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中東戰爭中高加索行動:前蘇聯空軍援埃抗以

中東戰爭中高加索行動:前蘇聯空軍援埃抗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5年9月以來,俄羅斯空天軍介入敘利亞反恐戰事,連神祕的圖-160轟炸機也向敘境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發射導彈。西方媒體注意到,儘管俄空天軍在敘利亞表現不俗,但與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空軍(還有國土防空軍)在中東的另一次行動相比尚有差距,彼時蘇軍發起“高加索行動”,幫助埃及人從以軍手裏奪回蘇伊士運河上空的控制權。

  以軍靠速度佔據優勢

1967年“六日戰爭”結束後,以色列侵佔阿拉伯國家大約6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埃及戰略要地西奈半島也落入敵手,導致蘇伊士運河關閉。志在復仇的埃及總統納賽爾立即着手重建本國軍隊,準備武力奪回失地,同時要求“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事業”的蘇聯提供軍援。爲了在中東拓展影響力,蘇聯答應了埃及的請求,就在“六日戰爭”結束後的三週之內,蘇聯出動200餘架運輸機,爲埃及送來大批武器裝備。

不過,蘇聯的援助是有條件的。首先,他們只提供防禦性裝備,拒絕向埃及提供圖-16轟炸機,以免得罪以色列及其幕後保護者美國。其次,蘇聯拒絕在埃及部署剛剛研製出來的S-125“伯朝拉河”地空導彈,害怕埃及人用它去襲擊以色列戰機,繼而引發新一輪戰事。

然而,納賽爾不肯聽從蘇聯擺佈,埃軍稍有恢復之後,1969年3月8日,他宣佈對以發起“消耗戰”,出動特種兵或炮兵襲擾呆在西奈的以軍。作爲報復,以軍空襲埃及縱深目標,試圖摧毀埃及人的戰鬥意志。以軍利用埃軍雷達無法發現並跟蹤300米高度以下的飛行目標的弱點,將F-4E戰機低飛至距目標40-45千米處,然後突然拉高進入攻擊航線,此時即便埃軍雷達發現敵情,也得耗費3-4分鐘去引導己方戰機升空,再花2-4分鐘去鎖定以機。當時,以軍的F-4E要比埃軍裝備的蘇制米格-21飛機快得多,這意味着以機能從容實施攻擊,並搶在埃機趕到前退出戰鬥。

中東戰爭中高加索行動:前蘇聯空軍援埃抗以

  導彈“亮劍”,以機退避

面對以軍“打了就跑”的戰術,埃軍一籌莫展。1970年1月下旬,納賽爾抱病趕往莫斯科,請求蘇聯追加提供先進武器,同時他還請求蘇聯直接出兵保衛埃及領空。爲了拉住這位重要朋友,蘇聯做出積極迴應,蘇聯國防部啓動“高加索行動”,內容包括兩部分,向埃及提供先進防空武器,同時在埃及部署蘇聯航空兵。裝備方面,蘇聯向埃及提供先進的S-125導彈系統及“石勒喀河”自行高炮。部隊方面,蘇軍將第18防空師派到埃及,該師下轄六個導彈營,每個營裝備1個S-125地空導彈連、3門“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及6個“箭-2”肩扛式導彈發射小組。蘇軍還向埃及派駐第135截擊航空兵團和獨立第35航空偵察團,保衛開羅等大城市。

1970年2月中旬,第一座由蘇聯軍人操作的S-125導彈陣地進入戰備狀態,得到情報的以空軍一方面避免進入該陣地的打擊範圍,一方面繼續空襲埃及其他目標。面對肆無忌憚的以機,埃及國防部請求蘇聯航空兵加大巡邏力度。4月13日,蘇聯飛行員駕駛的米格機(採用埃及空軍塗裝)首次與以軍兩架F-4E在空中遭遇,蘇聯飛行員故意在無線電通話裏使用俄語,後者知趣地選擇規避,之後以軍所有深入埃及內陸的空襲都停止了。

蘇軍威懾初見成效後,埃軍迅速採取行動,他們在距蘇伊士運河西岸約50千米的縱深地帶修築防空陣地,將兩個營的老式S-75地空導彈部署在那裏,以軍出動戰機壓制,但未能成功。就這樣,埃軍逐漸將對空防禦圈向運河岸邊推進,結果只用了40多天,便有10餘個地空導彈營(部分屬於蘇軍)擺到運河西岸,這片被戲稱爲“導彈盒子”的防空陣地威脅了以軍的“行動自由”,於是雙方展開激烈的較量。

