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蔡京對宋朝的社會救助制度與教育究竟有什麼貢獻?

蔡京對宋朝的社會救助制度與教育究竟有什麼貢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有六賊,分別是蔡京、童貫、王黼、樑師成、朱勔、李彥,其中蔡京是最爲有爭議的一位。在宋神宗趙頊至宋欽宗趙桓這段時間內,蔡京先後四次擔任宰相,任期長達17年,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蔡京對宋朝的社會救助制度與教育究竟有什麼貢獻?

北宋熙寧三年,蔡京進士及第,任地方官,先後調任錢塘尉、舒州推官,後累遷起居郎,又因出使遼國有功,被任命爲中書舍人,專門爲皇帝書寫詔書。

在蔡京任地方官期間,正好是王安石變法時期,這時候的蔡京積極參與變法,但隨着變法觸動官僚和豪紳大地主的利益之後,蔡京便由改革派迅速轉向保守派,主張恢復之前的舊法。這樣的小人行徑並沒有使蔡京的仕途一路高升,反而是被調到地方爲知成德軍,後又改知瀛州。

那麼蔡京這位反覆無常的小人,對宋朝的社會救助制度與教育究竟有多大貢獻?

蔡京對宋朝的社會救助制度與教育究竟有什麼貢獻?

蔡京當政期間,社會救助制度堪稱歷朝歷代之最,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就算是後來的元明清三朝也無法比擬。其主要推行居養院(收容窮民並提供食宿和若干生活費用的機關)、安濟坊(宋時爲收養救濟貧病之人而設置的機構)和漏澤園(古時官設的叢葬地,凡無主屍骨及家貧無葬地者,由官家叢葬)等制度,以致於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首諺語:“不養健兒,卻養乞兒。不管活人,只管死屍。”

南宋中葉紹興的《地方誌》記載:“冬爲火室給炭,夏爲涼棚,什器飾以金漆,茵被悉用氈帛,婦人小兒置女使及乳母,有司先給居養安濟等用度,而兵食顧在其後。”

此外,在教育方面,蔡京還於崇寧年間主持了“崇寧興學”,當時的蔡京已官至尚書右僕射。這次“崇寧興學”主要有五大舉措,其一是在全國各地建立學校,其二是建立縣學、州學、太學三級相聯繫在一起的學制系統,其三是發展太學,其四是恢復並設立醫學、算學、書學、畫學等專科學校,其五是罷科舉,改由學校取士。可以說,此次興學對宋朝的教育事業起到了極爲重要的推動作用。

蔡京對宋朝的社會救助制度與教育究竟有什麼貢獻? 第2張

不僅如此,對於那些想要長途跋涉來京城參加科舉的讀書人來說,蔡京還主張從財政中撥款爲他們解決路費以及食宿費,以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能安心參加科舉。

《宋史·蔡京傳》記載:“採用馮氵解、錢譎的建議,又廢元..皇后,罷去科舉法,令州縣都仿照太學三舍法考試選官,在汴京城南建辟雍,爲太學的外學,用以安置各地學者。”

宋人方軫評價:“蔡京睥睨社稷,內懷不道,效王莽自立爲司空,效曹操自立爲魏國公,視祖宗爲無物,玩陛下如嬰兒,專以紹述熙豐之說爲自謀之計。京不孝夾持人主,下以謗訕詆誣天下。大臣保家族不敢議,小臣護寸祿不敢言。顛倒紀綱,恣意妄作,自古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之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