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 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 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登基,任命李善長爲左丞相,徐達爲右丞相。李善長是朱元璋攻下滁陽後,接納下來的謀士,指揮作戰,組織供應,事事皆能妥善處理。還在朱元璋稱吳王 時,李善長便出任右相國,充分展現他裁決如流的才幹,爲功臣之首。洪武元年任左丞相,封韓國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徐達常年帶兵在外作戰,實權掌握在李善 長手中。之後,他的兒子李祺又被朱元璋招爲駙馬,權勢更加顯赫,成爲朝廷中掌握實權的淮西集團首領。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 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

淮西集團勢力的日益膨脹,威脅到皇權。朱元璋對他頗存顧忌,於是在洪武四年,以年高有病爲名,讓李善長告老還鄉,時年五十八歲。其實,朱元璋早就有意撤換李善長,還曾經向劉基請教合適人選。

劉基說:“善長爲元勳舊臣,能調和諸將,不宜驟換。”朱元璋道:“善長屢言卿短,卿乃替他說情麼?朕將令卿爲右相。”劉基連忙頓首道:“臣實小材,何能 任相?”可能劉基預料到在淮西集團當權的情況下,必然會受到排擠,故而堅決不肯任相職。朱元璋又問:“楊憲何如?”劉基答道:“憲有相材,無相器。”朱元 璋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道:“器量褊淺,比憲不如。”

太祖又問及胡惟庸,劉基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區區小犢,一經重用, 僨轅破犁,禍且不淺了。”朱元璋默然無言。但是後來朱元璋還是根據李善長的推薦,任用了善於逢迎的胡惟庸。劉基嘆道:“惟庸得志,必爲民害。”胡惟庸得知 後,便對劉基忌恨在心。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劉基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因李善長的提攜,胡惟庸於洪武六年,進入中書省,與汪廣洋同 任右丞相,左丞相空缺。胡惟庸入相後,他的精明幹練很快得到朱元璋的賞識。這期間,胡惟庸還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的兒子李佑爲妻,結成姻 親,使得他與李善長關係更進一步。有這樣的元老重臣爲後盾,胡惟庸更加膽大妄爲。加上李善長的舊屬們也極力幫助他,胡惟庸可謂如魚得水。由於他逢迎有術, 漸得朱元璋寵任。到洪武十年,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獨攬丞相之權。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 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 第2張

隨着權勢的不斷增大,胡惟庸日益驕橫跋扈,獨攬丞相大 權,生殺黜陟,爲所欲爲。內外諸司所上的奏章,胡惟庸必先取閱,對自己不利的,就隱匿不上報。他任意提拔、處罰官員,各地喜好鑽營熱衷仕進之徒、功臣武夫 失意者,都奔走於他的門下,送給他的金帛、名馬、玩好,不計其數。胡惟庸一時間權傾朝野,許多人都看他臉色行事,敢怒不敢言。

大將軍徐達對胡惟庸的擅權亂政,深惡痛絕,便把他的劣跡上告朱元璋

對於異己者,胡惟庸必定會打擊報復。之前,因入相問題,胡惟庸就與劉基有過節。恰恰甌閩間有一片空地名叫談洋,一向爲鹽梟佔據,劉基奏請設巡檢司進行管 轄,鹽梟不服,反而糾衆作亂。劉基兒子劉璉將實情上奏,沒有事先向中書省報告。掌管中書省的胡惟庸認爲劉基蔑視他,越加憤怒,於是唆使刑部尚書吳雲彈劾劉 基,誣稱談洋有王氣,劉基想據爲己有,用來修墓,應嚴加懲處。朱元璋便對劉基奪俸,劉基憂憤成疾,沒過多長時間就去世了。

大將軍徐達對胡惟庸的擅權亂政,深惡痛絕,便把他的劣跡上告朱元璋。誰知竟被胡惟庸聞知,忌恨在心,企圖誘使徐達家的守門人福壽謀害徐達。但因福壽揭發,未能得逞。可見胡惟庸氣量狹窄、心計毒辣。

對於胡惟庸的所作所爲,朱元璋也略有察覺,對他的擅權更是感到不滿。洪武十二年九月,又有阻隔占城貢使一事發生,胡惟庸等人未及時引見占城貢使,又與禮 部互相推卸責任,朱元璋一怒之下,將他們盡行囚禁,不難看出,此時胡惟庸已經受到朱元璋的嚴重猜忌。就在這年十二月,又查出汪廣洋被賜死時,有個從死的妾 陳氏,竟是獲罪後妻女並皆入官的陳知縣的女兒。朱元璋得知後,更爲震怒,說道:“沒官婦女只給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給?”敕令法司要徹底追查此事,因此從胡 惟庸以至六部堂屬各官都難辭其咎、負有罪責。此時胡惟庸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了。