1970年7月1日,以軍24架戰機轟炸三處埃及防空陣地,沒想到中了“請君入甕”之計,有兩處陣地是蘇軍精心設置的“誘餌”,結果以軍兩架F-4E戰機被S-125導彈擊落。緊接着,以軍第二波空襲也鎩羽而歸,不但未能取得戰果,又損失一架F-4E和一架A-4。

根據埃方戰報,1970年6月30日至7月5日,埃及和蘇聯軍隊累計擊落10架以色列戰機,己方只有三部S-75導彈發射架受損。這一結果對以軍來說是災難性的,他們不得不請求美國提供技術支援。

 “導彈盒子”,逼近運河

1970年7月18日,位於運河西岸的一處蘇軍防空陣地傳出空襲警報,雷達屏幕上顯示以軍14架F-4E戰機在西奈半島上空集結後,分爲四組越過蘇伊士運河,爲它們護航的是兩架幻影III戰鬥機和一架攜帶電子戰吊艙的A-4攻擊機。

戰鬥之初,以軍的電子戰吊艙干擾了蘇制導彈的火控雷達,但以機也沒能找到目標,所有炸彈都傾泄到假陣地上。很快,切換到備用頻率的蘇軍導彈部隊開始反擊,戰鬥進入白熱化。戰後,以軍宣稱摧毀4處導彈陣地,己方戰機被擊落一架。

儘管以軍反覆突擊,“導彈盒子”仍掌握在埃蘇軍隊手中。自1967年“六日戰爭”以來,以空軍首次失去在蘇伊士運河上空我行我素的權力,但心高氣傲的以色列人豈肯罷休,他們很快找到“扳回一局”的機會。原來,眼見地空導彈部隊佔據上風,援埃的蘇軍航空兵也迫不及待地想同以軍過過招。7月25日,以機轟炸運河西岸的埃軍陣地,蘇軍飛行員駕駛米格-21迎擊。與埃軍裝備的米格-21不同,蘇軍自用的米格-21速度更快,且有較好的導航系統,因此打了以軍一個措手不及。蘇軍少校薩爾米科夫只發射一枚R-3S格鬥導彈,就將一架以軍A-4戰機擊傷。初戰告捷的蘇聯飛行員未能將勝局保持下去,在幾天後的一次護航行動中,駕駛米格-21的蘇聯飛行員暴露出不敢在陌生空域作戰的破綻,當時他們佔據速度和高度優勢,但在近距格鬥時被以色列飛行員打敗。

中東戰爭中高加索行動:前蘇聯空軍援埃抗以 第2張

7月30日,以軍派出4架幻影III戰機越過運河,對埃及縱深實施偵察。蘇軍地面雷達發現情況後,立即引導4架米格-21起飛攔截。幻影機遂改變航向,將米格機引向早已在空佔位的己方護航編隊,它們是4架F-4E。此時,蘇軍又有4架米格-21升空,試圖對幻影機實施“反包圍”。在經驗豐富的以色列飛行員面前,只有一位蘇聯飛行員獲得發射導彈的機會,擊傷一架以機,其他米格機卻毫無還手之力。短短三分鐘內,以軍擊落5架米格-21。

儘管以空軍在空中格鬥中佔得先機,但仍無法改變受制於地空導彈的事實。此時,“導彈盒子”已逼近到運河西岸10千米處,對以機活動造成極大牽制。1970年8月3日,埃軍發射的一枚S-75導彈擊落以軍一架幻影III戰鬥機,後者遂於當天下午派出16架F-4E進行報復,不料卻被早有防備的蘇軍S-125導彈擊落兩架,餘者倉皇逃竄。

鑑於通過“高加索行動”捲入中東衝突的蘇聯軍人越來越多,美國開始向以色列施壓,迫使後者同意停火。埃及軍隊利用這個機會,一方面增加地空導彈的部署量,一方面做好反擊西奈半島的作戰準備,最終於1973年10月6日強渡蘇伊士運河,引發了“贖罪日戰爭”。至此,蘇聯發起的“高加索行動”也宣告圓滿結束。英國《飛機》雜誌認爲,“高加索行動”無疑是蘇聯“最成功的一次中東干預行動”,在其幫助下,牢牢掌握戰區制空權的埃及軍隊纔有機會發起渡河作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