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抗日戰爭 > 何長工抗大一分校:夜渡冰河過封鎖 訓練防毒劑

何長工抗大一分校:夜渡冰河過封鎖 訓練防毒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8年年底,中共中央決定在晉東南創辦抗大第一分校,執行培養八路軍、新四軍軍政幹部的重任。12月25日,第一分校在陝西延長縣召開分校成立暨東遷動員大會,羅瑞卿宣讀中央軍委命令:任命何長工爲校長、周純全爲副校長、黃歐東爲政治部主任。從此,在延安的抗大被稱爲抗大總校。

當時爲便於指揮起見,各建制單位沒有做大的調整,編成臨時行軍大隊:總校原第五大隊編成分校第一大隊。爲隱蔽東進意圖,中央軍委確定以“何縱隊”爲代號,何長工任縱隊司令員。

1939年1月3日,“何縱隊”3000餘人從延長縣向晉東南挺進。爲使學校安全通過封鎖線,何長工主動聯繫上八路軍一一五師陳士榘支隊,請求提供掩護。陳支隊作了周密部署,派出警戒並封鎖消息,組織部隊頻頻出擊,迫使日寇龜縮在各據點。何長工則指揮“何縱隊”乘着夜幕通過冰凍的汾河,迅速通過敵人控制的同蒲鐵路線,並攀越了陡峭的綿山,於21日勝利到達中央軍委指定位置山西屯留縣故縣鎮。25日,第一分校召開了慶祝東遷勝利大會,何長工做了東遷總結。

參與領導抗大辦學,無疑是何長工革命生涯的重要篇章之一。1939年2月23日,第一分校在故縣鎮舉行第一期學員開學典禮。第一期學員共3237人。一次性招收這麼多學員,第一分校立即名聲在外,校長何長工也成了晉東南響噹噹的人物。

何長工抗大一分校:夜渡冰河過封鎖 訓練防毒劑

開學典禮前夕,何長工等把“關於抗大分校之教育計劃”電呈中央軍委。1939年3月6日,中央軍委領導人毛澤東等覆電八路軍首長朱德、彭德懷等,讓他們轉告何長工、周純全等。

對於中央軍委、毛澤東的上述意見,何長工等非常重視,“再加考慮”後結合學員實際情況靈活執行,大體做到了“毛規何隨”。

針對第一期學員多爲知識青年的特點,何長工確定政治課設《什麼是列寧主義》、《社會發展史》、《中國革命運動史》等課程,教學目的是轉變學員思想,確立革命人生觀。爲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專門開設了《抗戰理論》這門新課,以毛澤東的《論持久戰》、《論新階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作爲基本教材。

軍事隊則以軍事教育爲主,何長工確定訓練內容主要是戰術、技術:戰術課,分步兵戰術、游擊戰術;軍事技術課,有刺殺、射擊、投彈、爆破、築城以及戰場搶救等。此外,還設有地形、偵察、警衛勤務、通信聯絡等課程。

1939年5月,根據八路軍總部的指示,爲適應敵後戰鬥環境的需要,第一分校增設學員支隊建制,何長工親自遴選支隊負責人:第一支隊長杜義德,第二支隊長閻捷三,第三支隊長賈若瑜。每個支隊轄3個營,第一至第六營主要培訓軍政幹部,第七營爲特科營,主要培訓機槍、工兵、炮兵等軍事技術幹部。開學不久,八路軍總部根據日軍在戰場上頻頻使用毒劑的情況,指示第一分校增設防化訓練隊。何長工當即挑選了50多名政治條件好、文化程度較高、身體健康的學員到防化隊學習。防化隊開設有機化學、化學戰劑、化學兵器、防毒器材、毒劑偵別防治、化學戰術與軍事氣象等課程,是爲我軍較早系統進行防化學戰教學的開始。

