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從宋朝社會背景入手,探索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從宋朝社會背景入手,探索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謂“家庭教育”即當今社會耳熟能詳的“家教”,是兒童史與教育史的交匯點。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長河中,“仁義禮智信”和“德智體美勞”等內容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因其不同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發展而呈現出各自的特點,宋代同樣如此。

一方面,在科舉制度日益完善的推動下,“取士不問世家”成爲社會主流,讀書應舉不僅成爲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成爲確之可行的抒才報國之路。另一方面,理學家的活躍使得社會秩序和倫理規範重整,在整個社會掀起一場家教新風,促進理學的發展。本文將着重從宋代社會背景,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方法等幾個部分入手,對宋代兒童的家庭教育進行完成剖析與解讀。

一、社會背景

01. 科舉完善的推動效應

我國的家庭教育和科舉制度,可謂是源遠流長,他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科舉制度本就是選舉人才的制度,從某個方面來說,科舉制度推動着家庭教育的發展,成爲封建社會長期實行的父母送懲權的始作俑者。

從宋朝社會背景入手,探索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學術界一般認爲,宋代這一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開始,但在家庭教育發展史以及科舉制度發展的歷史上,他卻應屬於繁榮時代。正是因爲動盪的社會環境以及外敵屢屢入侵的國家形勢,才使得國家更加重視科舉制度,依賴大興科舉來爲朝廷選拔人才,維護封建統治,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兒童家庭教育的繁榮成爲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

02. 商品經濟的利益驅動

瞭解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宋代商品經濟處於高度發展的狀態,廣大民衆的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水平的提高,客觀上促進了人們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特別是印刷術的發明和利用,大大降低了書籍出版的成本同時提高書籍質量和數量。大量的家教資料,特別家教文獻能夠在社會上廣泛傳播,爲家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有利條件。

而士族大家也藉助流通與市面上的家教書籍,相互借鑑,吸收取長補短。同時,那些沒有能力出版家訓的平民百姓,如普通士農工商家庭的子弟也有了頻繁接觸書籍的機會,從中得到啓發和教化,從而更好地教育子孫。由此推動了家庭教育的發展,宋代家庭教育也因此更加興盛和發達起來。

03. 理學世界的深刻影響

衆所周知,理學是在融合如佛道的基礎上產生的新儒學由於理學家在宋代的特殊地位,宋代理學家的家教思想與實踐也因此倍受人們重視,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宋代理學家看來,唐宋之際的地主階級統治之所以很不穩定,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宗子廢法”。因此,他們極力提倡恢復古代的家族制度,如程顥認爲自家的祕訣在於“嚴”,“雖一家之小,無尊嚴則孝敬衰,無君長則法度衰,有嚴君而後家道正,”理學家們注重倫理教化的恢復與繁榮,但並不是空口誇談,更多的是在實際生活中的身體力行。

從宋朝社會背景入手,探索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第2張

二、倫理道德、文化知識、生活技能三者缺一不可

中國古代社會,由儒家所提倡的人倫孝道一直是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融入士族大家乃至普通平民的家庭教育當中。同時,受到“士農工商”的等價思想的影響,“重科舉,取功名”的想法一直受到父母長輩的追捧,宋代如是,因而在家教中更加凸顯出功利性的色彩。

宋朝作爲中國發展史上一個相對動盪的年代,外敵頻繁入侵作亂,宋人因此展現出高度的家國憂患意識,家庭教育中的忠君守節等愛國思想更是極具代表性。宋以文道治天下,重理學,整個社會瀰漫着重視文化學習的風氣,詩詞歌賦和科學技術都有長足發展。伴隨着這種發展,傳授生活技能的要求則使得兒童能夠儘早學習謀生立世的手段,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01.孝悌是宋代兒童家庭倫理教育的出發點

“孝悌”一詞出自《論語》,貫穿中國古代教育全程,其中,重視程度以孔子最勝。孝悌首先表現爲家庭內部,學堂內部的言傳身教和不斷強化意識,從小培養孩子孝順長輩,敬愛父母的行爲纔有利於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更好地轉化成爲兒童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合理外化地行爲。

