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元曲爲什麼會衰落?詳解元曲衰落的原因

元曲爲什麼會衰落?詳解元曲衰落的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那麼元曲爲什麼會衰落?下面本站小編就來爲各位朋友詳解元曲衰落的原因。

其創作的傾向和所反映的內容發生了逆轉

這可以從元雜劇的興盛原因中得到啓發。在元代的各類文學作品中,雜劇作品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最爲廣泛。

元人胡抵遹在《送宋氏序》中這樣來說明當時雜劇內容的廣泛和題材的多樣:“上則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則閭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厚薄,以至醫藥卜築釋道商賈之人情物性。殊方異域風俗語言之不同,無一物不得其情,不窮其態。”

元代雜劇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比以前的文學較廣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會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寫入作品,乃至成爲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擴充了宋代話本在這方面的新領域。

元雜劇的很多作品抨擊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官僚、豪紳以及他們的幫兇、爪牙對普通人民的迫害和剝削,同時歌頌了普通人民對封建統治集團所進行的各種形式的反抗。可以說,這正是元代雜劇之所以會繁榮和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元曲爲什麼會衰落?詳解元曲衰落的原因

然而,元雜劇發展到了後期是怎樣一種情形呢?

事實表明:這時的雜劇創作中存在着嚴重脫離生活、逃避鬥爭的傾向。以隱士、妓女生活爲題材的神仙道化劇、偷花翠期劇,以及爲封建帝王歌功頌德的供奉慶賀劇充斥着舞臺,成了雜劇反映的主要內容,那種宣揚因果報應、逃避現實的思想成了雜劇作家進行創作的宗旨。

這樣的雜劇必然會失去越來越多的舞臺觀衆,是缺乏繼續發展的生命力的,也就很自然地會衰亡下去。事實上,任何一種文學藝術樣式,當它們一旦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之後,就必定會走向死亡,這早已爲中外文藝發展史所證實。

元代末期社會經濟的衰退

就像元代城鎮經濟的相對繁榮是元雜劇興盛的基礎一樣。戲曲是一種羣衆性的文學藝術活動,必須具備相對繁榮的社會經濟基礎,元雜劇是都市畸形發展的產物。

元雜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適應新興的市民階層對文化生活的要求,是當時都市經濟發展下必然的產物。元朝的商業和手工業出現了繁榮景象,商旅暢通,外貿發達,保證了元雜劇的發展;在都市中,商業的市民階層,一般市民和貴族對娛樂生活的要求,刺激了元雜劇的興盛。

到了元朝末期,社會經濟則出現了另一番景象:極度的衰敗,而這種衰落則必然會造成元雜劇的衰亡。在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賦斂和民族壓迫是極爲苛求和殘酷的,百姓就是在官府、地主、高利貸的重重盤剝下,痛苦地呻吟着。一遇荒年飢歲,則背井離鄉,枯骨遺路,村舍爲墟。

元朝末期,因饑饉與災荒,階級矛盾更白熱化,最終以民族鬥爭的形式爆發了。這無疑給元朝的都市經濟,對商業和手工業經濟帶來了致命打擊,因此,隨着社會經濟的衰退,元雜劇也就隨之衰落了。

“元雜劇的衰落主要和它的演唱體制有關”

一般說,元雜劇每本四折,表演一個故事。碰到比較複雜的人物故事,有些加一個短小的“楔子”,或者分成多本多折演唱。唱詞和對白,或者用來描摹場景、抒發劇中人的感情,或是用來交代事件、展示劇情,同今天的戲曲表演方式差不多。

元曲爲什麼會衰落?詳解元曲衰落的原因 第2張

但是在當時,四折戲規定用不同的宮調,每折戲的唱詞都是一韻到底,而且整本戲由一人主唱,只能由主角一個人擔任,很不合理,既造成主角負擔沉重,也使得演出的形式單調,遠不及南戲各種角色都可以唱活潑。

這種一人生唱的演唱體制遠遠滿足不了觀衆的欣賞需要。就這樣,隨着時間的推移,雜劇當然地在舞臺上消失了。

據明代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載,在萬曆以前雜劇演唱已經罕見,他於嘉靖末年聘請當時唯一精通北曲的老藝人頓仁教授女伶唱元雜劇;頓仁說,“此等詞(指雜劇)並無人問及”。

元雜劇本身的音樂體制與劇本結構的種種弊端

這比第三種觀點進了一步。在古代戲曲中,最早使用宮調的是宋南戲,但集大成者卻是元雜劇。宮調體制歷來有宮廷雅樂和民間俗樂的區別。它們之間雖互有影響,但涇渭分明,各自走着自己的發展道路,形成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元雜劇的宮調體制是在唐宋宮廷雅樂基礎上形成的。就其本質說,受到宮廷雅樂的影響和制約,存在着嚴重形式主義傾向,限制了作品內容的表達。首先是無論描寫什麼題材、表達什麼內容,反映什麼感情,所用的宮調都有一定的標準,不能自由選調。

其次是一人主唱,一唱到底,在一本戲中要唱四組套曲,每組套曲一般在十幾支左右,而且劇中人物感情不管發生什麼變化,宮調卻不能轉用,曲詞前後內容不管有什麼不同,宮調仍始終如一;由於用絃樂伴奏,絃音既定,就不能任意轉音,宮調自然不能變化。

與雜劇不同,宋元南戲在宮調使用上就較靈活,它可以在一個劇本中將各種宮調套曲集合在一起,使用多少則完全根據劇本內容而定,不受限制。南宋宮調體制也完全民間化,雖有不完整的地方,卻反映了羣衆戲曲音樂的審美需要。

宮調的多樣性,曲調的豐富性,演唱的靈活性,是符合戲曲音樂美的要求的。所以南戲發展到明代一變爲傳奇,再變爲崑腔、弋陽腔,一直流傳至今,而元雜劇自元末明初衰落以來,一蹶不振,最終滅絕於舞臺,成爲絕響。

還有的學者認爲,造成元雜劇衰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反映內容、創作傾向變化,經濟衰退的因素,也有演唱體制不合理、劇本結構弊端等的因素。我們在分析和研究元雜劇衰亡的原因時,不能任意擴大其中的一個因素,而應該綜合各種因素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