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抗日戰爭 > 軍工基礎薄弱:抗戰前中國士兵訓練多打空槍

軍工基礎薄弱:抗戰前中國士兵訓練多打空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戰前夕,斯大林曾說過:中國沒有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她。這種充滿沙文主義色彩的評判,聽起來相當刺耳,卻是中國人不得不承認的殘酷現實。

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中國軍備的全面落伍,在中日直接較量中驚人地展現了出來。

全部中國海上力量不如一艘日艦?

一國的軍事實力強弱,歸根到底由綜合國力,尤其是工業生產能力來決定。且看抗戰爆發前中日雙方的一系列數據對比:

日本年工業總產值60億美元,中國13.6億美元:

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中國4萬噸;

日本年產煤5070萬噸,中國2800萬噸;

日本年產石油169萬噸,中國1.31萬噸;

日本年產銅8.7萬噸,中國700噸;

日本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戰艦52422噸,而這些現代化武器裝備,中國均無自產能力。

軍工基礎薄弱:抗戰前中國士兵訓練多打空槍

也就是說,當日本已緊跟世界潮流大踏步邁入機械化軍事時代之際,中國居然不能生產任何一種拿得出手的主戰兵器。

無論國家的經濟形態、技術形態還是軍事形態,日益西化的日本都遙遙領先中國整整一代。先以雙方海軍軍力對比爲例:

“七七事變”前夕,中國海軍兵員共約兩萬五千人,共有66艘艦艇,分爲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五類,總噸位57608噸。

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軍兵員十二萬七千人,共有艦艇285艘,總噸位超過115萬噸。其中作戰軍艦約77萬噸。包括航母4艘(近7萬噸,總噸位,下同),水上機母艦2艘(約3萬噸),戰列艦9艘(約27萬噸),重型巡洋艦12艘(近10萬噸),輕型巡洋艦21艘(近11萬噸),驅逐艦102艘(超過12萬噸),潛艇59艘(超過7萬噸)。

還有練習艦、潛水母艦、佈雷艦(艇)、海防艦、炮艦、水雷艦、掃雷艦數十艘,總噸位約13萬噸,以及修理艦、運輸艦、練習特務艦、測量艦、佈雷艇、獵潛艇等配套艦艇。

此外,又有戰列艦2艘、航母2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12艘、水上機母艦3艘、水雷艦4艘正在建造。其中2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大和”“武藏”,每一艘的排水量都在7萬噸以上。換言之,日本一艘大型戰列艦的排水量,就超過了當時的整個中國海軍。

再說空軍。當時中國空軍僅有600餘架飛機,包括作戰飛機305架,全部進口,不僅無整機自產能力,且無主要零部件之自產能力。因缺乏零件的緣故,抗戰爆發時能夠投入戰鬥的飛機僅223架,共編爲31箇中隊。能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只有620人。

而日本具備完全的飛機自產能力,年產各類機型1580架,當國力進行極限動員後,可升至年產一萬到兩萬架。“七七事變”前,日本海、陸軍航空兵共有2700架飛機(陸軍1480架,海軍1220架),其中作戰飛機1600架(陸軍960架,海軍640架)。在海軍作戰飛機中,陸基飛機458架,艦載機182架,能在航母上起降的就有130架。

  170萬常備軍算多算少?

  中日雙方陸軍的戰鬥力之比,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境況呢?

從人口總量上看,中國無疑佔據着巨大的優勢。問題是,到今天爲止,我們也說不清抗戰前夕中國人口的確切數字,有說“四萬萬同胞”的,也有說“五萬萬國民”的,兩者竟相差了1億人!較折中的說法是4.67億人,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不是精確統計的結果,只是估算數據。連自己的國民總人數都搞不清楚,如此低水準的國家治理,自然就不會有高效的戰爭動員能力。

熟悉中外戰史的讀者都知道,自拿破崙以來,人類逐漸進入“技術專家式戰爭”時代,兵員的組織管理與動員訓練重要性日趨提高。按現代的國防軍事理念講,國家平時應該精簡現役軍人數量,增加預備役兵員,節約資源用於更新武備,真正開戰後,通過迅速有效的動員投入總體戰爭。可當時的中國卻相反,現役常備軍170餘萬(編成步兵182個師又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又20個獨立團,還有少量特種兵部隊),而受過軍事訓練的預備役兵員僅150餘萬。以當時中國的人口總數和經濟基礎而論,前者數額大得完全不合理,後者又小得不成比例。

相形之下,“七七事變”前日本的人口爲9000萬人,可精確統計並進行高效動員,常備軍兵力不過38萬人,編成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16個飛行聯隊以及守備隊等。

戰前的日本法律規定,凡17到4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服役,故理論上戰時可動員一千萬人蔘戰。受過軍事訓練,可迅速形成戰鬥力者包括:後備役兵近74萬,預備役兵約88萬,第一補充兵158萬,第二補充兵90萬,合計超過448萬,佔總人口約5%。

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日本的軍事動員體系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既可以利用朝鮮、東北到華北的鐵路網,又掌握中日之間的海權優勢,所以兵力動員後投送效率也非常高。據中國南京政府戰前的判斷,日軍“輸送其陸軍經朝鮮至滿洲者,每星期約二至三師團並直屬部隊與其補給。經海道向我國任何海岸者,每十天約一梯隊,即二至三師團,連同一切附屬品及補給”。

中方已意識到,在華北戰場,日軍可在開戰八到十天內,由本土輸送二至三個師團。在沿海戰場,日軍第一梯隊二至三個師團的投入需一個星期,“爾後續加同等兵力,爲八至十日”。依事後的實戰檢驗,可知此判斷基本符合事實。在上海戰場,日軍的動員與輸送能力,甚至超出了中國政府的預計。

  帶20發子彈“打鬼子”?

  在兵員的訓練上,中日同樣存在着重大差距。

抗戰前,中國士兵大部分是文盲,截至1936年底,中國訓練完畢之高中及同等學校的合格預備兵,僅17490人。專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候補軍官僅880人。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抗戰時當過國軍排長,他發現基層軍官連花名冊都點不了,平日多不研究戰術,打仗全憑血氣之勇。進攻時以密集隊形蜂擁蟻附,失利時又鳥奔獸散。

以單兵射擊訓練論,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七斤半大米,或35個雞蛋。所以平時訓練多數是打空槍,就算物質條件最好的中央軍,也不過每兵配發15發子彈作實彈射擊,開戰後每兵配發20發子彈上戰場。而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結果日軍每個中隊都有三分之一的步槍兵可以達到優秀射手的水平。

至於雙方步兵重火器威力的落差,就更不用說了。“七七事變”前,中國75mm以上口徑的火炮僅800多門,重炮只有可憐的48門,雖全部從德國進口,但總數連日軍同類火炮的零頭都不到。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