從宋朝社會背景入手,探索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第3張

其中,宋代家訓文化的繁榮也從一個側面展示出對於孝悌文化的追捧。宋代家訓的數量遠超前代,這不僅是時代的背景的影響所致,更是傳統的孝悌文化的延續和發展。顏之推和范仲淹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范仲淹不僅自己一生清正廉潔,治家也十分儉廉嚴格。《言行錄》中記載:“範公常以儉廉率家人,要求家人畏名教,勵廉恥,知榮辱,積養成名”。

0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堅毅之志

宋朝時期的家庭教育重視兒童家國情懷的培養,耳熟能詳的便是“岳母刺字”的典故。岳飛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是岳母對岳飛的教育十分嚴格,國家處於危難之際時,岳母詢問兒子志向何在,岳飛便立下精忠報國得到宏願,而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便決定將此四字刻於岳飛背上,永世不忘。從此,“精忠報國”便成爲岳飛的座右銘和立下赫赫戰功的精神源泉。

03.生活訓練培養常規能力,踐行文化知識

生活常規教育是在宋代兒童家庭教育中的必要組成部分,既包括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內容的學習,還包括相關的生活技能培訓,動手能力的培養。《禮記》中提到:當幼兒年滿六歲,要教其識字及書本知識的學習。

從宋朝社會背景入手,探索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第4張

“畫荻教子”典故中提到歐陽修年幼時,父親早逝,家中生活僅憑母親一人支撐。歐陽修的母親親自教他識字,由於家貧買不起紙筆,便以荻草代筆,在地上畫沙寫字。生活常規教育的內容有很多種,而禮教是宋代時期家庭教育生活常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家庭從姿態上嚴格要求兒童如:坐端正,戴整齊。進食方面,也要求兒童食不言,不得挑食,貪食,不得將食過之物置回餐盤之中,進餐前如廁後需洗淨雙手。

三、方法

01. 言傳身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談舉止會讓兒童耳濡目染,從而影響兒童的人格發展。父母是兒童的榜樣,以身作則,做好表率非常重要。身教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就說明父母的不當行爲舉止影響孩子的習慣。顏之推在家庭教育中採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指出人在少年時代品行尚未穩定,行爲舉止方面容易耳濡目染,因此家長要注重自身言行,做好榜樣。

從宋朝社會背景入手,探索宋代兒童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第5張

02. 順應自然

在兒童的家庭教育當中,父母可以根據兒童的成長髮育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採用不同的方法策略,這對於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都特別重要。《禮記》指出:幼兒能說時,便教其迴應;六歲時,教其識數和辨別四方;到了七歲,告知兒童男女有別,不能同坐,也不能同桌。《三字經》中提到每一個有學問之人,必定是通過自身一點一滴積累知識打下結實的基礎,這樣才得以不斷獲取深奧知識。在兒童成長的不同階段,由於兒童的接受能力不同,必然要採取不同的方式,一旦方式選取不當,就如同“拔苗助長”,只會給兒童的成長髮育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和傷害。

03. 及早施教

及早施教是從幼兒身心發育規律出發的,在幼兒時期就應該進行教育,早期教育會影響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在宋代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重視運用正確認識世界,強調從一開始就要謹慎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世界。很多家庭教育著作都主張家教應從胎教開始,宋朝時期已有“胎教”做法,如在懷孕初期孕婦須移居它地,目不斜視,耳不亂聽,飲食清淡,音樂薰染。

04. 愛教結合

自古以來關於教子與愛子的關係就一直困擾着人們如何正確恰當地處理愛子與教子的關係,關係到子女能否順利地健康成長。愛而不教不是真愛,這是對顏之推父母威嚴而又慈的中肯的發揮,是我國宋代探討家教基本矛盾的新進展。他告誡人們“爲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在家庭教育中,愛兒童需要方法並非溺愛,溺愛兒童即是毀掉兒童,因此宋代父母更加了解和掌握愛教結合,嚴慈相濟的辦法,正確引導和約束兒童的行爲。

總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兒童成長的必要條件,不論是在當今社會還是在宋朝乃至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對於家庭中兒童的教育都是一個嚴肅而又值得探索的話題。同時,家庭教育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內容,需要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人際教育結合,並且注重培養和鍛鍊兒童知行合一的良好能力,不僅在兒童自身的人生道路上添磚加瓦,更要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力的推動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