第一分校到達晉東南後,學校距八路軍總部駐地僅僅10餘里,不僅在物資供應、生活保障等方面得到總部的關照,更重要的是能額外得到寶貴的“師資”——經過正規軍事教育、軍政兼優的八路軍首長。何長工多次請朱德、彭德懷、左權等蒞臨分校作報告或講課,大大開闊了學員的視野。從1939年4月到6月,朱德多次到分校講授《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

1939年6月,在慶祝抗大成立三週年晚會上,毛澤東接見了第一分校政治總教室幹事白彥,高興地說:“你們這次行動算是一次小長征啊!看來中央把抗大搬到敵後,就地培養幹部的方針是正確的。”

何長工抗大一分校:夜渡冰河過封鎖 訓練防毒劑 第2張

太行山區是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創建的抗日根據地,也是八路軍總部的所在地,因此成爲附近日軍的心腹之患,頻頻進行大“掃蕩”。1939年春天,第一分校進入太行山南部地區以後,一面堅持正常教學,一面組織力量配合太南軍政委員會,鞏固擴大太南抗日根據地。何長工特地抽調數十人組成戰地工作團,由歐陽平、羅野崗、鐵堅等帶領,深入山西屯留、壺關、平順等縣,組織發動羣衆,建設民主政權。何長工還要求戰地工作團組成若干精幹的遊擊小組,挺進敵佔區發動羣衆,建立人民武裝,動員民工拆橋破路,空舍清野,襲擾打擊敵人。這年7月,第一分校對外稱“第十八集團軍直屬第三縱隊”(又稱太南遊擊司令部),校長何長工兼任縱隊司令員,八路軍總部鋤奸部部長楊奇清爲政治委員。9月,分校又以文工團和戰地工作團組成工作隊,協助黃克誠擔任司令員的太南軍區,開展對國民黨第四十軍龐炳勳、新五軍孫殿英和騎兵第十四旅張佔奎等將領的統戰工作。在何長工親自過問下,工作隊對友軍部隊進行慰問活動,演出文藝節目,還分散到友軍部隊基層教唱抗日歌曲,開團結抗戰座談會,宣傳共產黨、八路軍的抗日主張。這些工作對友軍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有利於聯合抗日的局面。不久,這些部隊中的一些高級將領的子女,有20多人來分校學習。

日僞軍的不斷“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給第一分校的正常教學甚至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很大困難。“爲了解決吃糧問題,何長工真的當起了‘長工’:他抽出全校1/3的人力,自己帶隊到百里外背糧,有時還要從太南長途跋涉到上黨盆地,同敵人展開奪糧鬥爭。太行山區生活雖然艱苦,但廣大教職學員卻爲自己能戰鬥在抗日前線而感到自豪,把這稱爲‘抗大難忘的一課’。”

1939年9月18日,第一分校在壺關縣神郊大廟舉行了第一期畢業典禮,朱德爲畢業學員題詞“從工作中繼續學習鍛鍊自己!”畢業學員大多數被分配到129師等部隊工作。從10月中旬開始,第二期學員陸續入校,總共招收了1330名學員。這時,分校奉命將學員支隊建制改稱大隊,撤銷教學營的建制。這期學員編成4個大隊,學員絕大多數是來自一二九師的連、排職基層幹部和少數營職幹部。當時,一二九師政治委員鄧小平動情地對何長工說過:“你爲129師立了大功!沒有第一分校,一二九師要變成鋼鐵雄師幾乎是不可能的!”

1939年11月3日,第一分校第二期開學典禮在壺關縣神郊村舉行,旋即奉命由晉東南遷往山東敵後辦學。經研究決定,周純全、韋國清帶領分校領導機構、大部分教員東進,何長工則將一部分教員和第二期招收的1300多名學員組成留守大隊,留守原地做好迎接抗大總校遷址晉東南的準備工作。次年,抗大總校由延安東進,經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輾轉抵達指定位置山西武鄉縣蟠龍鎮,何長工立即帶領留守大隊前往蟠龍鎮歸入總校建制,分校第二期學員編入總校第六期繼續學習。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