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元曲是怎麼產生的?元曲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歷史上元曲是怎麼產生的?元曲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之後,元曲以它獨特的魅力稱霸文壇。它的興起,對於我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着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當時的黑暗封建時代,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耀眼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爲人民羣衆提供了嶄新的藝術形式。

它適應了文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標誌着案頭文學向街頭文學的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不難想象,清朝統治者入關後爲什麼匆匆忙忙大搞“文字獄”,爲什麼迫不急待的搞什麼“康熙詞譜”,用心超然若揭。

歷史上元曲是怎麼產生的?元曲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歷史上看,元曲產生的原因有三:

一是適應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蒙古族入主中原後,對漢族文化有個消化過程,“詩而遠、詞而近、曲而親”的現象是可以理解的。

當時,統治者馬上得天下馬上統治天下,在歌曲上他們陶醉的還是所謂的“蕃曲”、“胡樂””。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爲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確委婉動聽。

中原的先民如何跨越民族之橋、跨越文化的溝壑,步入馬背之上的文化境地?恐怕曲是最好的工具。重新撿起“胡笳十八拍”,已是歷史和現實的需要。

二是漢族知識分子排解壓抑的需要。元朝建立後,內地讀書人一下子失去了“學而優則仕”的期望,降於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許多知識分子以仕爲恥,他們大隱隱於市,以創作曲子聊以度日。

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爲奪目的戰鬥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誇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歷史上元曲是怎麼產生的?元曲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第2張

三是文學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到當時,“梨園”再不是皇家的專利,而是社會各階層精神生活的需求,戲曲應運而生,而元曲則是戲曲的根與枝葉。

現在人們所說的“元曲”,主要包括劇曲和散曲兩大類。劇曲用於戲劇中(即元人的大雜劇),爲敘述故事或抒發人的情感服務。散曲則如詩詞一樣,可獨立成篇。宋代以滑稽搞笑爲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

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爲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

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爲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目前有記載的元散曲作家有二百一十三人,小令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曲四百五十七套。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爲標準定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