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中國歷史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是誰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中國歷史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株連九族是古代刑罰族誅的一種,從古代族誅的實際情況看古代九族應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那歷史上誰被誅九族了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中國歷史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會轟動全國呢?有個丞相被誅九族的事件比較大,這個丞相就是:胡惟庸。

雲奇身爲皇帝內使,居西華門,離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謀逆,爲何不先期告發,一定要事迫眉睫時,才攔駕告發?況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謀反,也是祕密埋伏,即使登上城牆也不可能看到刀槍林立。謀反這麼大的案件,胡惟庸當天下獄,當天就被處死,還株連九族,處置得如此匆忙,實在蹊蹺,這段歷史,我們一起來看看。

雲奇告變,丞相入獄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稱他家的舊宅井裏涌出了醴泉,邀請明太祖前來觀賞。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華門時,一個名叫雲奇的太監突 然衝到皇帝的車馬前,緊拉住繮繩,急得說不出話來。衛士們立即將他拿下,亂棍齊上,差點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這才感 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宮城,發現胡惟庸家牆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槍林立。於是立即下令將胡惟庸逮捕,當天即處死。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中國歷史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是誰

雲奇身爲內使,居西華門,離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謀逆,爲何不先期告發,一定要事迫眉睫時,才攔駕告發?況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謀反,也是祕密埋伏,即使登上城牆 也不可能看到刀槍林立。謀反這麼大的案件,胡惟庸當天下獄,當天就被處死,處置得如此匆忙,實在蹊蹺。據《明太祖實錄》記載,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 丞塗節已經告胡惟庸謀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麼還會去胡惟庸家看所謂的祥瑞?可見,雲奇告變純屬子虛烏有。

胡惟庸案前後株連竟達十餘年之久,誅殺了三萬餘人,成爲明初一大案。事後朱元璋還親自頒佈《昭示奸黨錄》,告誡臣下,切以胡惟庸爲鑑。

胡惟庸案真相到底如何?明代法令嚴峻,多諱言此事。即使到清朝修《明史》時,也只是說胡惟庸被誅時“反狀未盡露”,這不免讓人生疑

丞相胡惟庸爲何被誅九族

胡惟庸(?~1380),鳳陽府定遠縣(今屬安徽)人,爲李善長的同鄉。在朱元璋攻克和州時,歸附紅巾軍,頗受寵信。

朱元璋登基,任命李善長爲左丞相,徐達爲右丞相。李善長是朱元璋攻下滁陽後,接納下來的謀士,指揮作戰,組織供應,事事皆能妥善處理。還在朱元璋稱吳王 時,李善長便出任右相國,充分展現他裁決如流的才幹,爲功臣之首。洪武元年任左丞相,封韓國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徐達常年帶兵在外作戰,實權掌握在李善 長手中。之後,他的兒子李祺又被朱元璋招爲駙馬,權勢更加顯赫,成爲朝廷中掌握實權的淮西集團首領。

胡惟庸案實際是一個冤案,明初的冤案又何止這一個?

早在洪武十一年三月,

爲了限制丞相的權力,朱元璋就下令凡奏事不得先“關白”中書省。在此之前,凡是各地送給皇帝的奏章都要關白中書省,就是給皇帝一份,同時也要給中書省丞 相送一份。接着,又令六部奏事不得關白中書省,這樣就大大削弱了中書省的權力。然而即使這樣,也還不能令朱元璋滿意。

於是就有了洪 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朱元璋接着就宣佈裁撤中書省。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朱元璋大權獨攬。秦、漢以來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 度從此廢除,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稍後,朱元璋還宣佈以後嗣君不許議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請者,處以重刑,並立爲祖訓。

我們再回 頭看一下胡惟庸案就可明白,說胡惟庸獨斷專行確有其事,但謀反其實是子虛烏有,它只不過是朱元璋廢丞相的一個藉口。胡惟庸被告稱謀叛時,證據並不充足,如 果深究下去,胡惟庸可能不會被坐成死罪。因此朱元璋才迅速認定謀逆是實,即行殺掉,連告發的塗節也全不放過,只是爲了死無對證,並可以藉此另做文章.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中國歷史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是誰 第2張

誅九族太可怕了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後,仍然能時時刻刻感受到李善長的威脅。李善長爲功臣之首,雖已退位,但勢力還很大,加之與胡惟庸的姻親故舊關係,始終令朱元璋耿耿於 懷。爲了鞏固帝業,就必須徹底消除這一隱患,因而胡惟庸案不斷升級。明代的心腹大患是“北虜南倭”,於是又爲胡惟庸添上了一個“通倭通虜”的罪名,就是說 他勾結蒙古和日本,企圖謀反。但是據吳晗先生《胡惟庸黨案考》,通倭通虜都是“莫須有”的罪名。

胡惟庸事件正像一個傳說中的故事,時間越長,故事的範圍便 越擴大。到後來胡惟庸東通日本高麗,西通卜寵吉兒,南通三佛齊,北通沙漠,東西南北諸夷,無不與胡惟庸叛逆案發生關係。朱元璋在殺胡惟庸若干年後又給他加 上這些謀逆罪名,是想借胡案興起大獄來誅殺文武功臣,以防功臣們日後威脅朱姓子孫。平心而論,胡惟庸的被殺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是所謂的“胡黨”卻未免牽強 附會。胡惟庸案實際上成爲朱元璋整肅功臣的藉口,凡是他認爲心懷怨望、行爲跋扈的大臣,都被加上“胡黨”的罪名,處死抄家,開國功臣李善長也最終被牽連進 此案。

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長、徐達、汪廣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殺。據說徐達也未能善終,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極爲兇險的 背疽,按中醫的說法,忌吃蒸鵝。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隻蒸鵝給他吃。徐達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繼續活下去,只好當着來人的面,流着眼淚吃下蒸鵝,沒過幾天 就死了。李善長是受禍最慘的,不僅本人被賜死,還被族誅。他死後一年,郎中王國用爲其鳴冤,由御史解縉起草《論韓國公冤事狀》,疏 中論道:李善長與陛下同心,出萬死以取天下,勳臣第一,又何必爲胡惟庸謀事,況且他已經年邁,根本沒有精力再折騰,何苦如此!當時正值胡黨株連,氣氛異常 恐怖,很多人擔心會招來禍事。但朱元璋看了以後,未作任何批示,可見他也默認是枉殺。

所謂的胡謂庸案只是一個藉口,目的就在於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結果是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胡惟庸案實際是一個冤案,明初的冤案又何止這一個?胡案剛剛結束,藍案又興起。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