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索爾戰役的參戰雙方是誰?戰前佈陣是怎麼樣的

索爾戰役的參戰雙方是誰?戰前佈陣是怎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菲特烈的面前,洛林親王指揮的四萬奧地利軍在布爾克斯朵夫前方排成戰列,準備展開決戰。 奧地利軍左翼的快速軍團是由羅布柯魏茲(Lobkowitz)元帥指揮,曾經與菲特烈交手過的奈貝格伯爵擔任其參謀長兼步兵指揮官,就是因爲他的高機動行軍,奧軍才得以搶先奪佔有利的地理位置展開作戰。其麾下配備有兩個輕裝步槍兵聯隊,十五個擲彈兵中隊,一個龍騎兵聯隊,一個重騎兵聯隊,一個新式驍騎兵中隊,十六門野炮,還有大量的馬車與堅固的防禦工事,數量約一萬人。 中央軍由洛林親王本人坐鎮,其胞弟法蘭茲親王率兩個步兵聯隊與五個直衛擲彈兵中隊扼守中央的本陣,數量約四千人。 右翼的主力軍則是由賀佐克.馮.安海堡(Herzog von Arhemberg)元帥所指揮,右翼第一陣的華利斯(Wallis)將軍指揮三個步兵聯隊與一個被抽走半數兵力的擲彈兵聯隊,配備大量步兵炮,準備不惜一切代價打進布爾克斯朵夫,擄獲或擊斃菲特烈。老成持重的智將利奧波德·約瑟夫·道恩伯爵(Daun)則坐鎮右翼第二陣,指揮四個步兵聯隊,負責擔任奧地利軍用以處理緊急狀況之用的預備隊。位於奧地利軍最右翼末端的霍亨.埃姆斯(Hohen-Ems)將軍則指揮三個騎兵大隊,負責掩護右翼的步兵主力。完全被奧地利人排除在戰力外的薩克森軍殘部,則在薩克森親王哥塔(Prinz von Sachsen-Gotha)的指揮下,奉命移動到戰場的最邊緣去,與騎兵一同擔任奧軍右翼掩護的工作--這是很明顯把薩克森軍放到不會礙手礙腳的地方冷凍的作法,因爲這批薩克森軍全是步兵。光是奧軍右翼就有超過普軍總數的兩萬人以上兵力。

索爾戰役的參戰雙方是誰?戰前佈陣是怎麼樣的

然後,面對這種龐大軍勢的菲特烈,其做出的最終兵力配置如下。所有工兵與擲彈兵全部交給親王費迪南德(Prinz Ferdinand)指揮,配備菲特烈親衛隊的三個擲彈兵大隊與四個工兵中隊,總數約兩千,其任務是在開戰後第一時間仰攻打下格拉納?庫柏高地。不過這只不過是誘敵的行動而已。

普魯士的中央軍是由菲特烈手中現今唯一僅次於施維林的步兵專家耶茨將軍指揮,約兩個步兵聯隊,配備有火炮和排槍加強,怖陣於布爾克斯朵夫鎮前,負責一邊後退一邊吸引奧地利軍的右翼深入布爾克斯朵夫。總數約五千。他們的側翼由安哈爾特-德紹親王利奧波德二世的遊擊驍騎兵隊掩護之。

菲特烈真正的意圖,所有的主力部隊與快速部隊往右翼集中,全部塞給擅長指揮大規模騎兵作戰的老將布登巴洛克指揮。其麾下配備了四個驍騎兵大隊,貝歐斯龍騎兵團下轄的一個大隊與與一個擲彈騎兵中隊。在騎兵之後,伴隨着菲特烈本人指揮的大規模步兵縱隊。普軍右翼的兵力是一萬以上。

索爾戰役的參戰雙方是誰?戰前佈陣是怎麼樣的 第2張

簡單的說,菲特烈的策略是把他的左翼有意的放空,然後用少數精銳對高地發動佯攻,牽制住炮臺的注意力之後,一口氣將全數的騎兵繞過高地,打擊在奧地利軍兵力最少的左翼上,一口氣讓炮臺和奧軍左翼失守崩潰。然而,若是弄巧成拙,那麼在南翼面對數倍數量敵軍的耶茨軍團一崩潰,那麼輸的就是普魯士。

儘管那聽起來會是極爲愚蠢且大膽的戰術,但是爲了取勝,也爲了生存,菲特烈把他的重心集中在奧地利的左翼,同時卻把自己的左翼幾乎放空,僅留下構成戰線的最小必要人數。

後世稱之爲“斜行戰術”或“旋轉門”的戰爭藝術之雛形,究竟將在蘇爾會戰中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呢。這時候還沒有人能夠知道。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