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百姓的餐桌上也是有肉的,但是哪種肉會比較少出現?

古代百姓的餐桌上也是有肉的,但是哪種肉會比較少出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問這個古代過年的一些情況,話說這個古代人過年其實還是有很講究的,也能看出當時的一些社會生活情況和習俗風俗,今天本站就來說個小細節的東西,話說在古代這個普通的百姓餐桌上也是有肉的,但是有一種肉會比較少出現,那麼這到底是什麼肉呢?

古代百姓的餐桌上也是有肉的,但是哪種肉會比較少出現?

1、古代餐桌出現比較少的肉

古代過年普通百姓餐桌上較少出現的肉是:牛肉,並不是雞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牛肉!牛肉!牛肉!那麼爲什麼在古代牛肉比較少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2、爲何牛肉比較少出現在古代餐桌

我國古人很早就懂得馴養“馬牛羊豬狗雞”等獲得肉食,但不同肉食在食物系統中有不同地位。由於牛是我國古代農耕時代重要的生產資料,歷代政府大都禁止私自殺牛,違反者會被施以重刑,所以普通百姓很少能吃到牛肉,所以餐桌上就很難看到了。而中國規模化飼養雞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雞肉作爲一個最基本的補充蛋白質的來源由來已久。

古代百姓的餐桌上也是有肉的,但是哪種肉會比較少出現? 第2張

3、古代少吃牛肉的重要性

在先秦時期,牛一般活着的時候被用來耕地,每逢重大節日或者祭祀的日子,國家或者豪門世家就會獻上一整頭或者多頭牛以用於祭祀,祈禱上天保佑自己的國家或者家庭繁榮昌盛。那個時候牛被認爲是通靈之物,所以是祭祀最爲高端的“食材”,因此呢,古人不吃牛這是主要的原因。

在古代,由於技術、自然環境、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在以漢族人爲主的內地國家沒有經常食用牛肉的習慣,同時呢,技術的不發達,導致牛的養殖沒有呈現大規模發展,從數量上限制了古人食用牛肉。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的國家統治者才能夠享用牛肉,下面的諸侯呢,只能吃次一等的羊,再次一等的只能吃豬肉,最後的平民老百姓只能吃雞肉。那時候這些規定屬於禮法範圍內,如果有違反規定的,輕者流放,重者殺頭。這樣的習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這也是古人食用牛肉甚少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呢,平民老百姓對於耕地的看重也算是一個誘因,畢竟對於中國古代的農民來說,耕地那是比自己的命都要重要的東西。因此作爲主要耕作勞力的牛就顯得尤爲珍貴了,農民對於這些耕牛呢,也是照顧有加啊,說句誇張的話,農忙時節,牛吃得比人都好,一切爲了莊稼。

古代百姓的餐桌上也是有肉的,但是哪種肉會比較少出現? 第3張

其實呢,還是由於古代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太大,導致其中包含的禮法對人們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因此人們,尤其是平民,對於這些所謂的通靈之物更是以一種愛護、尊崇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像我們現代人這樣,只是把牛當成了一種比較優質的食材,沒有那種封建固執的思想牽絆,自然而然就好了。

總而言之啊,古代的人們並不是一點牛肉都不吃的,只是呢,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能夠吃牛肉,尤其是能夠經常吃到的人很少,絕大多數的人平常還是吃不到的,這和飲食習慣相輔相成,可以說是中原人沒有經常吃牛肉的飲食習慣導致中原人不吃牛肉,也可以說是中原人不吃牛肉從而養成了不經常吃牛肉的飲食習慣。發展到了現代,這些飲食習慣雖然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有所改變,但是源於血脈的因子還是在不動聲色的影響着我們。