在槓裏二破王離。

失落的軍團?大秦帝國長城軍團的最終歸宿 第3張

當時,劉邦奉楚懷王之名,率領萬餘軍隊西進滅秦。而據估算,王離軍的數量恐怕在十萬以上。然而在如此懸殊的對比之下,王離居然被兩次擊敗,可謂是狼狽不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曾被認爲不怎麼會打仗的劉邦,其實很有兩下子。

另外我們也可以發現,長城軍團的戰鬥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悍。王離雖然有名將之稱,但史書中卻沒有記載其功績,這很讓人懷疑其是不是躺在父祖功勞簿上的“名將”。“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名不副實的王離的帶領下,長城軍團很難有所作爲。此外要注意的是,長城軍團的戰鬥力未必就比其他秦軍強。

王離被擊敗後,立即率領殘部與章邯軍會合於鉅鹿,希望將趙國以及支援它的諸侯聯軍一併殲滅。但是在鉅鹿之戰中,章邯的表現突然變得很反常。之前,他非常善於打硬仗和惡仗,屢建奇功。但在鉅鹿之戰中,章邯卻畏縮避戰,將主攻的地位讓給了王離軍,自己主要負責後勤工作。

這是爲什麼呢?章邯圍攻鉅鹿時,奸臣趙高已經掌握了朝政,並且陸續殺害、逼死了李斯、馮去疾等大臣,功臣宿將人人自危。其中,自然也包括功勞頗大的章邯。章邯與趙高關係非常緊張,他曾派司馬欣向趙高請事。結果趙高對此非常冷漠,並拒絕見司馬欣。對此,司馬欣十分恐懼,急忙逃回了章邯的軍營,趙高對此追之不及。到了軍營,司馬欣對章邯表示,只要趙高當家,無論勝敗,章邯都要被誅殺。在這樣的背景下,章邯又如何會爲秦廷效死呢?

由於章邯的消極心態,實際陷王離於孤軍奮戰的危險境地,而逞兇一時的長城軍團,也在鉅鹿之戰中迎來了末日。

軍雖然雲集於鉅鹿城周圍,但均選擇實行“靜坐戰爭”,誰也不肯出動。陳餘曾派五千人攻打秦軍,但卻猶如肉包子打狗,有來無回。形勢一片大好,可以確信的是,只要鉅鹿城被攻陷,即是諸侯聯軍的滅亡之時。但是在項羽努力之下,這樣的局勢發生了改變。

失落的軍團?大秦帝國長城軍團的最終歸宿 第4張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項羽正式發動鉅鹿決戰。首先,他派蒲將軍、當陽君率軍渡河,試探性地進攻王離部,並且取得了小勝。對此,駐紮於鉅鹿之南的章邯毫無反應,聽之任之。經過這輪的試探後,項羽變得有恃無恐,於是破釜沉舟、全軍渡河,向王離軍發動猛攻。

前文也說到,王離與長城軍團在戰鬥力方面,並不是十分出衆。在戰術能力出色的項羽面前,王離雖然在兵力方面佔有一定優勢,但卻完全不是楚軍對手,被殺的節節敗退。如果此時,章邯軍能夠出動,項羽必然會腹背受敵,受到南北夾擊。

然而章邯軍卻按兵不動,和諸侯聯軍一樣,選擇“作壁上觀“。不僅如此,章邯軍連輸送糧草的甬道也守不住,被項羽殺的節節後退。很快,局勢就發生了根本性逆轉。諸侯軍見秦軍受挫,深受鼓舞,紛紛加入戰鬥,與項羽一起將王離軍團團圍住。在被圍的同時,王離軍因爲糧草不濟,出現了“乏食”的情況。在章邯拒絕支援的情況下,王離的長城軍團終於迎來了末日。大將涉間自焚,蘇角被殺,主將王離被擒,長城軍終於全軍覆沒。

長城軍團之所以會毀滅,有兩點原因:其一,自然是友軍章邯的消極避戰政策,然而究其深層原因,卻源自秦朝廷中樞的內訌;其二,王離的軍事才能欠缺,遠不如其前任蒙恬。他的庸碌,最終斷送了這支軍團,也間接斷送了大秦帝國的國運。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