在胡惟庸已明顯失寵的情況下,大概是揣度到朱元璋的心理,洪武十三年正月,御史中丞塗節首先告胡惟庸謀反。與此同時,被謫爲中書省屬吏的御史中丞商暠,也揭發了胡惟庸的許多隱私。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 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 第3張

朱元璋接到告變後,立即命廷臣進行審訊,隨即就把胡惟庸處死了。告變人塗節,也因朝臣參劾說他本來準備參加謀反,因事不成才告變,連同胡惟庸和另一主犯,曾與汪廣洋一同參劾李善長的御史大夫陳寧,同時被殺。

罪名升級,胡惟庸死後被誅九族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處死後,胡惟庸案遠沒有結束,對於胡惟庸的罪狀一直都在蒐集查證。

洪武十八年(1385),有人告發李存義和他的兒子李佑,不僅是胡惟庸的至親,還曾經夥同胡惟庸謀逆。胡惟庸雖已被誅,李存義也必須連坐。這可是禍從天 降,並且爲禍不輕,李家揣揣不安。但是朱元璋對此事並未嚴懲,還特別下詔,李存義與李佑都免於死罪,只是被貶到崇明島閒住。可能是因爲李善長爲功臣元老, 朱元璋念及舊情,因而特地從輕發落。按理李善長受到如此殊遇,應該上書謝恩,但是李善長對此事全然不予理會,這種態度令朱元璋感到非常不快。

胡惟庸案的查證一直都在繼續着,並且有了新的進展。洪武十九年(1386)明州衛指揮林賢通倭事發,經審訊得知,他是奉胡惟庸的命令下海通倭的,胡惟庸 謀反案有了進一步的證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又捉拿到奸人封績。封績本是元朝的舊臣,後來歸降於明,據說他經常往來於蒙、漢之間,曾經爲胡惟庸給 元嗣君送過信,胡惟庸在信中稱臣,並請元嗣君出兵爲外應。其實早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大將軍藍玉出塞時,在捕魚兒海地方就捕獲過封績,但是由於李 善長施加影響,並未上奏,就把封績給放了。直到這次,由於封績再次被捕入獄,李善長終於也被牽連進來了。

歷史上誰被誅九族 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丞相 第4張

恰在此時,李善長爲了娛 老,大興土木,因缺少工人,向信國公湯和借用衛卒三百名,以供營建。以營卒爲工役,這種事情本是常事。但湯和膽小怕事,又不敢得罪李善長,因而表面應允, 暗中卻向朱元璋報告,這無疑是說李善長私自集結兵力。湊巧,京中吏民爲黨獄誅累,坐罪徙邊,約有數百人,中間有一個叫丁斌的,爲李善長私親,李善長便替他 求免。由於朱元璋對李善長的猜忌之心日重,他不但沒有答應李善長的請求,反而命令將丁斌拿獲。經審訊得知,丁斌偏巧曾經供事胡惟庸家,於是供出不少李、胡 兩家的往來之事。這樣,便認定了李存義、李佑父子夥同謀叛的罪狀,立即將他們從崇明島拘捕進京,重新審理定罪。

接着,朱元璋便頒 布嚴敕說,李善長以“元勳國戚,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於是,七十七歲的李善長被賜死,其妻、女、弟、侄等一門 七十餘人被殺。只有李善長的長子李祺及兩個兒子,因爲臨安公主的緣故,得以免死,流徙江浦。

然而胡惟庸的獨斷專行,使相權與皇權的衝突更爲明朗化了

與此同時,朱元璋又策劃陸仲亨的家奴告發陸仲亨與唐勝宗、費聚、趙雄三名侯爵,曾串通胡惟庸“共謀不軌”。一場“肅清逆黨”的政治運動鋪天蓋地而來,到處偵捕,牽 連蔓引,共有三萬餘人被誅戮。連一向與胡惟庸關係疏遠的“浙東四先生”也未能倖免,葉升以“胡黨”被殺,宋濂的孫子宋慎也牽連被殺,宋濂本人則貶死於四川 茅州。

爲了平服人心,朱元璋特地頒佈《昭示奸黨錄》,刊印多冊,發往各地,曉諭臣民,以此爲戒。胡惟庸案至此纔算告一段落,前後遷延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